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凌志的美篇

申凌志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保家卫国。</p><p class="ql-block">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建国初期就说过:“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惹翻了是不好办的……”</p><p class="ql-block">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p><p class="ql-block">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怕牺牲,不畏强敌,历经了两年零9个月的战争,志愿军浴血奋战,赢得了胜利。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今天,我们一起向英雄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实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8月27日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并对我国境内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p><p class="ql-block">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统帅金日成领导的人民军打败韩国“总统”李承晚的军队,韩军节节败退、南逃。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联邦、埃塞俄比亚)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p><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立即实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8月27日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并对我国境内目标进行轰炸和扫射,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元帅)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p> <p class="ql-block">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和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需要,根据中国人民的意愿,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命令指出:</p><p class="ql-block">"(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13兵团及所属之38军、39军、40军、42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1师、2师、8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p><p class="ql-block">"(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动指挥并负责保证之。</p><p class="ql-block">"(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p><p class="ql-block">"(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各种可能遇到和必须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p><p class="ql-block">为了健全和完善志愿军领导机构,预备主要领导干部,中共中央于10月25日致电第13兵团党委:"(一)为了适应目前伟大战斗任务的需要,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应即改组为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二)彭德怀同志为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前已通知),邓华、朴一禹、洪学智、韩先楚四同志均为副司令员,邓华、朴一禹同志均兼副政治委员,解方同志为参谋长,政治部、后勤部及其他机构的负责同志均照旧负责;(三)党委组织亦照原名单加入彭、朴二同志,以彭德怀同志为书记,邓华、朴一禹同志为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3兵团司令员邓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上将)。</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兵团副司令员洪学智(上将)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上将)。</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3兵团参谋长解方(少将)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奉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13兵团38军、39军、40军、42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于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p> <p class="ql-block">  1950年9月组建的东北边防军为基础改编的志愿军第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66军等6个军以及炮兵、工兵等配属部队,总共约30万人。这第一批志愿军穿的是——朝鲜人民军的军装,军官是带折直筒帽、立领黄呢军服、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筒马靴。不过志愿军军官不佩军衔肩章,师以上干部穿将官服、团营干部穿校官服、连排干部穿尉官服,普通战士有穿人民军军服,但大多数还是穿解放军的50式军服,但不戴解放军的八一帽徽和解放军胸章。</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副军长江拥辉、政委刘西元在刚入朝时在朝鲜前线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志愿军进入朝鲜后,干部冬装的领子改为翻领,前怀里面加护胸;棉裤为马裤式,裤腿下端打五个铜扣或电木扣。战士棉衣两肩加护肩,增加耐磨性,袖口加袢带;棉裤为西式裤大裤脚,裤脚口加抽带便于系住毛皮鞋腰;前膝加护膝,后裆加护裆。干部战士棉衣、棉裤使用的棉花均为粗绒白花,每套冬装使用的棉花的重量要达到四斤半,棉花都要絮在里子上,也就是俗称的“匝道棉衣”;普通皮棉鞋为半长筒式,鞋前头加宽加高、加绒毛及加一层毡垫,以保证不夹脚不冻脚趾。靴腰高八寸,毛皮里子,帆布面子。裤脚上有抽带能够系住毛皮鞋的鞋帮,增加对脚踝的保暖;鞋腰一边开口钉气眼,并有两根带子,以便穿脱。营以上干部冬装配长筒毛皮靴。</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向祖国和人民宣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帝野心狼!</p> <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展群众游行大会,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我国。