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新疆老战士的峥嵘岁月”系列

迟来的繁星

<p class="ql-block"> 凡心 整理</p> <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的萧林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红小鬼”萧林达</b></p><p class="ql-block"> <b><i>袁国祥</i></b> 撰文</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10日,我刚到四川雅安大哥的家中,突然接到了个电话,原来是老首长萧林达从天津打来的。我惊讶这位多年未见的老首长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原来是他先打电话到乌鲁木齐我家中问出来的。这位年岁高达85岁的老红军首长激动地向我说,他刚在北京参加了由党中央主办的纪念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诞生100周年的座谈会在那里会见了多位红六军团和三五九旅的老同志。接着又说,他看了连续4天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王震》纪录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和我说说心里话。因为他在电视片中看到了我唱进军新疆的歌,讲解放新疆的事,还有我拍的几张当年的照片,特别是王震司令员穿着民族军军装在喀什向第二军指战员讲话的照片。所以,萧老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我表露了他对老首长王震将军的深情怀念和衷心爱戴,并鼓励我说:“你讲得好,照片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1949年冬王震将军身着民族军军服在二军军部讲话 袁国祥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昆仑山中呈英豪</b></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这位老首长是在1950年春天,那时他刚从国外回来,名声显赫。因为他以西北野战军战斗英雄代表身份参加了以廖承志为团长、萧华为副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先参加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召开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接着又参加了第二届世界青年代表大会,现在经过苏联,从北京回来。他那时年仅27岁,身体健壮,神彩奕奕,穿着黄呢子军服,显得格外英俊威武。这是件了不起的好事,也是我们部队的骄傲。谁都知道他是王震将军手下的一个“红小鬼”,抗日战争中的参谋,解放战争中的勇士,他是在我们进军新疆的途中,从5师14团政治处主任的岗位上被上级选拔走的。现在他回来了,《人民日报》登了消息,新疆军区宣传部长马寒冰还让他写了篇《我从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回来》的文章,登在了《新疆日报》上。当时,王震司令员要到伊犁等地视察,也把他这个原来的机要参谋带上,在北疆巡视了一圈,让他了解了不少情况。接着,他被派回老部队,任第二军司令部秘书科长。萧林达到喀什后,在机关上没干几天工作便要求下部队,去参加解放西藏的战斗。这样,他便被调到刚组建的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当了政治部副主任。因为,独骑师机关干部大多是从军部调去的,仅我们宣传部就去了7个人。所以,他们的工作情况我们时有所闻。</p> <p class="ql-block">西北野战军战斗英雄代表萧林达在布达佩斯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受到欢迎</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放西藏,必须先要修路。