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是位抗日老战士,此文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p> <p class="ql-block">父亲王凯,安徽省宿县褚兰镇人。1922年出生,1938年入伍,1941年入党。历任战士、政训员、文化教员、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及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其塔木战役、平津战役、沙市渡江战役、湘西剿匪战役、抗美援朝一、二次战役和汉江守备战。</p><p class="ql-block">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1981年离职休养,2006年2月病逝。</p><p class="ql-block"><br></p> 01 戎马一生 1943年,时任八路军日(照)北县武工队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div><br></div> 1944年,时任山东八路军新111师666团4连指导员。<div><br></div> 1948年12 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4师炮兵营教导员。<div><br></div> 1952年,时任志愿军第38军114师保卫科科长。<div><br></div> 1955年,时任陆军38军114师342团政治委员。<div><br></div> 1968年,时任吉林省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div><br></div> 02 南征北战 <div>1938年5月18日萧城沦陷,随后日军占领了宿县褚兰。<br>1938年11月,父亲满怀报国志加入了<font color="#ed2308">萧县常备大队</font>,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时年16岁。</div><div><br><br></div> 1939年3月,中共萧县中心县委成立了萧县常备总队,常备大队编为<font color="#ed2308">萧县常备总队第5营</font><font color="#333333">,</font>简称“萧5营”。<div>父亲随编成为萧5营1连战士。<div><br></div></div> 1939年春夏之交,萧5营在皇藏峪山区伏击了日军,击毙日军二人、击伤多人,缴获轻机枪一挺。<div><br></div> 不久,萧5营在孤山煤矿至萧县城之间公路上伏击了日军,击毙击伤日军数人,缴获汽车三台和一部分军用物质。<br>1939年秋,父亲在家乡最后一次参加了张山集伏击战。<div><br></div> 1940年5月,萧5营在皖东北,编入<font color="#ed2308">苏皖纵队1团</font>。<div>父亲时任苏皖纵队1团1连文化教员兼做司务长。<br></div><div><br></div> 1940年10月,苏皖纵队1团编为<font color="#ed2308">陇海南进支队</font>。<div>父亲时任陇海南进支队1团8连的文化教员。他们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动员青年参军打鬼子保家乡, 足迹遍布了沭阳西南的大部分农村。</div><div><br></div> 1941年2月,陇海南进支队1团改编为<font color="#ed2308">新四军3师9旅25团。</font><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div>1941年初,父亲进人<font color="#ed2308">新四军盐城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音乐系</font>(简称”华中鲁艺“)学习。<br><br></div> <div>1941年春季,父亲在华中鲁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r></div><div><br></div> 1941年8月,鲁迅艺术学院结束办学,父亲分<font color="#333333">到</font><font color="#ed2308">淮海区新四军独立旅</font><font color="#333333">任政治部宣传科干事。</font><br><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 1942年春节后,父亲调入<font color="#ed2308">抗大一分校敌工队</font>学习。<div>敌工队是山东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为部队培养敌军工作干部而专设。<br></div><div><br></div> 1942年8月,反扫荡开始,杨大易大队长率领军事队、政治队、敌工队和115师机关炮连等单位转移。<div><br></div> 反扫荡中,父亲曾驻扎在敌占区的蒙阴县抱犊崮山区。<div><br></div> 1942年11月,为巩固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打通与胶东根据地的联系,抗大各学员队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收复甲子山战役。<div><br></div> 1943年3月学习圆满结束。父亲分配到<font color="#ed2308">新111师政治部</font>敌工科任干事。<div>师部驻地五莲县老君堂村。</div><div><br></div> 1943年7月,新111师在八路军主力13团的配合下,打进日(照)莒(县)公路以北山区。在街头战斗中消灭了姜立川顽军,解放了五莲山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日北县抗日民主政府。<div><br></div> 1943年秋,<font color="#333333">新111师</font>成立了<font color="#ed2308">日北武装工作队(日北武工队)</font>。<div>父亲时任日北武工队指导员。武工队在中共新111师工委和师首长的直接领导下,以其独特的作战方式,活跃在黄海之滨和日北山区,扎根广大群众之中,战斗在敌伪军的盘踞地。</div><div><br></div> 1944年1月,日北武工队协助老6团的勇士们一举拔掉了石沟崖据点,汉奸朱信斋落入人民法网。