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义愤填膺,走向街头,愤怒声讨美国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这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p> <p class="ql-block">美军介入朝鲜战场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是美军五星上将。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率兵实施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行动——仁川登陆。</p><p class="ql-block">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统帅。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晋升为上校并前往法国参战。1919年6月,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担任陆军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军衔。1945年9月2日以盟军最高统帅的身份主持了对日本的受降仪式并代表同盟国签字。二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长官、远东军司令等职,之后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950年6月任侵朝美军最高司令官。</p> <p class="ql-block">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装备精良,武器先进。志愿军没有制空权,一个军的火炮没有美军一个团多。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争。但正义的战争必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原解放军13兵团改为志愿军总部机关,兵团司令员邓华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40军118师师长邓岳(少将)。</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5日,邓岳率部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这一天被确定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p><p class="ql-block">这是首战,志愿军战士都是卯足了劲,一阵冲锋,全歼韩军第6师2团3营。敌军尖兵部队也在志愿军118师354团和353团夹击下,全部歼灭。</p><p class="ql-block">此战118师毙敌325名,活捉161名,缴获汽车388辆,火炮12门。</p><p class="ql-block">邓岳1955年授少将军衔。回国后,曾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由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作词,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作曲的军歌,该曲创作于1950年11月25日。1954年3月,该曲获得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麻扶摇(1927年3月-2019年1月20日),男,原名麻向摇,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现北林区新华乡兴发村蔡家窝棚屯。</p><p class="ql-block">1947年2月,麻扶摇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翌年入党。抗美援朝战争时,担任志愿军炮兵第一师第26团5连指导员,他作词的《志愿军战歌》刊登在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一版。201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原第二炮兵部队某基地政治部主任麻扶摇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支预备炮兵部队,奉命第一批入朝参战,麻扶摇就是其中的一员。部队入朝参战前夕,一面开展战前练兵,一面进行思想政治动员。大家认清了美国妄图以侵占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我国,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的罪恶目的。战士们个个怒火中烧,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制止侵略、保卫和平”,“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炽烈愿望。</p><p class="ql-block">夜晚,作为政治指导员的麻扶摇,趴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将战士们发自内心的誓言记录下来,“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第二天,在团、师的誓师大会上,麻扶摇将这段文字作为誓词,写在黑板上。此后,这首诗便在志愿军部队广泛地传播开了。当时,连队一位粗通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它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25日,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从新华社《人民日报》上看到当时麻扶摇所写的一首出征诗《打败美帝野心狼》。他受到其中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当天很快谱出了曲。同时,他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 并最终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5年6月,音乐家、国家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和夫人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周巍峙(1916年6月-2014年9月12日),男,原名良骥,江苏东台人,音乐家。曾担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1934年参加上海左翼歌咏活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首次指挥演出了《黄河大合唱》。1950年创作《打败美帝野心狼》,后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64年,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的创作排练工作。1982年,领导和组织创作、演出大型音乐舞蹈《中国革命之歌》。曾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成果特别奖、突出贡献老一辈音乐家”奖。</p> <p class="ql-block">美军吃罐头、火鸡腿。</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战士在战斗空隙中吃冻土豆,一把炒面一把雪。</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以劣势装备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作战!美军有飞机大炮,美军一个营的火炮比我们军的火炮还强大。</p> <p class="ql-block">美国兵用卡宾枪(自动步枪),各种机枪。志愿军仅有五零式冲锋枪、7.62苏制步骑枪,及少量捷克轻机枪。装备严重不对称。