独骑师动员部队和于田群众全力以赴,师长兼政委何家产亲自上昆仑山督战,并爬越冰山雪岭勘察道路。因高山反应严重,他昏迷不醒,被抬下山来。 萧林达看到他的老团长、何师长身体不适应,便留在深山指挥部,和战士们一起战天斗地,发奋筑路。直到8月1日,在普鲁山村召开的“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就是由萧林达主持的。会上师长兼政委何家产发布了进军命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田星五宣读了王震司令员贺电,首先欢送一个骑兵加强连进入西藏。此后,因为山更高,雪更大,天更冷,氧气更稀薄,修筑新藏公路的工程进入艰难阶段。萧林达顶着头昏脑胀的高山反应,不仅指挥、鼓励部队战胜困难,奋力筑路,而且常扛起工具和战士们一起劳动。直到冬季来临,他还亲自和战士们一起劳动。直到冬季来临,他还亲自爬上高达6000米的昆仑山主峰,迎接由先遣连送来的两位藏族兄弟。因为这两位藏胞要求到新疆参观学习,经萧副主任的热情关照和耐心开导,他俩在于田过了一冬,学习进步不小,要求为后续部队带路。第二年5月雪化路开时,又是萧林达顶风冒雪,攀登昆仑山,送后续支队和两位藏胞进军藏北。他提供的那张和藏胞会面的照片,就是在昆仑山上拍摄的。因此,萧林达也是一位战胜昆仑山的英雄,他和进藏部队的指战员一样,为解放西藏阿里地区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萧林达在昆仑山上迎接两位西藏阿里的同胞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  1951年,部队继续上昆仑山修路。萧林达仍然进住雪线上的指挥部,协同第一团领导奋战在高山峡谷之中。中央电影制片厂来了摄影师李文化,也是他热情接待,多方配合,纪录下了修筑昆仑公路的艰辛情况。这些影像数据和新疆部队大生产的情况,用在了当时出的纪录片《边疆战士》中,影片一放映,即产生很大政治效果,既鼓舞了新疆各族军民,也激励了在昆仑山中的筑路部队。这条横跨万山之祖昆仑山的新藏公路,后因工程浩大,阿里解放,而被停建。(以后从叶城修筑了新藏公路。)但已完成的200余公里的路面和几座桥梁,至今仍在被沿途农民和山中牧民使用。笔者在2006年,曾与和田军分区万宗林司令员一起乘车到过先遣连的出发地——于田县普鲁山村,议论过应在那山高水秀、树绿花红的美景胜地,为进藏先遣连的63位烈土立一个纪念碑。不仅可开发山区旅游事业,增加农收民收入;也可以教育子孙后代,不忘解放军的英雄业迹,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p><p class="ql-block"> 1951年秋季,仍在昆仑山中艰苦奋战的萧林达副主任,被选为独骑师党代表到兰州去参加西北军区党代表大会。他在返回新疆军区时,经老战友、团政委史洛夫和他夫人,宣传股长熊英的介绍,与湖南妹子、十一医院护士谢鹤纯相识并结婚。据说,王震将军还为他俩办了一桌喜筵,表示祝贺。当他们夫妻回到南疆军区时,又一次引起大家羡慕的目光。记得,他常和妻子去打篮球,立即会有人观望,这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果然,他在回到于田师部时,受到了何师长的批评。说他在结婚时铺张浪费,买了被褥床单的账不准报销。那时,部队艰苦奋斗成风,思想作风要求严格,他成了被批评的对象。萧林达猛然审悟,在整党中检查了自己骄傲情绪,并在独骑师完成解放西藏阿里任务,师部宣布撤销时,请求组织安排自己去参加劳动。南疆军区并未给他什么处分,但让他到老红军、组织部长陈春林管的前进农场中去当了第一队队长。他在那遍地风沙、蚊虫成群的大草湖中,与妻子历经艰苦,带头劳动,而且狠抓政治思想工作,团结教育了一批起义军官。有的少将、校官对这位年青的老红军很敬佩,勇于改造思想,把自己变成人民军队的一员,走上了相应的工作岗位。萧林达在农场工作中,突然得了一种黑热病,被送往二军医院治疗。病情刚好,他就要求再上战场,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组织上更关怀他的成长,调他到新组建的南京炮校去当了干部处处长。接着又送他到天津部队第50速成中学提高文化。从此,远隔万里,再没听到他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晚年萧林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长征中的“红小鬼”</b></p><p class="ql-block"> 查无音讯40多年后,我在帮助南疆军区筹建军史馆时,竟在天津一个总后干休所中,找到了这位红军首长萧林达。