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小学教研室】 莒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陈秀红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2月12日,莒县小学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研讨会在沭东实验学校办公楼四楼报告厅召开。</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县各小学分管数学教学的业务领导、六年级数学教师和骨干教师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线下活动。各学校同时设分会场,组织全体数学教师通过网络集中收看了直播。</p> <p class="ql-block">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是单元和课时备课展讲,下午是课例展示和专家讲座,由莒县教研室的张海花老师主持。</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单元分析 整体架构</span></h1><p class="ql-block"> 莒县第六实验小学备课团队对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单元备课和单元样题分析。</p> <p class="ql-block">  严玉明老师从单元教材分析、单元联系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几方面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解读。</p> <p class="ql-block">  围绕“抓要素认识图形的特征,用转化学习图形的测量”这一主题,基于学情的需要,将单元进行了科学重构,按照“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归类解决问题—复习整理“的教学线索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形成了学生容易理解的、更加系统的知识、方法结构,为有效开展数学结构化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p> <p class="ql-block">   刘春雪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单元评价样题,这是一种“逆向设计”,目的是引领老师们通过样题确定预期结果,“以终为始”地来设计教学活动。她利用作业属性分析表从习题对应的学习内容、难易程度、习题类型和使用方式对本单元的练习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出题意图、解题关键、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对评价样题进行了详细解读。</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五实验小学备课团队展示的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时备课。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对单元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打破了传统的先认识圆柱再认识圆锥的学习顺序,将圆柱的认识和圆锥的认识整合成一课时,围绕“抓要素”这一核心方法引导学生对两种图形进行对比,自主建构概念,这一设计可谓是“匠心独具”。</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三实验小学备课团队展示的是《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课时备课。她们基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制作茶叶筒需要多少材料?”这一真实问题,借助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研究经验,驱动学生参与分析、操作、抽象、概括、建模等层级活动,通过多种感官协调运行,逐步完成多种表征的思维构建。</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和莒县青岛路小学备课团队分别展示了《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问题》,她们紧紧围绕“转化”这一思想方法线,借助六年级上册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规则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经历“图形转化——寻找关系——推导公式”的探究过程,将图形的测量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形成了更高层面、更宽视野的学习方法结构。</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莒县第二实验小学、莒县青岛路小学通过对教材上习题的深刻解读,结合本单元知识内容,把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进行归类重构,形成一组组有联系的题组,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模型,实现了做一题、会一串、通一类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备课团队展示的是《单元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郑秀梅老师结合习题属性汇总表对教材中的复习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老师们对习题的设计意图和使用方式有了清晰的认识。然后郑老师又详细介绍了两节整理复习课的设计思路和学习活动安排。整理复习课是一直困扰老师们的教学难题,郑老师的分享令老师们拨云见日。</p><p class="ql-block">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点评引领 总结提升</font></h1>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首先肯定了各备课团队乐研究的热情、会研究的智慧、真研究的态度。她指出:只有通过教师有结构的教,才能让学生实现有关联的学;无论是单元知识结构的建构,还是单元方法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对单元知识、方法间内在关联的把握。她要求老师们一定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单元整体目标的高度去挖掘教材,并依据学情将单元知识进行整体架构,将整体目标分散到课时内逐步实现,改变以往课时教学目标碎片化问题。</span>做到研究一课、上好一课,实现“一课通,课课通”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点评再一次引发了老师们对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考和探索。</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课例展示 方法统领</font></h1>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节课由莒县第五实验小学的王孝峰老师为大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首先从生活中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入手,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建立起圆柱和圆锥的表象。接着借助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经验,放手让学生从面、高两个要素合作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不仅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特征,更从联系和运动的角度让学生感悟圆柱和圆锥这两个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还设计了快速转动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运动的角度感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设计合理巧妙,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逐步深入,思维层层进阶,课堂充满生机和灵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单元整理复习课,本节课采用教师体验式上课的方式进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孙常军老师和全县各协作区的老师代表一起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孙老师通过前置研究让老师们用思维导图把《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梳理出来,并在思维导图上表示出单元知识的横、纵向联系。</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孙老师幽默风趣地引导“学生”不断完善知识内容的的梳理,并打通了单元知识间、跨单元知识的紧密联系,构建了本单元知识的网状脉络,帮助学生形成了本单元完整的知识和方法结构。</p> <p class="ql-block">  在练习环节利用小学阶段立体图形测量知识的联系建立了直柱体体积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模型灵活解决了相关实际问题。</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课例点评</font> </h1>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日照市群组成员孙彩春和于宗迎两位主任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们认为课堂最精彩之处在于打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方法的联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经历了把知识由厚学薄,由薄变厚的过程,课堂有深度,更有温度。</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专家讲座 明方向</font></h1> <p class="ql-block">  报告之前,张老师用“联、类、变、简”四个字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p> <p class="ql-block">  接着,张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从什么是数学结构化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结构化的教学和怎样进行数学结构化教学三个方面解读数学教学如何抓住关联,促进单元结构化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最后从提高备课实效性、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作业设计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四个方面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研路有痕 仰之弥高</span></h1><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张海花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数据调查,基于一线教师的教研需求,确定本次研讨活动的内容。</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精彩背后——夜以继日 深耕精研</span></h1><p class="ql-block"> 为了给全县数学教师呈现单元备课具体的方法引领,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张海花老师组织县直七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假期里进行了多次集体研讨。</p> 跟踪指导,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反复磨课 ,立足学情</p><p class="ql-block">  设计,因单元而厚实;课,因磨而精彩;备课,因集体而互惠;单元,因结构而灵动;教学因教研而更成长!</p> <p class="ql-block">几易其稿,精雕细磨</p> <p class="ql-block">  一次展示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为了准备这次展示活动,各学校备课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探讨。</p> <p class="ql-block">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数学学科的单元整体备课理清了思路。相信在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下,全体小数人的共同努力下,改变固有思维模式,一定会改变碎片化的教学现状,运用结构化的教学理念也一定会在更多的数学课堂上扎根、开花、结果。让我们携手共研,奔向莒县教育的明亮那方!</p> <p class="ql-block">线上学习也精彩……</p>

单元

备课

莒县

教学

圆柱

老师

图形

小学

圆锥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