</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活捉美国鬼子。</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战士发扬近战夜战的优势,不怕牺牲,用反坦克手雷抵进坦克旁边,炸毁敌军坦克。</p> <p class="ql-block">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p><p class="ql-block">参战部队前18天是15军45师,军长秦基伟指挥。后25天是12军31师参战,由12军副军长李德生指挥。</p> <p class="ql-block">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杨根思(1922年-1950年),男,汉族,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1951年12月11日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p> <p class="ql-block">为抗美援朝,常香玉捐了一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 。1951年常香玉女士带豫剧团一行59人先后奔赴郑州、信阳、开封、新乡、长沙、广州、等地募捐义演为支援抗美援朝,用义演所得的15亿270万元(人民币旧币)购买飞机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后飞机命名为香玉剧社号。</p> <p class="ql-block">1951年,28岁的豫剧艺人常香玉,干了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向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这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斗机,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存放在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p><p class="ql-block">当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价值15亿元人民币(旧币),折合新币15万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p> <p class="ql-block">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杀敌有功人员被战友热情的抛起来!庆祝胜利!</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炸毁美军坦克,活捉美军俘虏。</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演示缴获的美军手榴弹的使用方法。</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居高临下用捷克式轻机枪向敌人扫射。</p> <p class="ql-block">我志愿军身挎国产五零式冲锋枪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战士俘虏“联合国军”。</p> <p class="ql-block">1952年1月27日夜间,4架美军飞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在上空盘旋,在大地发出几声低沉的响声后,消失在夜空中。到第二天清晨,在金谷地驻扎的志愿军第42军375团官兵惊讶地发现,在驻地附近满是积雪的冻土上,居然有大量蚊虫、跳蚤和苍蝇聚集。这一反常现象,让前来观察的部队军医立刻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昨晚光临铁原郡的美机,居然投掷了细菌武器!!</p> <p class="ql-block">我国展开了一场揭露美国反人道主义使用细菌武器罪行,以及反抗细菌战的运动。1952年3月1日,在邓华的领导下,我军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始了防疫反细菌战斗争。</p><p class="ql-block">在朝鲜前线,每个志愿军阵地都建立起专门收治被感染者的隔离室。在同年至六月末,志愿军将士们都先后接种了两次鼠疫疫苗,为了确保将士们的健康不受疫情影响,之后更是接种了五联、霍乱疫苗。</p> <p class="ql-block">1952年美帝国主义丧尽天良,在朝鲜前线投下细菌武器。</p> <p class="ql-block">美帝国主义灭绝人性,在朝鲜投下了细菌弹,中朝军队及朝鲜老百姓在注射防疫针。</p> <p class="ql-block">1952年,美军发动的“春季攻势”战役已经打响,敌人投入的兵员、武器弹药远远超过1951年“秋季攻势”的规模,而且使用了化学武器、细菌武器。志愿军67军军长李湘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当时,军政委旷伏兆几次劝他赶快到后方医院治疗,他却坚持在指挥室里指挥,坚决不下火线。然而他的病情因细菌感染,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病,脑肿胀得像水桶一样粗大,虽经医生百般设法医治,终因抢救无效,于1952年7月8日13时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年38岁。</p><p class="ql-block">中朝军队和朝鲜老百姓许多人被细菌感染,伤亡严重。</p> <p class="ql-block">1952年1月,美军在实施“绞杀战”一再受挫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主义原则,在朝鲜战场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给中朝军民造成巨大伤害,也激起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无比愤怒。为挫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阴谋,中朝军民奋起与敌展开斗争。</p> <p class="ql-block">我志愿军指挥员研究战斗方案,狠狠地打击美帝为首的十六国帮凶军。</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防止美机轰炸,隐蔽在木楞搭建的坑道里。</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著名狙击手,被誉为“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张桃芳“一级国旗勋章”。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p><p class="ql-block">张桃芳是志愿军24军72师第214团一名战士,成为全球十大狙击手之一。张桃芳2007年10月29日逝世。</p> <p class="ql-block">美军在志愿军“冷枪冷炮杀敌”运动中,吃尽苦头,不敢露头躲在坑道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p> <p class="ql-block">左起: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在朝鲜前线。</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在朝鲜前线指挥作战的休息中。</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左)和朝鲜人民军参谋长南日大将在朝鲜前线。</p> <p class="ql-block">朝鲜停战协议签字在朝鲜三八线附近的板门店举行。</p><p class="ql-block">板门店(판문점)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北纬38°线以南5公里处,以前这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这里签字,板门店扬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图注:彭德怀司令员在协定文本上签字。