<br><div><br></div> 老6团即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6团,即滨海军区6团。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人民习惯称呼这支部队为“老6团”。<div><br></div> 日照县黄墩区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军民同庆”杀朱过年”。<div><br></div> 1944年7月,武工队协助主力部队,拔除了日照西北山区的万家坪据点,“讨李(汉奸李永平)战役”取得胜利。<div><br></div> 日北武工队在捣毁腰里敌据点后,每人获得一辆自行车,这支“机械化”小分队可以快速地驰骋在日北的宽阔滨海平原上了。<div><br></div> 武工队在日北纵行千里,历尽千辛,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扩大巩固了日北的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和开展对敌斗争的工作中,做出了让师首长满意的成绩。<br><div><br></div> 1945年4月新111师改编为<font color="#ed2308">滨海支队</font><font color="#333333">。</font><div>父亲时任滨海支队666团4连指导员。滨海支队从山东省五莲山区迅速北上,途中攻克胶州县城,在胶南县藏马山区一带,继续打击日伪军。<div><br></div></div> 1945年8月,以滨海支队为基础组建了<font color="#ed2308">东北挺进纵队1支队。</font><div><div>父亲时任东北挺进纵队1支队666团4连指导员,在渤海之滨滦家口海岸,随万毅将军乘船渡海进入东北,部队在兴城登陆。</div><div><br></div></div> <div></div><div>1945年12月,1支队改编为<font color="#ed2308">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19旅。</font><br>父亲任19旅政治部保卫和民运股长特派员。<br></div><div>1946年8月,19旅改为<font color="#ed2308">东北野战军1纵3师。</font><br>父亲时任1纵3师9团2营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四平攻坚战。<br><div><br></div></div> 1947年3月1日,父亲所在3师9团2营中的5连3排,在“长春附近的九台”执行侦察任务中,俘虏了美军少校克林士和上尉贝克。“九台事件”揭露了美蒋假和平的骗局,被写进了毛主席著作《别了,司徒雷登》,这是5连3排的光荣,更是2营9团和114师的光荣。<br><div><br></div> 1948年11月1日,1纵3师9团改编为<font color="#ed2308">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114师342团</font>。<div>1948年11月12日,沈阳宣告解放,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div><div><br></div> <div>改编后,父亲调<font color="#333333">任38军114师炮兵营教</font>导员。</div><div>1948年11月26日,部队夜行晓宿,向平津方向隐蔽前进。</div><div><br></div> 1949年1月14日,天津战斗结束,父亲所在炮兵营的2连,荣获38军党委授予的“三好连队”的光荣称号,赢得“打得好、纪律好、团结好”锦旗一面。<div>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div><div><br></div> 1949年8月,父亲时任38军114师供给部副政委。<div>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父亲在南下的行军路上,战士们的脚步伴随着共和国的礼炮声向前进。<br></div><div><br></div> 广西战役后,父亲随38军114师从广西田东县驻地奉命进军滇南,经百色、剥隘、砚山及文山等地,在蛮耗一战后,从越南老街北面沿红河北岸继续西进。<br><div><br></div> 1950年4月,父亲时任114师340团任政治处主任,驻地安化县。全团分布在近百里战线上,分散进入深山老林,执行剿匪任务。<br><div><br></div> 1950年8月,父亲时任38军政治部保卫部1科科长。<div>“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援助朝鲜兄弟民族的解放斗争,保卫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利益,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为消灭共同的敌人,争取共同的胜利而奋斗......"<br>这铿锵有力的志愿军誓言,如滚滚惊雷,震憾着共和国的大地,激励着38军的将士们奔赴朝鲜战场,誓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血战到底!<br></div><div><br></div>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38军发挥了优良的战斗作风,以迅速的行动赢得了辉煌的战果。<div>12月1日,彭德怀总司令在通令嘉奖电文的结尾,提笔写下了“三十八军万岁”。这是38军全军将士的光荣,也是全体志愿军的荣耀。</div><div><br></div> 1951年2月,父亲奉命带领河南省军区独立团1500名士兵,作为38军首批补充兵源,从五龙背乘火车出发,通过鸭绿江铁桥过新义州后停下。<div>寒冷的冬天,白雪茫茫,战士们开始用一双铁脚板去丈量异国的土地。<div><br></div></div> 父亲带领着1500名河南士兵,昼宿夜行20多天,到达了北汉江防御作战的前线,全团无一减员。<div>战后,父亲曾多方打听寻找这些河南士兵,却无回应。他常含着眼泪对我们说:“这些河南士兵好啊,他们应该是都牺牲了......”<div><br></div></div> 1952年10月,父亲进入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工作系学习。<div><br></div> 父亲获得的预科文化学习结业证书和军事政治专业毕业证书。