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六章,下篇)

Lancet430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六章 建设国家(下篇)</font></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春,全国范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了,各个单位都开始动员群众,检举揭发反动言行。在上海军医大学,有两位大学者——张鹏翀教授和张维教授——因为在新社会里的一些不适应,发了一些牢骚,被当做反动言论给揭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鹏翀教授我们之前多次提到,乃是知名的药物学家,也是中央军医学校和国防医学院的老教官了。而张维教授在加入军医大学之前,担任的是上海卫生局局长,是名望崇高的公共卫生学家。他和李振翩教授一样,还是毛泽东主席年轻时代的湖南老同学。</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张维教授(左一)是毛泽东主席年轻时代的老同学,后来加入第二军医大学,是最早的几位一级教授之一。</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这两位来自旧社会、出身国民党阵营的学者,因言获罪,被军区保卫部门拘留,并押往南京。陈毅听说后,出手干涉,叫军区放人,把他俩送回了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纳百川、国际视野,向来就是成就一所医学院辉煌的基本要素。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里,军医大学的兴与落,也无非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验证着这个办学真理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被改名为“中央军委上海军医大学”,校名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惜这块牌子只挂了不到一年,就在1951年7月9日,再一次更名为“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了,新校名是由舒同题写的(用的就是你们很熟悉的那个舒体字)。</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由郭沫若题写的“上海军医大学”校名</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第二军医大学成立之初,只有一所附属医院——就是当初由联勤第二总医院改编过来的那所。此刻,她也有了自己的对外名称——上海长海医院。这所医院在1996年的时候,又分拆出了一个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那是后话了。<br><br><br>那么,作为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上海长征医院”,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br><br><br>我本人是长征医院培养出来的,期间也曾经在长海医院实习过一段时间。从大学时代起,我就一直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两所医院,在“气质”上的一种很大的不同,多年来,想描述又一直描述不明白。<br><br><br>过去,我把这种气质差异,归因于两所医院所处的地段不同——一个是紧靠学校本部,直到1990年代还属于偏僻市郊;另一个则是在灯红酒绿的南京路上。<br><br><br>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90年代末的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左,长海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右,长征医院)</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50年代的第二附属医院(也就是后来的长征医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源自“德日系”学脉的、具有德国血统的医疗机构(当然了,今天的长征医院,已经不那么德味了)。在这所医院身上,几乎浓缩了同济大学的半部历史。<br><br><br>今天的中国,有三种医院,或是用着“同济”的名字、或是与“同济”这个牌子有着难以割裂的渊源,我们姑且称它们为:真同济、假同济、半同济。<br><br><br>真同济,指的是在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过程中,被从上海迁往武汉、历经数次校名变更、今天依然还活跃在汉口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这是原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正宗衣钵传人、学脉延续。<br><br><br>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半同济”,就是第二军医大学的这所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她位于今天上海的凤阳路——在一百多年前,这条路叫“白克路”(Burkill Road),医院的名字,则叫“宝隆医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一个多世纪前,位于上海公共租界白克路(今凤阳路)上的“宝隆医院”——这里是后来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乃至国立同济大学的发祥地。</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883年,德国海军的一条“伊尔底司”号炮舰开到远东,驶进了黄浦江。舰上有一位随船大夫,名叫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br><br><br>他在军舰停靠上海期间四处漫游,看到的,是一个东方民族疫病丛生、医疗缺乏的悲惨景象。他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辞去了海军的职务,在这座城市呆了下来,边给人看病,边设法建一所医院。<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国立同济大学的前身——同济德文医学堂及其医院的创始人埃里希·宝隆(1862~1909)</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899年,在当时德国驻沪总领事的支持下,宝隆得到了虞洽卿、叶澄衷等沪上中国富商的资助,在苏州河附近的白克路上,开了一所20张床位的医院,收治各种病患,不分国籍肤色,对中国人敞开大门。<br><br><br>由于宝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很快就在沪上民众里传开了优良的口碑。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大宝医生”(Da Bo Issang);他的德国同胞也开始使用这个叫法,称他为“大好医生”(Groβer Guter Arzt);英美移民则称他为“Cutey-Cutey博士”(“CUT”一词的昵称)——因为他开了很多刀。