(左三为李克农、左四为乔冠华、左五为丁国钰、左六为柴成文。)</p><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半,李克农、乔冠华、杜平等跟随彭德怀司令员走进了签字厅。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将停战协定端放在彭总面前。彭总从容地戴上了紫红边的眼镜,然后拿起毛笔在协定文本上签上了彭德怀三个大字。</p><p class="ql-block">在谈判代表签完后,这些文件先后送到了开城(彭德怀来签字),东京(联合国军克拉克签字)、平壤(金日成来签字)。</p><p class="ql-block">双方司令官都没去板门店签字</p><p class="ql-block">本来双方最早的计划是双方司令官在板门店的签字大厅里签字。</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兼政委。</p><p class="ql-block">停战协议签字应该有四人,***李承晚拒绝签字。所以只有三人签字:</p><p class="ql-block">(1)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p><p class="ql-block">(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p><p class="ql-block">(3)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p><p class="ql-block">另一份朝鲜停战补充协议是由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南日大将(朝鲜人民军参谋长)和联合国军代表英国陆军中将海立胜签字。</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双方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哈里逊中将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其附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文本上签字。随后,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于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开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于汶山分别在停战协定及其附件上签字。朝鲜停战谈判历时两年,经历了迂回曲折的过程。朝中方面边打边谈,以打促谈;谈判中坚持原则,讲究斗争策略,终于同美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结束了长达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朝鲜停战谈判的成功,为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一个新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停战协议签字应该有四人,***李承晚拒绝签字。所以只有三人签字:</p><p class="ql-block">(1)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p><p class="ql-block">(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p><p class="ql-block">(3)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p><p class="ql-block">另一份朝鲜停战补充协议是由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南日大将(朝鲜人民军参谋长)和联合国军代表英国陆军中将海立胜签字。</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刋登朝鲜停战协议昨日生效的新闻。</p> <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26日中国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1958年3月12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布撤军公报,决定于1958年年底以前,志愿军分批全部撤出朝鲜。志愿军从3月15日到10月26日,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p><p class="ql-block">这是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志愿军部队在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率领下回到祖国,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欢迎志愿军胜利归国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第二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大将)。</p> <p class="ql-block">第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上将)。</p> <p class="ql-block">第四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杨得志(上将)。</p> <p class="ql-block">第五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杨勇(上将),1958年率志愿军官兵撤军回国。</p> <p class="ql-block">1950年,杨根思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1月29日,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40多名美军同归于尽,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一师,炮火太过猛烈,如犁地一般,把山头上的土翻了一遍又一遍,杨根思带着战士们,在冰山火海里与敌人拼杀,击退了美军八次进攻。美军的攻击间隔时间很短,让志愿军没有喘息的时间,随着美军发起第九次进攻,投完最后一颗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杨根思抱起十公斤的炸药包,拉着导火线,冲向涌上来的美军,随着一声巨响,杨根思与美军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他牺牲时才28岁。</p><p class="ql-block">杨根思的事迹,迅速传遍了二十军,又传到了九兵团,追记杨根思特等功,追授他特级战斗英雄,命名杨根思所在的三连为“杨根思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并在长津湖畔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盛教(1931-1952) 男,汉族,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时刻准备为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安宁而牺牲奉献自己的一切,作战一往无前,英勇杀敌,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7月,罗盛教所在部队进入临津江以东的驿谷川一带阵地。一天,连队驻地附近的安大娘家茅屋被敌机炸燃,正在连队统计实力的罗盛教不顾一切冲进茅屋,救出了安大娘和她的孙子,自己被火烧成重伤。1952年1月2日,朝鲜北部成川都石田里村少年崔莹在冰河上滑冰时,不慎压碎冰块跌进3米深的冰窟里。