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徐霞客镇,畅开胸怀 ,迎接四方宾客。2013年9月7日,游览的北渚老街和青龙桥就在徐霞客镇西侧。 徐霞客镇(马镇集镇)周围河网交织,水域宽广。古时北渚桥多,成为较为繁华的乡间集镇。据记载,北渚原有桥梁:青龙桥(乾隆9年重建)、博潴桥(光绪21年重修)、安庆桥(光绪3年重修)、汤安桥(宣统3年重修)、义成桥(康熙7年建成)等。如今保存完好的古桥仅存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霞客镇北渚村章家场。青龙桥为圆形拱桥,桥身为青石条石建筑,主拱圈为青石,为明朝中期建桥风格。清乾隆(1744年)按原貌重建。青龙桥净跨7.0米,桥高5.5米,宽3.0米。桥面原有石台阶,后损坏,用碎石铺筑桥面。 1992年列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江阴市水利农机局、江阴市文化局、马镇镇政府出资对濒临倾圮的青龙桥进行修缮,对缺失的桥石仍购置新的青石填补,使之保持原貌。 青龙桥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2)由里人所建的木结构桥,由于200多年的风雨,木桥损毁严重。清乾隆(1744年)重建。此时青龙桥为圆形石拱桥,桥身为青石条石建筑,主拱圈为青石,为明朝中期建桥风格。传说原来北渚风水很好,附近的奚家在青龙桥建造之前,功成名就,但建造青龙桥时,正好在风水龙眼上打了一根桩,于是龙地就死去,奚姓人科举从此由盛而衰了。 北渚老街位于徐霞客镇西侧的北渚村,南侧紧邻无锡界河 、元、明、清时代早巳兴市集贸,是江阴与无锡交界处的一个小集镇。集镇周围河网交织,水域宽广。古时桥多。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北渚原有桥梁:青龙桥、博潴桥、安庆桥、汤安桥四座桥载入史册。如今保存完好的仅存青龙桥。 北渚,古称“博潴”。 词义解释:博,量多而丰富;潴,水积聚的地方。北渚的南、北、西三面环水,故名博潴。后来,人们认为博潴比较难写,将潴改为渚。《尔雅·释水》曰:“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又因博潴在西胶山的北侧,南北西三面环水,水波萦绕,四季常流,水满河阔,渔舟荡漾,所以改称为“北渚”。 北渚集镇初始形成于南宋庆元年间,当时马镇的后马急递铺投递人员经北渚向南投递到下一个急递铺,北渚水路交通便捷,便逐渐形成市集。北渚以奚姓为最多,明崇祯年间,奚家请风水名师到北渚看风水,这位名师发现,璜塘河由北向南连接北渚河口,河口有一土墩名凝秀墩,河水到此一分为二,将墩环抱,尔后又汇为一股西流,因此,这个土墩又名为“分水墩”,北渚河东端至东圩田,有南北两条河汊,到市井西端又有南北两条港汊,四条港汊似四条龙爪,而北渚河继续向西而去,犹如龙尾。回首东望,北渚河入河口似张大了嘴的巨龙,凝秀墩宛如巨口含的一颗夜明珠。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被当地风水先生视为活龙宝地:“北渚东西两街犹如龙脚和龙爪,河流一弯成龙身,东街河头有小土墩为龙眼,是一方佳地,任何大水都不能淹没。”于是,更多的人们都纷纷来北渚落户。宋、元、明、清时代早巳兴市集贸,是江阴与无锡交界处的一个小集镇。 北渚老街长达408米,宽3.8米,傍北渚河北岸而建,分东街和西街,临河民居建有水榭码头。老人讲,北渚老街是最具特色的是建有过街凉棚,人们上街购物,可以免遭日淋雨晒之苦。昔日北渚老街街道用小青砖铺设,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解放前,北渚集镇共开设有店铺41家。每月北渚有猪苗集市,在东街的叶家弄开有茧行,春秋两季肩挑船装成了北渚一道风景线。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是北渚集场,各地商贩云集,游人如织。据民间传说,吴地人文始祖吴太伯曾到过北渚,在西街建造了一座文香阁,它与东街的关帝殿、中街的观音庙成三足鼎立之势。 其实,北渚长期以来一直是马镇地区的重要集镇之一,北渚集镇在清光绪戍寅年间(1878)属泗河镇,民国24年(1935)开始民国政府设立北渚乡,乡公所设在北渚老街,1957年同马镇乡合并为马镇乡,马镇乡政府还设在北渚。1958年成立马镇人民公社。直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乡镇公路普及畅通,公社改称乡,乡又改称镇,政府机关在北渚见证了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后才搬离北渚,古老的老街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但也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