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后,国民党政府下令不许抵抗,虽然如此,中国人民和爱国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放弃抵抗,发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就是中国军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击。</p> <p class="ql-block">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后,驻在东北的中国军队并没有能够对日军组织有效的还击,以致让日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一路占据了辽宁、吉林两省。1931年10月日军自南而上逼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省的东北军主力及省主席万福麟全在关内,齐齐哈尔城内仅有一个卫队团,省城周围也仅有四五个省防旅。省城内人心惶惶,投降派和特务活动猖獗。在这样不利的形势下,张学良和万福麟电请南京政府,任命当时在黑河的马占山将军到齐齐哈尔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主持省务。</p> <p class="ql-block">日本齐齐哈尔特务机关长林义秀以关东军司令官代理名义向马占山提出所谓的最后通牒:要求黑龙江省政府在11月3日前修竣嫩江桥</p><p class="ql-block">马占山大义凛然,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指出:"南满铁路对于洮昂路仅有借款关系,债权者不能代债务者修理工程,且洮昂路并非江省政府所属,不能代为承认由满铁兴修,可由江省政府代为通知洮昴路自行修理可也。"</p><p class="ql-block">日寇哪肯善罢甘休,随即又提出:"嫩江桥不得为战术上使用;至11月3日止,南北两军各由桥梁撤退十公里以外地点,至修竣为止;不承认上述要求或妨碍修理者,认为对日军有敌意,即行使武力。"</p><p class="ql-block">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和武力威胁,马占山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会上,有人表示日军来势凶猛,不可抗御,主张撤出阵地。马占山拍案而起,声色俱厉地说:"吾奉令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且吾出身绿林,位重未阁,亦何惜一死!"</p> <p class="ql-block">会后,马占山发表抗日宣言,增调本省驻军约16000余人,部署在嫩江桥及以北地区,准备迎敌。江桥位于三间房、泰来之间,是南北交通要冲,洮昂铁路跨越嫩江的必经之路。日军进犯齐齐哈尔,必须要首先占领江桥。11月4日,400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铁甲车和野战的支援下,向驻守江桥的东北军发起猛攻。守军在马占山的指挥下,奋起抵抗,首挫敌锋。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就此爆发了。</p> <p class="ql-block">马占山将军领着大刀队走到鬼子跟前者,看到鬼子正向前冲,顿时满眼的杀气腾腾,亲自拿过大刀,带领着将士们冲向敌人,他挥舞着大刀左劈右砍,杀的鬼子直往后退,马将军的满身的血花,显示了他从骨子里面痛恨日本鬼子,直到他追的鬼子撤退,又追又杀,鬼子顿时溃不成军。慌忙撤退</p> <p class="ql-block">等鬼子撤退了,马将军拿出少帅赠给他的一百挺清一色的捷克式轻机枪,让部下参谋长李天白带领着一个连的战士,他的这个连120人,100人每人一挺机枪,在山坡上等着日军,当日军大佐滨本喜三郎带领联队从侧翼进攻时,突然山坡上出现了仿佛饿了一个连的战士,他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架机关枪,共100挺,向日军发起了疯狂的扫射,仅仅三分钟就消灭了鬼子半个联队,轻而易举的击毙了鬼子好几百人,杀死了鬼子大佐。</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每个爱国的人,看了这一段落,都会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19日,蒋介石再次致电马占山:“我军连日奋战,为国争光,威声远播,中外钦仰,至堪嘉慰。兹以急催张副司令派队援助矣。临电驰念,不胜依依。”但马占山没有能得到张学良的援兵。这时,敌人的炸弹已经将阵地夷为平地,守军无险可守,昼夜血战,未进一食,马占山不得不下令放弃全部防线,于当日晚指挥各部退至省垣龙江城。这时,城内军火库已无弹药,后援无望,日军连夜紧追,逼近省城。马占山为保存仅剩的兵力,以为今后抗日计,下令部队出城转移。1931年11月19日晨,马占山率领黑龙江省军政两署人员与各部队,退出龙江城,向北转往克山、拜泉、海伦一带集结。11月19日17时,日军占领龙江城。至此,历时一个月的江桥抗战,悲壮结束。