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票证的年代

快乐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献岁片《人世间》,再次将人们的记忆拉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难忘的岁月。2004年春节晚会,严顺开、洪剑涛、小叮当的小品《粮票的故事》勾起了多少中老年人尘封已久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当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何止粮票一种。油票、布票、棉花票、烟票、火柴票、肉票、糖票、鸡蛋票、鱼票、糕点票、煤票、棉线票、肥皂票、碱票……这些票证纸张极差,大小不一,印刷粗糙。很容易仿冒,有意思的是当时没人敢仿冒。在农村,每家每户有一个购货证,除粮棉油等国家专控商品以外,卖什么东西都要按证购买。</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有这样共同的记忆,吃饭要粮票,买油要油票,穿衣要布票,买煤要煤票……这些票据成了“第二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这些票据其实比钱更有用,因为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中国从1954年开始实行布票,1984年取消。其间整整30年。当时全国实行布票制,没有统一的标准,依气候条件而定,寒冷的地方发得相对较多一点,温热地方发得较少一点。据妈妈讲,俺这地方1955—1959年,每人每年7尺4寸布票,个子小的人还能做件上衣,个子大的人顶多做条裤子。年年捉襟见肘,大家穿得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勤俭节约劳动服。买一双袜子也要二寸布票;咬牙买高价的粗呢裤,还要收半尺口袋布的布票。那布票就越发显出了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1959年,严重灾害时期,风声一天天吃紧,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一半以下,每人每年只发2尺布票,还不够做一个裤衩。因为连年使用布票,大家的家底都掏空了,猛一下又紧到这种程度,人们就感到有点吃不消。那时节,城里工作的干部,每人只有两件褂子:平时是脱了这件换那件;裤子也只有两条:一条单裤,一条棉裤;单裤夏天穿外头,冬天当衬裤穿里头。农村人家,一般没有冬装夏装之分,一年到头只有一套破衣服,冬天做棉衣,夏天取掉棉花做单衣。大人穿着补丁叠补丁的百纳衣,小孩子快十岁了,还光着屁股蛋儿满街跑。文革时期,两年没有发布票,人们的穿衣几乎到了赤贫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1966年夏天,我已经10岁了,总不能老光着屁股在街上跑。妈妈便用自己买鸡蛋攒的两元钱,在商店里卖了六个小花手卷,为我做了一套特殊的夏装,用四个小花手卷做了一件花背心,用两个小花手卷做了一个只能遮羞护丑的小裤头。那花手卷的布料薄的像纸一样,稍不留神就撕破了。穿到十月,花背心烂得东一溜西一片的,当时气温已降到零下,我虽然冻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每天还要穿着烂背心出外拾柴禾,扫树叶,冻得全身发紫,就像刚出锅的烧鸡一样。妈妈实在看不下去,就想办法卖了四个枕巾,在上面用线缝着串了些破布头头和烂棉花蛋蛋,为我做了件特殊的棉衣,穿着它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我高兴得我又蹦又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里有个小伙子出外搞副业,花12元钱卖了条蓝平绒裤子,比现在的人花100万元买个宝马车还荣耀。那小伙子为人好,放着崭新的裤子自己舍不得穿,队里哪个年轻人相亲或结婚就借给他们穿。大哥穿着这条裤子相亲结婚娶来了大嫂,二哥仍然穿着这条裤子娶来了二嫂,结婚第三天,二哥又穿起了他那条补丁叠补丁的裤子,二嫂疑惑地问道:“咱们结婚时你穿得那条新裤子哩?”二哥说:“那是借人家的,还了。”二嫂听后,“哇”地哭出了声。那小伙子的一条平绒裤子为全队骗着娶来了几十个媳妇子。</p><p class="ql-block"> 晚上,盖得被子现在说来叫人脸红,富余人家一家六七口子人不分男女,盖一床被子,大家只能把脚伸到被窝里取暖,身上都盖着自己随身穿得破衣服。贫穷人家,晚上只能盖麻袋片,女娃子依着妈妈的身体取暖,男娃子偎在爸爸怀里御寒。吃饭穿衣困难,生活日用品更是奇缺到了极限。人们拿着购货证到商店里买东西,每户人家一个月一盒火柴,一斤盐,半斤碱,一把棉线,半斤煤油……但到供销社里去买货,售货员总是大眼瞪着小眼说:“货没到。”人们只能怏怏而回。当月不买,过期作废。理论上来说,一盒火柴100根,一个月一家人够用,但实际上火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是次品划不着火。白天老人抽烟要用火柴,晚上小孩子尿床要用火柴。为节约火柴,只好几家子联合起来使用,前十天用你家的火柴,后十天用他家的火柴,每天做饭时,就见小孩子拿着一把把柴草到邻居家去引火种。那年过春节时,远在山西当县官的舅舅来看母亲,带来了2分钱的一盒火柴,全家人高兴不已,异口同声地赞叹:“舅舅权力真大,竟然能搞到一盒火柴。”</p><p class="ql-block"> 一年半载拿着购货证到供销社里买不来半斤碱,妈妈只好把草木灰放在水里泡两三天,澄清后做碱水用。吃盐更是一种奢侈。记得有天下午,爸爸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高兴地喊到:“孩儿们快来看呀,今天爸爸发大财了!”我们兄妹几个不约而同地跑到爸爸面前,只见爸爸从破衣袋里摸出了几粒青盐兴奋地说:“供销社里来了一辆拉盐车,卸过盐后,我在车下捡到了几粒青盐。”全家人高兴得像过大年似的,妈妈烧了半锅盐开水,我们兄妹争着抢着喝,我喝了两碗盐水,那感觉比现在人喝国宴茅台酒的还要兴奋。</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段民谣形象地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风扫院,月照灯,喝得没糊照人影,娃娃光着屁股蛋,大人腰里系草绳。”</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前,有人说:建国几十年,我们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积累了十万亿元的财富。1980年,有位经济学家诚恳地说:那不是积累下的财富,那是全国人民勒紧裤带从口里省下来的钱。一句话说得多少人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普通中国人经历了从到供销社凭票购物到超市选购,再到网络淘宝的消费经历,而这60多年里,人们购物场所的变化也见证了新中国60多年来百姓生活的变迁。</p><p class="ql-block">分享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