正在冰河上练习投弹的罗盛教听到求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跳进冰窟实施救助,反复几次将崔莹推出水面,因冰层太薄都失败了,最后他潜入水下,使尽全身力气用头成功将崔莹顶出水面,救出崔莹,但自己却因体力耗尽壮烈牺牲,年仅21岁。1952年,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将军亲自为罗盛教烈士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和朝鲜人民军首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地址位于***开城,位于朝鲜半岛的中西部的低地,占地面积1308.634平方公里,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0.59%,被韩国京畿道、朝鲜黄海北道、黄海南道及江原道包围。开城西邻朝鲜著名海滨城市海州,南邻韩国首都首尔仅60公里。</p><p class="ql-block">朝中方面组成的代表团,由朝鲜人民军南日大将为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表为邓华将军(1951年10月23日和1953年4月26日,由边章五将军和丁国钰将军相继接替)和解方将军(1953年4月26日由柴成文将军接替),朝鲜人民军的代表为李相朝将军和张平山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兼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受命主持朝中谈判工作组。“联合国军”代表团由美国海军中将T.乔埃为首席代表(1952年5月,由美国陆军少将W.哈里逊接替)。</p> <p class="ql-block">19万多名优秀的中华儿女牺牲在异国他乡,中国人民志愿军许多烈士没有留下姓名,成为无名烈士,永远长眠在朝鲜的三千里锦绣江山。</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和负伤的中华儿女共计36万余人,其中有姓名可查的英烈共有197685名。他们与朝鲜军民并肩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夺取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捍卫了国家安全与尊严,维护了亚洲及世界和平。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水平悬殊,中国志愿军将士以无比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战略战术打出了令对手胆寒的威风,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朝鲜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志愿军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烈士陵园建于1951年8月,位于沈阳市北陵公园东侧,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烈士墓,座落于朝鲜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因客观条件等原因,我国政府决定,除了将志愿军及其他直接在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级、一级战斗英雄和团(或相当团)以上干部,或由军(或相当于军)领导机关批准的志愿军特等英模牺牲及病故者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在沈阳、丹东的烈士陵园之外,其他烈士原则上在当地安葬。也有一些负伤的志愿军被送回国治疗,但因伤势严重去世后安葬在了国内医疗单位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这是众多志愿军无名烈士墓之一处。</p> <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向志愿军烈士献花圈。图为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冒雪向志愿军烈士墓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和负伤的中华儿女共计36万余人,其中有姓名可查的英烈共有197685名。他们与朝鲜军民并肩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夺取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捍卫了国家安全与尊严,维护了亚洲及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水平悬殊,中国志愿军将士以无比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战略战术打出了令对手胆寒的威风,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p> <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根据郭沫若、陈叔通、彭真的提议,决定制作抗美援朝纪念章,颁发给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人员。</p><p class="ql-block">此枚纪念章为铜质,通径43毫米,主体为五角星外围加圆形放射光芒,五角星的五个角上镶嵌红色珐琅,五星正中为金色圆形的毛泽东左侧面头像,外环围绕麦穗,下方环绕绶带,写有“抗美援朝纪念”。纪念章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字样和年号“1951”。纪念章以红色平纹绸绦带的方式上挂,使用别针佩戴在衣襟上。绦带中红色中有一黄色横杠尤为显著,此枚纪念章发放数量大约250万枚,即1951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一周年时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以及其他参加抗美援朝的后勤和运输等工作人员,都予以颁发。</p> <p class="ql-block">另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予志愿军的“和平万岁”纪念章。1953年10月4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北京组建成立。出国前制作了以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1952年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的宣传画“和平鸽”为图案的纪念章。该章为铜质,外形为五个大角五个小角合成的五边形,中间主图是圆形红色烤漆中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上面镌刻着“和平万岁”四个字,外环边与和平鸽表面均镀金。纪念章背面有三行铭文,第一行是“抗美援朝纪念”,第二行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第三行是“1953.10.25”。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把它颁发给了当时在朝的上百万志愿军官兵。</p><p class="ql-block">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有大小二个版本,俗称“大鸽子、小鸽子”,大鸽子通径46毫米,小鸽子通径39毫米。</p> <p class="ql-block">第三种是志愿军总部颁发的“志愿军出征纪念章”。1951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之际,志愿军总部制作颁发了“志愿军出征纪念章”。纪念章形状为长方形,两边为中国国旗和朝鲜国旗。中间主图案为中国地图和朝鲜地图。地图上侧文字为“保卫世界和平”,下侧文字为“志愿军出征纪念1951”。纪念章为铜质,长54毫米、宽17毫米。