散落在巩义大地上的人工天河

豫公

<p class="ql-block">这是划时代的人间奇跡,这是抹不掉的时代记忆,如今仍旧矗立、散落在巩义大地上的人工天河一一渡槽,它在述说着那个年代巩义人兴修水利、战天斗地的故事,同时也描绘了巩义人不屈不挠,向貧穷宣战的时代画卷。</p> <p class="ql-block">巩义人兴修水利工程是从1955年开始的,刚刚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人民政权从实行土地革命到走集体合作化道路,集体化的大船乘风破浪,发挥着集体力量的独特优势,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巩义地表水丰富,但由于分散单干,利用率却很低。走上集体化道路的巩义人适时发挥集体优势,大到水源地修水库,小到每块地修水窖,家庭修水囤,做到蓄住天上水,留住地表水,使贫瘠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来改变生活条件,支援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早在1934年1月23日,伟人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发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予以极大的注意"的伟大召唤,巩义人兴修水利热潮的兴起既是落实毛主席远见卓识的指示精神,也是巩义人战天斗地,不畏艰难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水库修好了,就需要解决如何把水输送到田间地头的问题,于是就有了人工天河一一渡槽。</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渡槽都呈拱形建筑结构,大埢套小埢,既增加了支撑力度,又减少了占地面积。根据地势,水顺着架空的渡槽缓缓流向田间地头,增加了巩义的水浇地面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了人们的生产条件。</p> <p class="ql-block">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输水渡槽一一人工天河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加和用水量增多,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渡槽已经成为巩义历史见证的特殊产物。</p> <p class="ql-block">人工天河一一输水渡槽虽然己经失去了它的应有作用,如今看起来仍然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透过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看到火红的年代,火热的场景,这是时代的缩影,这是能工巧匠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渡槽施工最精美的,当属站街镇火神庙村渡槽。跨度之大、架空之高、施工之精、建筑之美都堪称巩义之最。火神庙渡槽每孔跨度60多米,拱埢高度数十米,在那没有机械的年代,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据说施工时先用土夯实,埢胎做成拱形,然后再在上面砌石块,完工后递次把下面的埢胎掏空,即成了图片上的拱形渡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潮起因时代而兴,潮落因水源枯竭而废,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勒紧裤腰带闹革命的那个时代,更应该牢记那不讲条件、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p> <p class="ql-block">散落在巩义大地上的人工天河一一输水渡槽见证着巩义山河的巨大变迁,也在续写着巩义人敢为人先、拼搏创业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巩义境内,走米河、上新中、去鲁庄、下站街,皆可看到仍然矗立的输水渡槽,一个时代过去了,如今看起来仍然历久弥新,它在述说着曾经的过去,它在企盼着輝煌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摄影:豫公</p><p class="ql-block">文字:豫公</p><p class="ql-block">2022.2.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