<div><br></div> 1954年12月,父亲任38军114师342团政治委员。部队驻地吉林海龙。<div><br></div> 1958年4月,任38军113师炮团政治委员。部队驻地吉林山城镇。<br><div><br></div> 1959年6月,任38军政治部保卫处处长。部队驻地吉林通化市。<div><br></div> <div>1962年,父亲时任吉林省军区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br>他在工作中发挥了老文艺战士的特长,营造了良好的部队文化氛围。<br></div><div>部队驻地长春市。</div><div><div><br></div></div> 1964年,时任吉林省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div>父亲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十七年直到离休,为部队后勤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和国防“三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div><div>晚年,他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他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不断地与病魔进行斗争。</div><div><br></div> 03 军人荣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7120)</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级解放勋章(44482)</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240151)</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勋章证书</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解放东北纪念</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北解放纪念</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解放华中南纪念</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解放西南胜利纪念</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美援朝纪念</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美援朝</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立勋章</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周年</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h3><div><br></div> 04 笔耕不辍 <div>《忆流年》的书稿是父亲离休后,一字一句伏案写出来的,以父亲的文化程度,能写成小说体的回忆,实则不易。虽然稿中文字不够精美,词句不够华丽,但字字掷地有声,句句灵动有情。父亲是用心用情写下了一生之中,最能触动自己的那些刻骨铭心的人和事。<br></div><div><br></div> 捧起父亲的厚厚手稿,当我们未翻阅时,它和你同归于寂,当我们开始阅读时,它与你一起清晰,原来那个世界并不在我们的心外。<div><br></div> 第一章,父亲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陇海线上的众多小故事。<div><br></div> 日北武工队的战斗生活让他一生难以忘怀。<div><br></div> 第二章,父亲随万毅将军乘船渡海挺进东北,他参加了四战四平、三下江南、辽沈会战、解放天津、沙市渡江、湘西剿匪等战役。<div><br></div> 第三章,父亲随38军赴朝作战,参加了第一、二次战役和汉江守备战。率领1500名河南士兵昼宿夜行,全员到达朝鲜前线。<div><br></div> 第四章,父亲写下了晚年的亲情、友情和与病魔做斗争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耄耋老人具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触摸到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真挚厚爱。<div><br></div> 第五章,收录了他人及子辈孙辈对父辈祖辈的深深怀念。生逢盛世,吾辈当自强,不忘初心,不负韶华时光。 <div><br></div>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整理修改文稿时,常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和父亲是在隔空交流。一个个字符,在我们的指尖下跳跃。一句句对话,在我们的屏幕上成行。一段段故事,让我们在心底起敬。</p><p class="ql-block">在纪念父亲诞辰百年之时,父亲的文稿终于整理成书。翻开《忆流年》,父亲并没有远行,他永远和我们同在。</p><p class="ql-block"><br></p> 05 亲情无限 <p class="ql-block">1952年4月28日,父亲和母亲在北朝鲜龙源里举行了婚礼,婚宴上有朝鲜的打糕和白米酒。</p><p class="ql-block">母亲毕业于中南军政大学,结婚时任38军114师政治部收发。</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是防空洞也是他们的新房。</p><p class="ql-block"><br></p> 1952年4月27日,结婚申请经38军政治部组织科批准。<div><br></div> 1952年9月,父亲和母亲回国后,在38军留守处驻地铁岭补拍了结婚照。<div><br></div> 2002年5月,我们在长春香格里拉酒店为爸爸妈妈举办了金婚庆典。