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台中学大力推行家庭小组合作学习法

蒙山之子

平邑县武台中学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现有学生428人。据调查,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孩子大都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老人年纪大,对学生的管理往往不到位,加上初中生好动、爱玩,自制力差,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成绩很容易滑下去;而且,限于经济条件,农村家庭大都请不起家庭教师,无法参加校外辅导机构的学习。 鉴于以上情况,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摸索出一种方便、快捷、适用的合作学习方法,即家庭小组合作学习法,以村为单位,组织学生互相监督,开展互助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作业难的问题。 家庭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操作方法如下:<br><br><b> 一.人员组成。</b>同村同年级是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各小组4—8人不等,学生多的村可以分多个学习小组,学生少的村可以和邻近村共同组建学习小组。<br> <b>二.活动地点。</b>学习小组活动地点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家长支持,并能提供学习桌椅和安静的学习环境。二是交通方便,既方便小组的同学往来,又方便教师家访监督。 <b>三.组长的选择。</b>学习小组组长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能组织好本小组的活动;其次组长要热情,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意愿;第三,组长要成绩优秀,能胜任小老师的角色。 <b>四.活动形式</b>。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组长认真填好本组考勤反馈表,次日交给班长,班长交给年级部。年级部主任分类汇总信息,以便进行表扬与批评。组员自觉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纪律,服从组长安排,认真学习,按时作息,对屡教不改者依纪处理:一次警告(班主任做工作)、二次黄牌(告知家长)、三次红牌(年级会或家长会通报)。 <b>五.作业布置。</b>同年级同学科由备课组长老师统一布置作业,严禁老师单独布置作业,每学科作业量不超过半个小时。 <b> 六.合作学习。</b>小组组员先在组长带领下自学,独立完成作业,不会做的做好标记,留待合作探究讨论;组长做完后巡视组员,针对共性疑难开展合作讨论,主要分析解题思路,杜绝抄袭或直接给出答案;组员根据合作讨论结果改错,合作讨论不能解决的难题,电话联系任课老师或作好记录留待回校找老师解决。 <b>七.督促检查。</b>为更好地掌控学生在家学习状况,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家访,到学生活动的家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每个教师每周至少家访一次。 教师家访分工协作:一是检查小组所到人数,认真记录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填写教师检查记录;二是答疑解惑,指导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并拍照留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工作,严格按家访值班表参加家访,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须自己调班。参加家访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每人次加工作量0.5分,调班者不加分,给实际参与人加分(加分最高不超过应值班次数得分),值班不到且不调班者每人次扣工作量分0.5分;班主任参与家访次数纳入班级量化管理。 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学生QQ群和家长微信群传给班主任审核,并建议各学科教师通过QQ群和家长微信群进行微课堂授课,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答疑解惑。 <b> 八.总结表彰。</b>每个周末或者周初,对教师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对表现优异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在学校电子屏循环滚动播放。期中考试后,组长整合本组组员各科成绩,年级组分出优秀、良好、待进步小组三个类别。期末考试后,期中、期末两次成绩作比较,召开家长会,对进步快的学习小组予以表彰奖励,颁发奖杯,对退步的学习小组提出警告,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年级组整合各个学习小组成员各科成绩,期中、期末两次成绩对比,对表现优秀的组长予以奖励。 “在学习小组里,个人的优秀是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优秀,从而提升整个小组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真的开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他们从校外到校内课堂,都开始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各个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

小组

家访

学生

组长

合作

教师

作业

班主任

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