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7年,女儿被清华大学录取,进入中国最高学府读书。</p> <p class="ql-block">我和妻子均资质平平,当孩子被清华大学录取,确实使周围的同事大吃一惊!妻子在上中小学时,在老师的眼中,属于非常笨的学生。而我呢,平时比较木讷,虽心中有数,但表达上却大有毛病。我俩都是比较老实实在的一般人。孩子能被清华录取,实在出人意料之外。但就我们而言,却在情理之中,因为我们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功夫。</p><p class="ql-block">她出生的年代,正是国家号召“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的时代,如果超生,轻则降一级工资,直至开除公职。所以,这个女儿,是我们的“独生子女”。</p> <p class="ql-block">一、胎教</p><p class="ql-block">她是在我们27岁的时候来到身边的,我们那时己经是大龄青年了,她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当然,我们大龄有大龄的好处,那就是知道的世事较多。</p><p class="ql-block">记得妻子怀上她以后,听说多听听音乐对胎儿有好处,妻子就怀着大肚子放音乐给她听。听说增加营养对胎儿发育有好处,我就骑自行车跑几十里地去农村收集了百十多个鸡蛋,还拿出近半个月的工资,买回了一大筐当时还不多见的苹果,供怀胎的妻子享用。</p><p class="ql-block">十月怀胎,女儿呱呱落地,身高1.54米的妻子,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生下了八斤半的女儿,初为人母的妻子,痛苦而快乐着。</p><p class="ql-block">人言说得不错,女儿小小孩童,身体健康,活泼好动,聪明而可爱。记得才2岁半的时候,我们带她去姥姥家,从火车站到姥姥家足有3公里多的路程吧,被我连哄带骗,一路采野花一路打闹,她靠自己的双脚,走到了姥姥家。</p> <p class="ql-block">二、学前教育</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工作单位是农场。妻子在小学当老师,我在场农科站当技术员,那个时候,单位有公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孩子很小(不到两月)就过上了集体生活。每天和众多的孩子们在一起,女儿生活的似乎很快乐,但每到大人下班的时候,她常常趴在窗户上,盼望着我们来接她。许是她比较聪明的缘故,托儿所、幼儿园的阿姨都很喜欢她,常常给我们讲一些她与众不同的如何淘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自然,那时候的生活没有现在富裕。工资不多的我们,依然是听说“鸡蛋补脑”,就给她买鸡蛋,“苹果补营养”就买苹果,“牛奶补钙”就买牛奶、奶粉,总之,只要听别人说的有道理,我们就照做。</p><p class="ql-block">平常时候,每到星期礼拜天休息,妻子干家务,我就陪孩子各种玩,比如看儿童读物的画册,摆积木、野地里采花等等。</p><p class="ql-block">事后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对孩子的心智发育,健康体魄有莫大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三、在学校里</p><p class="ql-block">我女儿五岁半上小学。</p><p class="ql-block">也是听说:一般来说,女孩身体和心智发育比男孩要早一些。女孩早点上学好,长大些想事多时己经完成了学业;而男孩呢,则晚一点上学好,有后劲。所以她较一般孩子上学早。</p><p class="ql-block">由于她个头比较高,而且在家也做了一些学前学习,包括数数,简单的字等,还好,在她入学时,老师顺便考了她一下,又看她的个头,没注意到她的年龄就同意她入学了。</p><p class="ql-block">在女儿上小学、中学乃至高中,她的学习没用我们操心。我们只是按照一个理论来实行的:</p><p class="ql-block">记得我看过一本书,说是苏联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大意是)在一个班级中,从所有学生中找出一个长相平平、学习很一般的学生。要求所有同学,从此以后,都要认为这个同学长的最好,而且学习最好,有问题都要向这个同学请教。试验一年后,这个长相平平、学习一般的同学竟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真的变化成了全班学习最好,最漂亮的女生!</p><p class="ql-block">我说的这个理论,得到了妻子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起码,在我们两人眼中,我家孩子是最棒的!我们也有意无意的让女儿意识到:她自己是最棒的!不想将来当普通工人,就一定要把书读好!</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俩就对她开始了“素质教育”。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参加全市小学生游泳比赛,为学校拿回了三个金牌、两个银牌和两个铜牌,挂在她的胸前照相,甚是得意。</p><p class="ql-block">初高中时,参加省重点校等举办的乐器比赛,一把柳琴拿回若干比赛第一的证书。</p> <p class="ql-block">四、走进清华</p><p class="ql-block">高考前半年,参加了清华冬令营演出,被校方认可,同意按所在省清华最低分数线降50分录取。同时还收到了人大、北理工等校的报考邀请。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她竟然在高考时成了都想争抢的“红绣球”。</p><p class="ql-block">她最后选择了清华。就这样,我女儿被清华大学录取。</p><p class="ql-block">成为她的所在学校、她的柳琴老师、我们两个家族以及我们夫妇俩所在工作单位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