<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口之家(1954年于南京)</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家福(1963年于长春)</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家福(1971年于长春)</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家福(1973年于长春)</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家福(1974年于长春)</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家福(1985年于长春)</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庆节(1997年原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节(1999年于长春香格里拉酒店)</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八十大寿(2002年长春国贸饭店)<br></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节(2004年)</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分享了父亲的光荣,这也是父亲生前和我们的最后合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5年10月)<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06 深切怀念 弟弟和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家教”。<div><div>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但并没有感到什么特殊的溺爱,为人正直,不占别人和公家便宜都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div><div>1969年我14岁被送到部队当兵,离家时父母没有给我带任何东西。但刚到部队不久,每个月我都按期收到父母寄来的一本《红旗》杂志(1988年更名《求是》杂志)。 <br>虽然那是一本只有几十页厚的普通杂志,但在紧张的部队生活里,挤出时间从那有限的文字中,也让我读出了对父母不同于他人的一丝敬佩!从中我或多或少也汲取了一些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br>我就是靠着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让我1977年恢复高考后,轻松地走进大学的校门。<br>家庭文化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庆幸能出生在这样一个革命家庭,感恩来自父母无尽地关爱和精心的培育,特别是那些无形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一生!<br>我的父母是普通的人,但我可以认真地说:此生能成为您的儿女,我幸福,我骄傲!<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1年11月)</div></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大妹和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陪伴”。<div>有一种幸福叫做陪伴,我很幸运,能在爸爸身患癌症后的16年里,陪伴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度过了那段刻骨铭心的5000多个日日夜夜。</div>小时候,家里有一大箱子少年儿童读物,那是爸爸妈妈给我们提供的精神食粮。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和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三毛今昔》是我不识字时的最爱,那些生动可爱的画面,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识字后,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少年读物,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div> 15岁那年,我光荣入伍,随后提干入党直至退休。我的每一点儿进步,都能得到爸爸妈妈的注目,都能赢得他们的微笑。<br>爸爸在世时,我经历了一次大手术。术后第二天,年近八十岁的爸爸,在家人的搀扶下,拄着手杖步履蹒跚地来到病房,站在我的床旁拉着我的手,用他的脸贴着我的脸说:“孩子,受苦了,坚强点,过几天好了我们就回家养着。”爸爸总是在我最脆弱的时候,为我撑起一把能遮风避雨的伞。<br>在爸爸诞辰百年之际,我打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我知道您特别爱干净,我还想扶您泡澡,帮您搓背,给您剪指甲,等着您那满意的一笑,再用轮椅推着您在暖阳下散步。<br>亲爱的爸爸,您永远活在我心中。</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1年11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二妹和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爸爸,我想你”。<div>爸爸,我想您,当您离开我的时候,我在心里对您说:“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div>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我看到了父亲厚厚的回忆录手稿,即决定把手稿电子版。 <br>我一边默读一边轻敲键盘,就像听父亲讲述那些岁月留下的往事。<br>在父亲20余万字的手稿陪伴下,我度过了难忘的日夜。我随年满16岁的父亲战斗在陇海线上,像一个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战士一样抗日救国。我随父亲乘船渡海挺进东北,在四战四平、三下江南、辽沈会战、解放天津等战斗中埋葬了蒋家王朝。我随父亲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万岁军”的美名威震四方。