</p> <p class="ql-block">第四种为中朝友谊纪念章,金色五角星的圆环内,上方为毛泽东、金日成头像,下方为朝中两国国旗。纪念章背面有文字“朝中友谊纪念章”“1954”。该纪念章为银质,通径40毫米。这是中方在抗美援朝期间发放的唯一的一枚银质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第五种为志愿军总部赠给赴朝慰问团的“赴朝慰问纪念章”。1956年3月,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代表祖国人民慰问在朝鲜的志愿军。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答谢慰问团,特制作“赴朝慰问纪念章”,赠给慰问团。画面为2名身着棉装、手持50式冲锋枪的战士,前面为一颗五星闪着光芒的塔形建筑,后面为一个巨大的麦穗。纪念章为铜质、圆形,通径30毫米。</p> <p class="ql-block">朝方颁发给志愿军的勋章</p><p class="ql-block">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立下的伟大功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先后对52万志愿军将士授勋。</p><p class="ql-block">第一种是金星奖章。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的朝方最高级别的勋章。志愿军中仅有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个人获得。它形状为一颗圆环围绕金色五角星整体镶铸于十角形之中,通径36毫米,通体为纯金质。</p> <p class="ql-block">第二种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颁发的国旗勋章,它分为一级国旗勋章(图7)、二级国旗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形状为一颗五角星和五边形相叠,向外闪射光芒,中间蓝边红环的十角圆形中为一颗金星。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根据不同人员的功绩,给中国志愿军部分战斗英雄授予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和三级国旗勋章。一级国旗勋章为银质镀金,通径72毫米,呈金色;二级国旗勋章,纯银质,通径58毫米,呈银色;三级国旗勋章纯银质,通径50毫米,呈银色。(图8为二级、三级国旗勋章样式)</p> <p class="ql-block">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第三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颁发的自由独立勋章。分为一级、二级,纯银质。形制为一颗法郎红星镶铸在向外闪着光束十边形中,珐琅红星中间的圆环中为一名拿着手枪和一名手持长枪的军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冲锋。其中一级自由独立勋章,通径为71毫米,为单凸厚圆环;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为通径56毫米,为双凸细圆环。</p> <p class="ql-block">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独立勋章,银质。</p><p class="ql-block">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为通径56毫米,为双凸细圆环。</p> <p class="ql-block">第四种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颁发的战士荣誉勋章,纯银质。形制也为一颗法郎红星镶铸在向外闪着光束十角形中,五角星当中镶嵌一个麦穗围绕的长方形盾牌,盾牌中间为一名身着单军装,手持步枪,枪口向左上的战士。其中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通径52毫米,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为50毫米。(图11为一级、二级战士荣誉勋章样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战士荣誉勋章。形制也为一颗法郎红星镶铸在向外闪着光束十角形中,五角星当中镶嵌一个麦穗围绕的长方形盾牌,盾牌中间为一名身着单军装,手持步枪,枪口向左上的战士。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为50毫米。</p> <p class="ql-block">第六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赠送志愿军的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该勋章银质,通径37毫米,圆形。画面为一名手持波波沙冲锋枪和一名举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战士,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冲锋。</p> <p class="ql-block">第七种为朝中友谊纪念章。铜质,通径38毫米,中心画面为一个深蓝色珐琅盾牌中飞翔着一只白色的和平鸽,两边各有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p><p class="ql-block">该章为1958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回国之际,朝鲜人民政府颁发了该纪念章,授予是时在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p> <p class="ql-block">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纪念章、功勋章作为一种见证历史的物件存在,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勋章,沉淀着历史的重量,铭刻了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卓越功勋;抗美援朝纪念章与勋章,满含着情感的温度,承载了后人对每一位为抗美援朝作出贡献的前辈们的无上崇敬与深深怀念。</p><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我们子孙后代要牢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p><p class="ql-block">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幸福!</p><p class="ql-block">牢记革命导师列宁的教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吞并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p><p class="ql-block">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p><p class="ql-block">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这一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几十年的安定发展,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在东方之巅!</p><p class="ql-block">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p><p class="ql-block">致敬!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爱我中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