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 民之难治,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不以智治邦,邦之德也。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复至于大顺。</p><p class="ql-block">【译文】 </p><p class="ql-block"> 古时期大德为天下,并非为名与利,而是为天下百姓安宁祥乐,若是有为,岂不愚也。 百姓难以治理,是因用“智”,所以说用智来治理国家,国家将会大乱;若以大爱治国,国家将繁荣富强。 知天地永恒无私大爱者,以无私大爱为天下。恒久不变为民,是以天地同其德。 天地无私大爱其深久远,循环往复无私奉献,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章旨】</p><p class="ql-block"> 本章老子阐述了治国安邦之根本在于:“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化”之大道治国方略。引教世人顺天意得民心,“无为而治”国家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老子推崇真朴自然,教化世人循大道之理, 引导百姓回归道德重建;启蒙、激发民众淳朴敦厚的纯真天性、自行“约束”,将人之根本品质“良知良能”显现也;彰显敦厚、真诚之厚德、返朴归真。老子劝诫:执政者以民心为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倘以多智巧诈的品质做人做事,其结果奸伪盗滋、殃及国民。 圣人明悟天地心,效天地之爱、法自然之道,上善若水心似渊,涵道蕴德虚怀若谷,德爱百姓以百姓之心为心、行不言之教, 引领百姓从“人之道”步入“天之道”,达到天下大治、 天下大顺的局面。社会处处充满感恩祥和,万众沐浴在德的阳光里,这是神奇玄妙之“德”的作用。 老子认为:要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人类一定要亮化自己敦厚朴实之品质,彰显“道”深邃、远大之“玄德”,大道行世,万民之福。老子要让万民得到大智慧、归于本性的真诚朴实, 使万民皆能成为“含德之厚”的赤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