进门见面一介绍,他就认出了我,说:“你就是二军照相的袁国样!”看来,他年近80,但并不显老,依然机敏过人,谈吐不凡。他的记忆力很好,说起往事,滔滔不绝。他还向我们提供了几张照片,讲了一些故事,也概括了他的革命经历。其中两张照片已陈列在军史馆中,但他的传奇故事也应留传下来。</p><p class="ql-block"> “小鬼”是红军中对小孩的一种爱称。萧林达就是12岁参加红军的一个“红小鬼”。那是在红六军团长征到湘西澧县的时候,萧林达父早死,母已嫁,常逃荒要饭。他便跟扛长工的哥哥一起来找红军,经过苦苦哀求,他才被收留下来。一天早上出操,军团政委王震见部队后面跟着几个小鬼,便不让他们留在连队打仗,而让他们到卫生队去当看护兵。萧老说,那时常打仗,伤员多,他曾照看过一个重伤的连长,喂饭、端尿,直到恢复了健康。长征后期,他爬雪山,过草地,饥饿生病,走不动路,躺在路旁淹淹一息。王震将军过来看到了,喊了一声:“讨米娃!怎么掉队啦,快起来!”接着将他抱上马背,驮了20多里,这才挽救了萧林达的生命。但他的哥哥却在数天后,红军走出草地,进入甘南时,在攻打罗家堡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没有能和他一起走出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红军打下两当、徽县,物质生活大改善。为了宣传群众,筹粮扩红,六军团组建了一支宣传队。人员大多是长征过来的“红小鬼”,萧林达最小13岁,还有个女孩黄二妹14岁,在队长贺茂德、指导员熊晃的率领下,学习唱歌、跳舞,还演一些《小放牛》、《亡国恨》等广场剧,很能鼓舞部队士气,教育广大群众。当三大红军会师,部队到达环县时,军团派他们到保安(志丹县)总政治部和稍后迁移延安的人民剧社去受训。他们一面学文化,一面练歌舞,很受中央和总部首长关爱;外国记者常追着他们拍照,他们就逃避;大文学家、湖南老乡丁玲,很喜欢萧林达等“红小鬼”,常教他们学文化,让他们到她那儿去玩耍。1937年春,他们学习结束,回到了二方面军驻地耀县、富平一带。路过洛川东北军驻地时,也向他们演了一场节目。其中《亡国恨》深深打动了东北官兵的心。他们流泪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回老家去!”纷纷表示:“我们决不打红军!”要和红军一起抗日。</p> <p class="ql-block">萧林达(左)在演出</p> <p class="ql-block">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宣传队参加了一二0师在里庄镇召开的“抗日誓师大会”,并进行了广泛地演出活动,深受指战员欢迎。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和王震等首长亲自接见,并称赞鼓励了他们。王震拉着两个“红小鬼”萧林达和文子全的照片就是那时拍的。接着,三五九旅宣传队更名为“奋斗剧社”,并把演技好的萧林达等调到了师“战斗剧社”。当三五九旅开赴华北抗日时,萧林达又被要回来。他们东渡黄河,深入晋北,沿途进行抗日救亡演出,不仅动员了广大群众,掀起了参军抗日热潮而且收集国民党溃军的武器弹药,说服他们参加八路军去打日本。“奋斗剧社”发挥了重大作用,三五九旅迅速壮大连续打了不少胜仗,收复了大片失地。在雁门关前、五台山下,在上下细腰涧、桑干河两岸,每当我军打了胜仗,消灭大量日伪军,缴获大批武器时,他们都要前去宣传祝贺,以新编的剧目进行慰问演出,鼓舞部队英勇奋战,深受指战员欢迎。</p><p class="ql-block"> 红军宣传队也是一所培育干部的学校,年青的宣传员成长起来,常被调到战斗部队去工作。1939年,萧林达16岁时,被调到旅司令部当译电员。以后回师陕北,也一直当王震将军的机要参谋。他历经南泥湾艰苦的大生产运动,又参加了南下北返第二次长征。萧林达已磨炼成一位钢铁战士,抗日英雄。而和他一起照过相的另一个“红小鬼”文子全,则在1941年当雁北军分区青年干事时,为打破日寇对地委机关的包围,率一个排突然打进敌人阵地,以“骷心”战术袭击敌人,引起日伪军自相残杀,打垮了数百敌人围攻,掩护了地委200余人安全转移。但年仅18岁,两手开枪与敌肉搏,高呼口号鼓励战友杀敌的文子全,却英勇牺牲在日寇枪弹之下说到这里,萧老声泪俱下,他永远怀念着那位在贵州参军的“苗子”,一起长征,一起演戏,一起走向抗日前线的文子全同志。