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吴越文化 童眼看家乡——湍口小学301中队寻访家乡吴越文化之旅

秀馨

<p>  湍口小学301中队扬帆小队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启了寻访家乡的吴越文化之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站:迎丰村党建陈列馆</b></p> <p>  100余平方米的迎丰村党建陈列馆,处处展现着迎丰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共同奋斗的故事。陈列馆共分四个单元,前三个单元分别介绍了迎丰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而最后一个单元则单独成篇,介绍迎丰百姓爱戴的前迎丰村村委会主任——王丰华。</p> <p>  讲解员为队员们详细讲述了王丰华爷爷的先进事迹,21本手写笔记本里,记录着沉甸甸的责任。一张张照片,一页页笔记,便是他在村委会工作期间,坚守初心,用生命践行为民承诺的见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站:红色古道</b></p> <p>  塘秀古道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北宋咸平年间,总长约6公里。古道用石头铺设,台阶盘山,蜿蜒曲折。沿路风景险峻秀丽,古木参天,峡谷幽幽。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3000余人经此到石瑞入皖南北上,留下了红军革命历史的足迹。</p> <p>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3000余人向浙皖边挺进。先遣队小分队经深坑脚至秀上古道遭遇国民党反动派的阻击,两名红军战士牺牲在此。</p> <p>  随后,队员们高唱《红军歌》,他们嘹亮的歌喉弘扬了革命传统精神,对革命英烈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为了弘扬吴越精神,在队旗带领下,队员们带着期待与欢乐踏上红色古道。一路上银装素裹,风景美如画,队员们欢歌笑语,放声高唱,没有一位队员因为路途的长远而抱怨或掉队。这次的寻访吴越文化之旅,每一位队员都展现出了坚持不懈、不轻言失败的精神。</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站:三联索面工坊</b></p> <p>  湍口索面又被称作“长寿面”,可长期保存,有软糯、微甜、淡香,稍煮即熟的特点,深受老人小孩的喜爱。</p> <p>  湍口索面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临安为数不多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索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三联索面已然成为湍口镇的一大特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站:馒头迎客</b></p> <p>  “年过半,馒头香”,洪岭高山馒头节是湍口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相传,洪岭高山馒头节源于当地老百姓</p><p>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怀念,同时体现了老百姓对食物的崇拜。</p> <p>  洪岭馒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008年,洪岭高山馒头节被列入临安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队员感悟</b></p> <p>  本次寻访家乡的吴越文化之旅,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一步一个脚印,伴随着吴越精神带给我们的身心洗礼,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未来的路需要不断努力向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