<br><br><br>一家小小的医院,并不是宝隆的梦想所在,他始终盼着能再建一个医学堂。在他的心目中,这家医学堂应该是完全“德国式”的,用德语教学、使用原汁原味的德国教育方法——在当时上海的租界范围内,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都已经把他们本国的医学校在上海“克隆”了起来。德国人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30年代宝隆医院(同济医院)的处方笺</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宝隆制定了一个为中国人设立一所“德国医学堂”(Deutsch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的计划,并在德国国内争取各种资源。<br><br><br>1907年,宝隆从柏林回到上海,租下了医院对面的白克路23~25号空房,办起了一所德语预备学校,作为这个“德国医学堂”的预备班——因为当时的上海,一下子还很难找到能接受德语授课的中学毕业生。<br><br><br>同年10月1日,宝隆筹备已久的这个医学堂也正式启动了,她与德语预备学校合称为“同济德文医学堂”——这也就是今天的同济大学的源头。<br><br><br>“同济”二字,其实就是德语“德意志”(Deutsch)一词的中文谐音。在上海,她被中国人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含义——同舟共济。<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白克路上的同济德文医学堂。</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08年,宝隆医生患上伤寒,病逝在上海,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给医院命名——“宝隆医院”。<br><br><br>两年后,因为白克路的地皮紧张,同济德文医学堂被迁到了今天的复兴中路、陕西南路口西南角,还加设了工学堂。由此,学校改名叫“同济医工学堂”,但宝隆医院依然还在老地方,依然还是学校的教学医院。此刻,她的名字正式改成“同济医院”。<br><br><br>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德国战败的缘故,同济校产被北洋政府收归国有。1927年,她正式升格为国立大学,是当年中国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搬迁后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在1910年的场景,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增设了工学堂,逐渐发展成同济大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30年国民政府实施的“大上海”计划里,有一个重要的建设项目,就是位于江湾地区的“上海市立医院”(也就是后来的国防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校址)。这所“市立医院”,从开张的那一天起,就是由民国上海市政府与同济大学共建的。<br><br><br>当时同济医院的医生和专家们,在上海市立医院兼职行医、开展临床带教,往来于租界与江湾之间——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淞沪抗战爆发为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27年航拍的上海白克路一带街景。图中飞机下方的最高的那栋建筑,就是同济医院的病房大楼,今天它是上海长征医院的骨科病房楼,也是我多年学习、科研过的地方。</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再走近一些看,这就是当时这座医院建筑的样貌:楼高三层,庄重美观。至于今天还矗立在凤阳路上的骨科病房楼,已经不再是这个模样了,楼加盖到了七层,但骨架还是1920年代的那个。</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大员们硬是把医院改名为不伦不类的“中美医院”(中美亲善友好),不情不愿地将其交还给了国立同济大学(这一举动的背后,依然深藏着“德日系”与“英美系”的理念之争)。<br><br><br>虽然“中美医院”这个名字不那么“德味”了,但在医院的学术氛围上,依旧还是浓浓的德国风。从1920年代起,这所医院内部就一直保留着德文书写文档、德文病例讨论、甚至定期出版德文的院内学术刊物的传统。<br><br><br>抗战胜利后,从德国回来的屠开元(骨科)、过晋源(内科)等名家齐聚于此。“中美医院”的院长林竟成,本职其实是当时的国防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是因为同济出身的缘故,才兼任“中美医院”的院长。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八年抗战结束,屠开元教授完成了“红十字救护总队”的使命之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国立同济大学,并在医院担任外科的领导工作,这里有他无比熟悉的德式医学氛围。</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因为这些千丝万缕的学术血脉联系,在当时,同济和国防医学院两个系统之间的人员交流、专家兼职、互相代课,是非常普遍的。就连国防医学院的专家想跳槽(通常是“德日系”的专家,例如李承祜教授),同济医学院也往往是他们的首选。<br><br><br>到了上海解放后的1951年,同济人痛恨的那个“中美医院”名字,终于被改回了“同济医院”原名,依然还是在当年的那条路上。只不过,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高校院系调整,就要降临到同济大学的头上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林竟成(1907~1987)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医学家、医院管理专家。曾任国防医学院附属总医院副院长、国立同济大学附属医院院长,1952年后随同济大学医学部迁往武汉,参与组建新的同济医科大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关于中国1952年的这次高校院系调整,后世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无权加以评说。不过对于此时已经拥有五个学院(理、工、文、法、医)的同济大学来说,其工科院校的全新定位已经确定,学校难以逃脱被肢解的命运。<br><br><br>从1951开始,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医学部分,就开始陆续往武汉迁,并在那里改建成专门的医科院校。这个调整和搬迁过程,一直持续到了1955年才算尘埃落定。<br><br><br>原本在上海同济医院工作的众多专家教授们,因为家庭、事业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去了武汉(例如原国防医学院的林竟成等)、有的留在了上海(例如屠开元、李宝实、张涤生等),有的则在沪、汉两地间往返了数年之久(例如裘法祖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裘法祖(右一,1914~2008)夫妇与吴孟超院士在一起。裘法祖学自德国,娶了德国夫人,教在同济,是吴孟超院士一生仅认的两个老师之一(另一个是郑宝琦教授)。