</p> <p class="ql-block">1937年,王震将军与“红小鬼”萧林达(左)、文子全(1941年抗击日寇牺牲)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冬,毛主席一声令下,三五九旅回师陕北,为粉碎蒋介石反共高潮,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了重大贡献。当部队开进南泥湾,展开大生产运动时,在参谋训练队学习的萧林达也和战友们全力以赴参加生产劳动。开始是打窑洞,解决住的问题;土炕上铺草,就可以睡觉;搭个草棚子,就可以上课。接着是开荒种地,解决吃的问题;很快长岀瓜菜,可以填饱肚子。秋天到了,收割打场,背回一袋袋粮食;冬天来临,进山伐木烧炭,以备窑洞中取暖。总之萧林达在艰苦劳动中,锻炼成钢筋铁骨。手上长满了老茧,身上脱了一层皮,他全不在乎。整天乐呵呵地,歌声不断,战友们对他称赞,王旅长也常表扬他。</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萧林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在南征北战中成长</b></p><p class="ql-block"> 南泥湾屯垦4年,三五九旅兵强马壮。1944年冬,毛主席、朱总司令在延安飞机场,由王震将军陪同检阅了南下支队。萧林达作为司令部机要参谋,也跨黄河,渡长江,参加了这第二次长征,去开辟南方抗日根据地。我看到过萧林达写的一篇悼念新中国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文章,他生动地记述了在南下北返途中与周立波一起行军战斗,互相帮助的情况。因为,他们同在司令部秘书处工作,一个当秘书,一个是参谋,都是王震司令员身边的干部。他们朝夕相处,生死相依,历经劫难,结下的战斗情谊,可歌可泣。</p><p class="ql-block"> 萧林达在文章中说,周立波是从上海来的大作家、《解放日报》的大编辑,曾在延安清凉山参谋训练队给他当过语文老师。但在三五九旅南下时,却要求来战斗部队工作,而且以八路军战士自居,一点也没有知识分子架子。他们在过同蒲路封锁区时,一昼夜行军180里,周秘书疲劳不堪,脚上打满血泡。萧参谋把他的薄被子抢过来,搭到驮文件的骡子上。周立波坚决不干,还是要自己背上。到了宿营地,萧林达去给他打来烫脚水,他也急了,不让人照顾。当周睡下,萧又拿了他结冰的鞋子和自己的鞋一起烤在做过饭的灰烬上,第二天起来穿上暖烘烘地周秘书望着萧参谋再也没说啥。</p><p class="ql-block"> 周立波写了本《万里征程》的书,萧林达说写得非常真实感人,因为那是他在紧张地行军战斗中写下的日记。从延安到岭南,在日伪顽军的封堵夹击中,历经高山、大河、严寒、酷暑,途经8个省,战斗70余次,行军之艰苦难于言表。一次夜间穿过粤汉铁路,烂泥田埂很难行走,秘书处同志前后接应,击掌为号萧林达在前击掌,听不到后面响应。他便返回找,见周立波倒在水田中,连眼镜也找不着了。萧参谋赶快拉起他,还找到了那副亮晶晶的近视眼镜。他俩赶快跑步赶队,直到预定位置,我到一个草堆,躺倒就睡。</p><p class="ql-block"> 关于南下支队打到湖南,解放平江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和组建“湖南人民救国军”等重大事件,周立波在书中也写得很具体。特别是他写了多次战斗情况,描述了许多英雄模范事迹,包括被毛主席题词,赞誉为“模范团长”的陈宗尧,在大云山战斗中亲上火线指挥,而英勇牺牲的光辉事迹。萧林达说:其实,周立波自己也应该是他笔下记述的一位英模人物。他多次参加战斗,表现沉着冷静,勇敢顽强。如日本投降后的8月17日,我军突破重围从广东南雄回撤,但蒋介石仍以6个师堵截,妄图消灭我军于井冈山地区。当部队冒雨急进到达桂东四都墟时,受到敌人阻击。王震将军指挥部队猛烈还击,掩护部队迅速通过。但萧林达等人却被压在一个大石桥旁,桥下水大沟深,绕道走又太远,在这危机时刻,萧林达和周立波相视会意,突然冲上桥去,然后急速转弯,躲过敌人扫射,进入安全地带。并很快追上了司令部,继续向北撒退。事后,萧林达说:“周老先生不简单,战术动作不一般啊!”周立波说:“打了七八个月仗,哪能不练出点本领!”</p><p class="ql-block"> 这时,萧林达己担任作战参谋,他和周立波秘书一起仍经历了艰苦的长途行军,参加了多次残酷战斗。