我随父亲奉命回国带着1500多名河南士兵入朝,为部队战斗补充兵员,一路颠簸,一个都没有少,全部分到各个连队,战争结束后,这些河南士兵却音讯全无。父亲难过的说:“他们可能都牺牲了!”我随父亲走在人生的夕阳下,他的刚正不阿,他的坚强豁达,他的暖暖亲情,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br>打字中,我时常泪水涟涟,父亲用朴素的语言写下了人间最感人的真情。在纪念父亲诞辰百年之际,我们怀着深深的思念,再次打开父亲的文稿将其编辑成书。这些文字,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他的孩子,我们感到光荣,感到骄傲和自豪。<br>亲爱的父亲,您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1年11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小妹和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两毛钱的故事”。<div>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亲宠爱和呵护的小女儿。</div>小学三年级,一天放学回家,我手里拿着同学给的一张印有**单位的办公用纸,兴高彩烈地跑到爸爸面前说:“爸爸,你明天也给我拿些这样的,带着**军区字样的红色字样稿纸好吗? 我也要拿到学校用它写作文。”<br>爸爸没有回答,他在挂着的军装口袋里摸索了一下,随即拿出了两毛钱,一边递给我一边说:“你拿着钱去五商店买本稿纸用吧。”<br>这时他又接着说:“稿纸是公家配给我们办公用的,我不能拿公家的东西给你们私用,公家的东西就是公家的东西,不能占为私有,要从一点小事上做起。还有,就是不要和同学们攀比,记住了吗?”一直生活在爸爸溺爱中的我,第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目的没达到,还被上了一课,当时十分羞愧。<br>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心中感性的爸爸升华成理性的父亲。每当想起这两毛钱的事,我都会从心里感激我的父亲,正是他用这种特殊的爱,教育我端正世界观,也正是他以廉洁奉公的做人准则,严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着我的人生道路。<br> 有人会觉得你是在小题大作、自恃清高,但我觉得,人不一定要富有或伟大,也不一定要功成名就,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动之中,根植在灵魂深处。<br> ( 2021年11月)<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大外甥女和我的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忆我的姥爷”。</p><p class="ql-block">转眼间,姥爷离开我们已有16年了。我是初中一年级,开始和姥爷、姥姥住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姥爷是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风度翩翩、清瘦但有点霸气的老爷子。姥爷的晚年,虽然被可恶的病魔缠身10年有余,但是从未在姥爷身上感受到丝毫的恐惧和胆怯,姥爷不畏惧、不退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让我一直砥砺前行,为了达成目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姥爷曾用他那安徽标准普通话,教我和妹妹们唱过一首歌:“黄桥烧饼黄又黄唉,黄黄的烧饼慰劳忙……”小时候,我一直不太明白,那么多好听的歌,姥爷为啥偏偏教我们唱这一首,难道是因为姥爷偏爱美食?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四军部队中广泛流传的一首歌唱老百姓的拥军歌曲。</p><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家里的春晚。我和妹妹们既是策划,又是主持人和演员。《志愿军战歌》《小拜年》和大秧歌,是我们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姥爷和姥姥既是最热心的观众,也是最可爱的演员。一家人其乐融融,这就是姥爷家特有的家庭文化。</p><p class="ql-block">永远忘不了那个寒冷冬日的清晨,当我们接到电话慌忙地赶到医院的病房后,只见姥爷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盖着被子,已经安祥的睡过去了……</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大学三年级。亲爱的姥爷,你在天堂过的还好吗?如果缘分未尽,咱们来世再见,我还做您的外孙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1年11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小外甥女和我的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笑问客从何处来 —追忆我的姥爷”。</p><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p><p class="ql-block">最近3岁的儿子在背诗,他问我这是什么意思。让我想起,当年我从姥爷那里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时,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姥爷说,这诗讲的是他的人生。</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我,还没有耐心听老人讲人生。只隐约记得他说,长春不是他的老家,抗美援朝后,他随38军驻防来到东北,最后留在了这个拥有美丽名字的城市。我早就知道姥爷不是东北人,因为他口音中独有的软糯语调,跟东北话的横冲直撞不一样。我问姥爷:“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去呢?”姥爷没有回答。</p><p class="ql-block">距离那个他教我读诗的下午,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距离姥爷离开我,也已经有16年。