</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和屠开元教授一同留在上海、并加入军医大学的同济医院教授李宝实,是中国现代耳鼻喉科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div><br><br>李宝实的老家在东北,青年时代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回国的时候,正赶上“九一八”事件之后的伪满洲国“成立”。于是,他出去深造的时候还是中国人,回来以后却成了亡国奴。<br><br><br>这时发生了一个著名的“李顿调查团”事件。简单地说,就是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先是不抵抗,又将日本人的侵略行径和炮制伪“满洲国”的事告到了国际联盟,指望列强出面。日本人则在国联百般抵赖。</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李宝实教授(1900~1987)是中国耳鼻喉科的泰斗,一生著作等身,在中国首创了很多全新的术式。</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国际联盟派了英国人李顿勋爵率领的调查团来到中国的奉天(沈阳),调查日军侵华和“伪满洲国”出炉的经过。但日本人将整个东北控制得密不透风,哪里会让国联调查团接触到一丝一毫的真实情况?<br><br><br>却说沈阳城里有九位爱国知识分子(史称“九君子”),自发地、秘密地组成了一个“国联外交爱国小组”。他们在日本人的严密监控下,冒死收集关东军的侵略罪证。这“九君子”里面,就有年轻的耳鼻喉科医生李宝实。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年轻时代驰骋于冰上的时尚潮人李宝实医生</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李宝实他们四处奔走了四十多天,或是爬到日军司令部附近的民房顶上偷偷拍照、或是趁夜偷偷揭下日军张贴的告示、或是掏腰包贿赂伪政府的工作人员……<br><br><br>这九位医生、银行家、学校老师们,凭着无师自通的间谍本事,搜集到了几百份珍贵材料,齐心协力将其整理成一份厚达400多页、图文信息量巨大的英汉双语的法律文件。<br><br><br>九君子在文件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真实姓名,用蓝缎子面料制作了控诉书的封面,并在上面,用红丝线绣上了“TRUTH”(真相)一词,随后,艰难地将其转交给国联调查团李顿勋爵。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名列沈阳“九君子”、为国联调查团提供了关键证据、揭露日军侵略罪行的李宝实医生。</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李宝实等九君子的“TRUTH”证据书,为国联后来公布的调查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揭露并谴责日军侵华罪行,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尽管国联调查团的这些证据,丝毫不能改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现实,但也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彻底袒露于世界的面前。<br><br><br>国联调查报告披露后,李宝实被日本宪兵诱捕,在狱中被毒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头发也被揪掉了一大片。但李宝实抵死不招,也没有指认任何一个同胞。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日本人只得将其释放。<br><br><br>李宝实教授在整个抗战期间流亡各地,在此过程中,他在中国首创了“扁桃体挤切术”这一术式。在他八十多年波澜壮阔的生涯中,李宝实教授编写、翻译了海量的著作,其中仅《耳鼻喉科全书》就有7个分册,400多万字。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48年同济大学附属中美医院的全体医师合影。前排右三为陶桓乐教授(毛泽东主席医疗小组组长)、右四:屠开元教授、右五:李宝实教授;左三:裘法祖教授;居中穿军装者,为院长林竟成(时任国防医学院附属联勤总医院的副院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87年1月,八十二岁的李宝实教授写了一篇小小的综述《扁桃体切除术的历史》,还没发表,就溘然长逝了。他将自己的遗体,最后捐献给了科研教学之用。<br><br><br>再说同济大学医学院被分拆、被内迁的同时,为了加强军队创伤和急救的人才培养,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在1955年10月1日颁令,由第二军医大学成立了一所“上海急症外科医院”,地点在今天的汉口路,聘请了原同济医院的屠开元教授担任院长,麾下则是一大批留在上海的原同济医院员工。<br><br><br>四年以后,这个“急症外科医院”完整地搬进了上海同济医院的凤阳路院区、并吸纳了留沪的同济专家和职员,成为第二军医大学年轻的第二附属医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位于上海汉口路上的“急症外科医院”,只存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今天,年事已高的老底子上海老城厢居民,或许还记得这家医院的存在。</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在1966年文革爆发前夕,这所医院的一个全新的名字——“长征医院”——与上海市民见面了。<div><br><br>由于原同济医院留给长征医院的这些资深专家、医务人员、以及他们所坚持的德国医学传统,使得长征医院在血统上,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浓的德味烙印,历经半个多世纪,才渐渐暗淡。<br><br><br>这就是她与另一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国防医学院附属总医院)——所迥异的地方,也是我戏称其为“半同济”的原因所在。</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90年代初期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的病房建筑,现在已经荡然无存。那个时候还没有南北高架、也没有高楼大厦,站在病房楼的高层,可以俯瞰上海的天际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长征医院于我而言,是一个充满回忆和情感的地方。我所学习、成长过的骨科大楼,恰好又是当年同济医院遗留至今的最老的一栋病房(建于1923年),现在已经换上了全新的外壳。我读硕士期间,集体宿舍所在的大楼,则又是当年汉口路”上海急症外科医院“的所在,尽管那里后来已是面目全非。<br><br><br>七十多年过去了,十里洋场依旧,东方明珠焕新。而1949年、以及之后几个年头里所发生的这些大融合、大嬗变,塑造了后来的几代像我这样的人。<br><br><br>无论走到何方,我们这些学子血脉深处的基因,早已在那个时刻、甚至更早的岁月里,就已刻下。<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敬请期待下一章:曲折年代</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