当他们突破重围抢长江,打回中原军区时,“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还名三五九旅。他们又和新四军五师部队一起东征西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威胁到国民党腹地武汉。这样,蒋介石不干了、他要下山摘桃子。于是不顾美国调停,撕毁”双十“协定,于1946年6月,以30万大军围政中原军区,发动了内战。李先念司令员指挥部队分路突围,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三五九旅向西开路。萧林达等又经70天的艰苦行军和每天都遇到的血战,终于打回了陕甘宁边区,受到了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毛主席当即会见长满了大胡子的王震将军,并在中央大礼堂欢迎大会上讲话说:“你们勇敢顽强,不怕敌人围追堵截,经历了第二次长征。将来要把三五九旅的胜利旗帜插到北平城头”。他还说过:“王震将军不会飞,八千子弟两条腿,天罗地网都冲破,万里长征百战归。“接着,新华社播发了王震《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文章,见证了三五九旅南下北返、中原突围的英雄业迹,也见证了萧林达、周立波等中华健儿在南征北战中的英雄本色。</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萧林达(右)</p> <p class="ql-block"> <b>为打出新中国奋斗</b></p><p class="ql-block"> 三五九旅返回陕北,人员损失大半。毛主席让他们到山西休整补兵,以“重整旗鼓,再上前线”。1946年底,经过补充的三五九旅和独四旅合编为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吕梁军区司令员。同时,从三五九旅抽调一批干部到山东去接兵,在华东部队和陈毅司令员支持下,拉回来了一个独立第六旅。从此,二纵队不仅活跃在山西大地,而且于1947年西渡黄河,参加了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的一系列成役。萧林达当时已任七一七团司令部副参谋长,自然是昼夜不停地参与部队调动指挥,甚至传达命令,参加战斗。他的左眼就是当时负伤,以后虽治好,老年又失明。可喜的是,毛主席留在陕北指挥战斗,西北野战军首战青化砭、次战羊马河、三战蟠龙镇,每战歼敌一个旅;接着打三边,攻榆林,又在沙家店消灭了敌三十六师。从而扭转了陕北战局,我军展开外线作战。</p><p class="ql-block"> 此时,萧林达已升任为七一八团政治处主任,他作为“钢铁八团的领导人之一,协助团长何家产、政委刘发秀等打了很多硬仗。如1947年冬,二纵队回山西协同八纵打下运城,萧林达等在部队中展开了忆苦教育、“三查”运动,有效提高了官兵阶级觉悟和战斗意志。接着强渡黄河参加宜川战役,在瓦子街歼敌三万余人。毛主席还写了《评宜川大捷兼论新式整军运动》的文章,通过新华社广为传播。七一八团就在这次战斗中担任了主攻任务,他们不顾风雪严寒,奋勇突击,沿鸡蛋峁攻上丁家湾北山,打破了敌人防御要害,配合全旅和兄弟部队,击毙敌军长刘勘,取得了重大胜利。战后,纵队授他们一面“猛打、猛冲、猛追”的锦旗,进行了表彰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1948年夏,西北野战军展开“西府战役”,向敌后重镇宝鸡发起进攻。途中遇到国民党青年军的顽强抵抗,又是七一八团攻克常宁镇南碉,首先突入镇内巷战。九连战士陈才德,孤身和三个敌人搏斗,打死了敌人。继而攻进东北土寨,歼敌六百余人,俘虏上千,活捉了少将团长夏雷电。接着奋勇前进,攻上蟠龙山,打过金陵河,突入教仁堡,为夺取宝鸡立了大功。与此同时,四师也在陇海路上击毁敌铁甲列车,打死了中将师长徐保,也为兄弟部队攻入宝鸡创造了条件。但是,蒋介石严令胡宗南和青宁二马进行反扑,妄图夹击我军于长武等地。在此紧急时刻,二纵队司令员郭鹏率九旅和六旅死守荔镇,顶了敌人反复进攻。政委王恩茂率四旅进击肖金镇,抢占了三不同要点,从而撕开了一个口子,掩护了野战军指挥部和各纵队安全转移。为此,彭德怀司令员曾予以高度赞扬。</p><p class="ql-block"> 1948年秋,在壶梯山战斗中,萧林达所在的七一八团强攻壶梯山北4号集团工事,九连班长张富祥带战士死打硬拼,攻下7个伏地碉,歼敌20人,俘虏28人,又协助七一九团拿下5号集团工事,接着攻上山去,配合四旅部队攻入大庙,全歼守敌。