</p><p class="ql-block">江桥抗战虽然没有能阻止住日军对黑龙江省的进犯,但这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地奋起反击侵略者。在辽、吉沦陷、大批官员投敌或逃跑、东北危亡的局势下,马占山与龙江军民不畏强敌,奋起抗击,第一个揭起抗日的旗帜,浴血奋战一个多月,不仅消灭数千敌人,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将永载中国人民的抗日史册。</p><p class="ql-block">江桥抗战发生以来,深受全国人民的赞誉和各界的大力支援。江桥附近工农民众,自动承担战勤任务,挖掘战壕,组成大车队,运送弹药、食品和伤员。龙江城的饭馆,从江桥战斗开始后,就全部停止营业,日夜为前线官兵蒸馒头,烙大饼,然后把这些食物装在大面袋里,用插着小黄旗的大车,拉到前线。黑龙江省各界人民组成慰劳会,捐献大洋三千元,买来猪、羊,送到前线犒劳抗日官兵。全国各界纷纷发来函电,赞扬马占山“以一旅之众,首赴国难”,“为国家保疆土,为民族争光荣”,实为“将军之楷模”,“民族之表率”。全国各地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款献物,支持江桥抗战。昂昂溪车站上堆满了全国支援、慰问的物资。哈尔滨、上海等地青年学生,组织了“援马抗日团”,赶赴龙江城,要求与士兵并肩战斗。全国报纸,连日报道江桥抗日战况,并用大字标题发表歌颂马占山抗日事迹的文章。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赶制生产了“马占山牌”香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被民众抢购一空。海外华侨也被马占山奋起抗日的消息所鼓舞,或是发来祝贺电报,或是寄来钱物,真诚地表达他们对马占山军队“忠勇卫国,孤军杀敌”事迹的钦佩。■</p> <p class="ql-block">马占山亲率所部拼死抵抗,"双方激战甚烈,血肉相搏,我军伤亡之极大"。但东北军广大爱国官兵同仇敌忾,枵腹血战,拼死肉搏,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p><p class="ql-block">血战至黄昏时分,守军终因连日鏖战,只剩下4000余人,弹尽粮绝,渐不能敌,三间房、大兴防线相继失守,省城齐齐哈尔已无险可守。</p><p class="ql-block">马占山在伤亡惨重、求援无望的情况下,为避免全军覆没,被迫于当夜下令撤出阵地,向海伦方向转移。</p> <p class="ql-block">1932年2月的时候,听说抗日英雄马占山投降日本人了。</p><p class="ql-block">自江桥一战,马占山虽然撤退,但是一路上也是顽强抵抗,不断地有士兵倒下。而从开战一开始来,虽然上面口头说:你放心,可实际上没派一兵一卒来支援。而更可气的是,蒋介石一直称马占山是“民族英雄”,而不是“抗日英雄”,就是为了不想让日本人进一步把事情扩大。</p><p class="ql-block">直到最后一刻,孤军奋战的马占山部已经算是彻底的山穷水尽了,没人没弹药,这种情况下无非出现两种可能:要么被日军全部消灭,要么就地解散部队,大家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肥原贤二想诱降马占山,已达到刀不血刃攻占黑龙江,马占山是不为所动,直到这最后一刻,马占山以“黑龙江省自治”为条件,先假装答应出任伪黑龙江省主席,不过马占山不在协议书上写字,理由是我是土匪,我“我不识字”。</p><p class="ql-block">马占山可太有个性了,而且好有道理哦。原来土肥圆所谓的诱降,就是得到了一个根本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啊,哈哈哈。</p><p class="ql-block">这一下子举国哗然,刚刚还是大家心目中的抗日大英雄,一下子就投降日本人了,大家都异常愤怒。不过就在此时,马占山又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p><p class="ql-block">1932年4月1日,马占山这天以检阅军队为幌子,居然带着本部人马悄悄地离开了齐齐哈尔,前后也就一个多月,马占山又重新竖起抗日大旗。</p><p class="ql-block">这让全体国民无不欣慰,看样子之前肯定是权宜之计,以便东山再起,继续抗日</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马占山有着强烈的爱国守土、不甘屈服的思想意识,自然使他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冲破重重阻碍,挺身而出,不惜牺牲一切为国而战。马占山将军真正做到了“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为中华民族存正义,为国家争光荣”。</p> <p class="ql-block">勿忘国耻,爱我中华,致敬英雄🇨🇳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华夏,愿以吾辈之热血,洒遍这锦绣之山河,愿吾辈之轻狂,护得国安民康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