如今记忆中与姥爷相处的画面仅剩下零星的片段,但是偶尔经过某个地点、听到某些话题、看见某个身影,甚至闻到某种味道,都会忽然想起姥爷,想起这位在我童年岁月里,给了我无限温暖关怀的老人。</p><p class="ql-block">我曾幼稚地以为,姥爷一直是一位梳着整齐的花白头发、穿着军绿色薄棉外套、拄着光亮的龙头手杖、坐在宽敞大厅的专属围椅上,看着我们微笑的老人。直到读了姥爷的回忆文稿,原来姥爷的青春如此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他的选择如此英勇向前、奋不顾身,他的品性如此正直无私、温暖如春……</p><p class="ql-block">谢谢姥爷写下的文字,让我们此生还来得及走进您的青春,了解您的故事,多学一些智慧,少留一份遗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11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侄女和我的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怀念爷爷”。</p><p class="ql-block">十六年前爷爷走了,时至今日,我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个手持龙杖的绿衣老人,端坐在客厅的长椅上,仿佛他从来没有离开过。</p><p class="ql-block">爷爷只有我一个孙女,视我为掌上明珠。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就享受着爷爷对我的偏爱。我六岁时,爷爷写下了洋洋洒洒万字有余的“祖孙情”。我和爷爷的那些小故事,在别人眼中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爷爷的笔下,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祖孙。 </p><p class="ql-block">每当我翻开爷爷“祖孙情”的全文手稿时,都会被眼泪彻底挡住视线,在泣不成声中停止了阅读,至今我都没有勇气读完“祖孙情”的全文。我知道,爷爷爱我,我也爱爷爷,“祖孙情”是爷爷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p><p class="ql-block">我时常想起爷爷,想起爷爷给我讲他当年带兵打仗的趣闻,想起爷爷讲故事时焕发出的神采,想起爷爷从心底发出的爽朗笑声,他仍是那个胸怀大志的爱国少年。我还想起爷爷会唱很多很多的红歌,《黄桥烧饼歌》是爷爷一句一句,教我和两个小姐姐唱的。</p><p class="ql-block">爷爷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爷爷走后,我考入了大学,在工作中成为了像爷爷一样的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现在我要把爷爷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把爷爷唱过的红歌,教给我的孩子去唱...... (2021年12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父亲。短文摘自《忆流年》“往事如昔”。</p><p class="ql-block">我是家中的长女,也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我出生时,爸爸妈妈还都是38军的现役军人。</p><p class="ql-block">我就读的长春八一小学曾隶属于沈阳军区管理,是一所部队干部子弟的寄宿学校,生活学习条件非常好。爸爸常用“生活上要向低水平看齐,思想上要向高水平看齐”的名句来教育我,给我讲述“馋、懒、占、贪、变”的意思,“馋、懒”是一个人犯错误的原因,“占、贪”是一个人犯错误的演变顺序,“变”是最后变质成为修正主义分子的结果。那是一个“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立志年龄,虽然懵懂但已深入我心。</p><p class="ql-block">我50岁时,爸爸送了我一支派克钢笔和八个字:“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激励我做人要像派克笔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样做到“最好”,在工作中要像头马一样永远跑在自己队伍的最前面。</p><p class="ql-block">我没有让爸爸失望,从入伍到退休的44年里,我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9部,文史画册3部,参编医学专著6部。荣获军队医疗成果和科技进步奖多项。荣立三等功一次。我做到了两袖清风问心无愧。</p><p class="ql-block">爸爸的爱,是春日里的细雨,润我生长。是夏日里的和风,清我烦热。是秋日里的明月,净我思语。是冬日里的阳光,暖我心房。</p><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爸爸,此生有幸做您的女儿,我倍感幸福。如有来世,我们再续父女情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11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和妈妈一起过春节(2014年)</h3><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向健在的老兵妈妈致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8月1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父亲的一生虽然没有显赫的功名,但是在我们心中,他是一个最有温度的老人,一个永葆本色的抗日老战士,一个最忠于自己信仰的老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当今盛世,如您所愿,致敬父辈,传承有我。</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作为父亲百年诞辰的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无名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