十一团战斗英雄杜立海、十团班长彭清云攻上庙顶,夺过机枪扫射逃敌,被大家称为“二勇士”,很快打胜了壶梯山战役。紧接着,八团乘胜追击,直下王庄镇。当他们摸进杨家洼,发现敌三十六师师长钟松逃跑了,便连夜追击,配合兄弟部队打死副师长朱侠,活捉了参谋长张先觉,还抓了几百俘虏。再次受到纵队和三五九旅首长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1948年冬,最后一战是打永丰镇,消灭敌七十六军。这是以二纵队为主打的一场攻坚战,从扫清外围到攻城数次,反复争夺,极为惨烈。九旅和八团同样付出了重大牺牲,开始用炮轰城墙,炸垮外壕,战士们冲上城去遭敌火网压下。萧林达也奋不顾身,和突击队一起送炸药,保卫股长和很多战士牺牲,爆破城墙未成。战士们仍沿城墙斜坡冲击,从城南攻入城中。一昼夜巷战,终于肃清残敌,四旅战斗英雄杜立海,还攻到敌指挥部窑院,扔进几个手榴弹喊话后,俘虏了十几个军官,其中就有敌中将军长李日基。此战我军伤亡虽大,但毙敌4000,俘虏近万,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创造了西北战场上,一个军消灭一个军的辉煌战例。</p><p class="ql-block"> 1949年春,全军统一整编,西北野战军编为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纵队编成军,王震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到了夏季,华北来了十八、十九兵团,加快了解放大西北的进程。此时,一野展开第二次“西府行动”,打向陕中腹地。新编为二军五师十四团的老七一八团,攻下泾阳塔,打下凤翔城,横扫泾河两岸与各兄弟部队一起,再次攻向宝鸡。不料又遭胡宗南和马家军的反击。十四团一个半连曾在岐山扼守阵地,抗击了敌人大炮、坦克的多次进攻,一天内毙敌700余名,使敌人未能前进一步。当二军撤过渭河,在周至一带休整时,十四团又参加了法牛嘴战斗,不仅击退敌人进攻,收复已失阵地,而且歼敌一个半师,俘虏师长孙铁英。接着又在金渠镇抗击马家骑兵,歼敌200余,粉碎了敌人的疯狂攻势。</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西安已经解放,华北两个兵团也已到来,扶眉战役开始了,一举歼灭胡宗南主力4万余人,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二军、五师、十四团都沿秦岭向西进攻。首先在青化镇打跨敌两个师,俘虏3000余人。接着不顾酷暑干渴,急行军70里,歼灭五丈原、唐家岭残敌,直取益门镇,控制渭河大桥,切断宝鸡敌人退路。十四团还追入山谷中的观音堂,然后回师已解放的宝鸡,从而扶眉战役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一野部队兵分两路向西疾进。一兵团二军五师担任前卫,在破固关镇,过陇山后,直下天水。十四团常打先锋,相继解放甘谷、武山、漳县等地,招降地方自卫大队、骑兵团等共1270余人,并由五师派去干部接收,整编为一个独立团。接着突袭会川城,攻上文峰山,歼灭保安旅,俘敌旅长、县长等1500多人,又编成了一个独立团。8月17日,十三团解放临洮,工兵困架起一座浮桥,二军各师过河前进,解放康乐、和政,直达临夏。此时兰州战役结束,马步芳主力被歼。二军遂翻越大里加山进军青海,五师前锋抵达循化。敌人烧毁桥梁、船只,十四团首先在草坝滩强渡黄河成功,接着进抵甘都,受到从西宁来的青海人民欢迎团的汽车迎接。</p><p class="ql-block"> 9日6日,西宁解放。王震留一军在青海剿匪建政,命二军继续前进,速夺取河西走廊。担当前卫任务的十四团,从门源出发,在风雪交加中过草地、爬雪山,一昼夜走了220里路,有13名战士被冻死在祁连山中。而后,打下民乐,直插张掖,迫使酒泉国民党部队三万余人投诚或起义,取得了河西战役的胜利,不仅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且为解放新疆创造了条件。但是,这段西进大军的历史进程,萧林达同志遗感的没有看到。因为他在宝鸡就被野战军推选去北京当了解放军青年代表,出国到布达佩斯参加青年联欢节。当他回来时,新疆已经解放了。</p> <p class="ql-block"> 萧林达在十四团工作很出色,朝气蓬勃,以身作则,行军和干部战士打成一片,战斗常深入火线协助指挥,甚至直接参加战斗。