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

biangbiang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系统学习,深入理解,运用提升</b></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回顾2021,我的成长之路</b></div> 我是武汉市江岸区数学教研员郑惠庆,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首届优秀教研员、全国课改先进个人。 从教33年,担任教研员工作23年,教学教研业绩突出,执教《10的认识》教学光碟由人教社和陕西音像出版社全国发行,与人教社小数室周小川主任联合主编的电子培训视频《例题解读(三年级上册)》受到全国老师们的好评。 <br> 多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刊物,多篇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多次被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研室、武汉市教科院聘为新课程培训讲师。 2021年我参加了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组织的《特级教师吴正宪“好吃又有营养”儿童数学教育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伴随式共同体研修》的学习活动。历时1年,活动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有很强的前沿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可以帮助自我进一步提升对教育教学的认识。<br><div> 在学习活动中,我明确了要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宗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以单元整合为方法,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为学生建立起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我开展了我的2021年的学习与工作,自我内化并指导老师们进行教学尝试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br></div><div><b> 组织开展小专题研究:</b><br></div> 根据老师们实际教学难点与研究方向需求,我选定了两个小专题进行研究。专题1《估算教学》选点新村小学为研究基地,和校本教研结合组建研究团队,每周一节课集中研讨有关估算教学的问题,推选出优秀课例两节和一个教研论坛《估算那些事》。 专题2《大单元整组下的练习课研究》,结合吴正宪老师伴随式学习班的学习,全年研究大单元整组下的练习课研究,“三优”上课课题和区级教学研究课都是以此研究为重点,在实践中摸索经典案例,推选出典型课例8节,市级获奖案例5篇,尤以三年级上册《笔算加法》为成功案例,本次也总结了研究成果。 <b> 区域性课题研发:</b><br> 积极承担《武汉市小学数学命题与作业设计》活动,组织研发1-3年级原创命题,分两个学期布置全区教师寒假、暑假作业,设计作业一两题,共收集了老师们设计的作业935道题,汇总筛选修改出63道题评为优秀作业。 结合教研活动进行作业讲评,指导老师科学设计作业,2022年准备把目前已评的优秀作业设计挂在教育云空间里,供全区老师学习使用。 <b> 专题报告:</b><br> 我把学习的收获与平时下校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再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做了多场校本教研讲座。<br> “国培计划”湖北省精准帮扶培训——信息技术送培项目(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作了《“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及典型案例分析》的专题报告。 在2021年武汉市小学数学命题研讨与作业设计活动中,主讲《区级命题设计的理念和做法》的专题报告。 赴武汉市黄陂区开展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主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例分析》的专题报告。还下校做了如《估算教学的思考和案例》、《数的认识的教学建议》等专题报告。<div> <b>指导获奖:</b><br> 参加武汉市教科院合作办学,指导老师执教《万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一课的送教活动。<br></div> 在武汉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指导老师执教《三位数笔算加法》一课获得好评。 在武汉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2021年优质课比赛中,指导老师执教《开学第一课》获得一等奖。 在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案例评比活动中,指导4位老师撰写案例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div> <b>本人获奖:</b><br> 在《少年智力开发报》总第6972期发表《百分数(一)同步检测》<br></div> 被中国教育服务中心评比为“共同体第一季“优秀学员” 在2021年武汉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撰写案例《浅谈建构大单元小学主题 探索数意义与运算一致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教学案例》荣获一等奖。 在2021年下半年的教研员工作会议上,大会交流《乘着教研的翅膀——记江岸区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研工作》<br> 学无止境,厚积而薄发。这一年的学习如春风,徐徐吹来,生机勃勃,带来了新的思想,让我和老师们萌发了新的方法,我们的数学教研工作更有活力,更有底气地不断尝新、创新、焕然一新!<br><br><br><br>撰稿制作:郑惠庆

武汉市

教研

教学

数学

小学

案例

指导老师

作业

学习

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