因此,他多次负伤,曾受到王震将军的慰问。他任政治处主任,不仅抓部队思想教育得力,鼓舞士气,成效显著;而且教育俘虏兵也有一套办法,能使他们很快提高觉悟,参加革命队伍,拿起武器打国民党反动派。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成分已变成以解放战士为主,他们英勇杀敌,产生了很多英雄模范。因此,萧林达在部队威望很高,多次立功受奖。大家都认为他是我军典型的革命“红小鬼”和出色的英雄模范人物,所以,大家推举他当出国开会的青年代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老首长萧林达健康长寿,全家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萧林达和袁国祥(右)</p> <p class="ql-block">萧林达,1923年5月25日出生,湖南省澧县熊家湾人,汉族。1935年5月在湖南省澧县合口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长征,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六军团看护兵、宣传员。其兄萧林伍一同参加红军,走出水草地后,在甘肃天水罗家堡穿越国民党封锁线时,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奋斗剧社宣传员,参训队学员,旅部机要参谋,718团副参谋长,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1944年底参加了359旅南下支队,行程两万余里,中原突围,重返延安。</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任359旅718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保卫延安的羊马河、青化砭、蟠龙战役和宝鸡战役。1949年7月,作为第一野战军部队代表,参加了在匈牙利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青年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第一野战军一兵团进军新疆,任新疆军区独骑师政治部副主任,参与了进军西藏的前期准备工作,率部进行了新藏公路的前期开发建设工作。1953年奉调南京第三炮兵技术学校,任干部部长,1958年前往东北某基地,从事我军第一个常规兵器试验工作,任处长、副参谋长、基地顾问。1980年离职休养。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因病于2019年5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7岁。</p><p class="ql-block"> 战斗中左眼负伤,晚年失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袁国样,1932年生于甘肃张掖,自幼上学至高中。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历任第二军政治部摄影员、南疆军区政治部干事、副处长、处长,1978年任西藏阿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1987年任南疆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离职休养.曾立三等功两次,荣获解放功勋荣誉奖章。</p><p class="ql-block"> 袁国祥入伍后即从事摄影工作.离休后更热心写作,曾发表摄影作品1000余幅,出版过军旅摄影作品选集《难忘的历程》、《往事回眸丛书》十二辑,编著过《喀喇昆仑风云录》、《难忘征程——进军新疆的故事》、《雪山凯歌一一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西线战斗纪实》、《阿里探秘》、《再闯阿里》和《仰止集》、《敬贤集》、《思齐集》等书。并多次向新疆军内外广大官兵、干部、学生作过光荣传统报告,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