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瑜寸瑕

卢军

<p class="ql-block">尺瑜寸瑕 </p><p class="ql-block"> 电影【水门桥】观后感</p> <p class="ql-block">春节是贺岁片扎堆捞金的日子。从商业票房考虑,本来可以在国庆黄金档和【长津湖】一并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有意延迟到虎年新春上映。【水门桥】讲述的是穿插七连在新兴里痛打北极熊团后,接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增援水门桥。面对美军陆战一师试图从兴南港撤退的背景下,为阻断美军陆战一师的后撤,穿插七连必须炸掉后撤路上最险要的关隘——水门桥。电影呈现了“三炸水门桥”的真实历史。【水门桥】是残酷环境下的战争升级,也是穿插七连故事的完结篇。它继续沿用原班豪华明星阵容,依然采用的是国产电影最高工业化的制作水平。一方面是零下四十度天寒地冻的战场环境,我军后勤补给线的短板,使得长津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非战斗减员最高的战争之一;另一方面,不对等的武器对决呈现了极度的残酷,坦克炮弹直接炸碎了战士的躯体,机枪手被碾断手臂与坦克在爆炸中同归于尽、许多战士在冲锋时被火焰喷射器直接命中成为“火人”......,在冰与火的洗礼中,影片着力刻画志愿军的兄弟情和战友情,锻造了“敌之所在,虽千万难吾往矣”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气概。</p> <p class="ql-block">看完【水门桥】之后,老卢觉得它比【长津湖】要逊色不少,没有新的突破。可谓珠玉在前,木椟在后。所以把一些感想和影迷们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我们如何看待主旋律战争大片的内涵。票房是不是唯一的硬道理?老卢曾经说过,主旋律电影有越来越追求大事件、大投资、大场面、大明星的趋势。好像在战争的画面上一定要超过老美的【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才能彰显堂堂大中华的国力和气势,“钢多”必须杠杠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气多”才是打胜仗的根本关键。画面和戏胆,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不是煽动仇恨,而是纪念先烈、缅怀牺牲、启迪今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观众感同身受。在这里,老卢不禁想起了一出单元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它的画面感虽然不适合拿来和商业院线大片对比,但它的哲理之“气”却非常硬核。香港导演的教育背景和创作思路,拍革命历史题材终究隔了一层感受,所以兄弟多,同志少。君不信,看一下【建军大业】,【智取威虎山】便知。所以【水门桥】文戏“气”势不足,武戏演绎夸张。在逻辑上已经不太像是一部严肃的历史战争大片。</p><p class="ql-block">其二、主旋律战争大片的形式如何划分。之前票房比较好的几部主旋律战争大片。如【战狼1】、【战狼2】、【红海行动】,【智取威虎山】等,老卢觉得不能划入战争片类型,应该算作动作大片。这类影片,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包装成商业武侠动作类型的主旋律动作大片,比如特战队可以到异国他乡大打出手,以一敌十;【智取威虎山】可以有座山雕匪帮装备飞机大炮坦克的戏说元素。而有着真实军史背景的主旋律战争大片虽然有商业票房的考量,但更应该接近史实。长津湖战役中的围歼“北极熊”团和三炸水门桥均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在艺术创作上,写实的成分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是商业化的叙事演绎。作为历史顾问的王树增是否厘清了这种主次关系呢?所以【水门桥】出现了炮兵营大白天拉着炮车行军惨遭美军战机轰炸的败笔。这大概是徐导因为要安排穿插七连在下碣隅里勇夺美军大炮的战斗而必须做的铺垫。但他又忘记了自己后来设计的余从戎排长只身一人都会被美军6架飞机追着轰凝固汽油弹的桥段。在【长津湖】九兵团出国前,宋时轮司令曾对伍千里连长说,要授一面荣誉旗帜给七连(之前的战斗荣立战功)。到了【水门桥】结尾,宋时轮司令经过点名的连队时,恰巧听到伍万里的报数。面对伍万里的请求,扬手就向身边的随从要来一面锦旗交到伍万里的手上。一个大功连队荣誉战旗的授予真的就如此随意而为吗?恐怕在我军的战史里从来都找不到这样的范例。</p><p class="ql-block">其三、对影片本身的分析。与【长津湖】不同的是,【水门桥】由徐克一人导演。缺少了陈凯歌在文戏上的加持,徐导只能在武戏上加码。包括美军在七连二炸水门桥之后的空袭,徐导共安排了6场战斗,为打而打的动作戏密集且有许多重复。战斗场面比【长津湖】更为惨烈。第五场战斗二炸水门桥时还细分为四组战斗,山头,水管,桥北,桥南。四条线平行交错同时展开,那叫一个猛吖。如此密集的战斗场面,一般观众恐怕被绕得晕头转向,“脑袋嗡嗡的” 。而【长津湖】只有两场战斗,观众的专注和理解肯定有相对好的效果。在文戏设计上,老卢夸赞过【长津湖】的细节。列车北上经过长城时的唯美画面使战士们坚定了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信念。虽然一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但此处无声胜有声,浩然正气激荡在每位志愿军官兵的心胸。还有雷公排长一边喊疼,一边用最后的气力哼起了家乡的沂蒙山小调,央求战友们把自己带回家乡。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让人难以忘怀。【水门桥】中战士们在三炸水门桥之前高呼新中国万岁的设计也有强大的力道,但是否超越了【长津湖】的水准,见仁见智,老卢不作评说。影片的核心就是炸桥,一炸二炸还算是中规中矩,用智谋用实力来解决战斗,完成炸桥任务。但在三炸时,徐导的武侠构思又顽强地冒了出来。毕竟他的硬实力就在于武侠片,从【蜀山】到【七剑】、【黄飞鸿】系列,无往而不胜。第三次炸桥,徐导开启常人无法胜任的飞仙大招。一是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部美军M16半履带车,又不知如何能避开美军天上地下的搜索监视把车开到水门桥的后山。然后从山上轰然而降,跌落桥头。据说是吸引美军的注意力。二是伍千里连长不顾牛顿第二定律的存在,在高高的山头上脚踩一块铁板当雪橇,抱着一枚敌军坦克炮弹在五六十度的雪坡上飞将军从天降,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不偏不倚地飘落在泵房房顶。然后一个鲤鱼打挺翻到桥面。这时几十名敌军手持机关枪冲锋枪大八粒点四五把伍千里团团围住。美军指挥官明知志愿军手持武器面对炮弹要炸桥。千钧一发时刻居然脑子短路,不让部下开枪。说是要劝降志愿军。说时迟那时快,伍千里抓住时机,即刻用美式勃朗宁手枪对准炮弹引信击发,企图引爆炮弹(大概率违背军事常识,照抄了俄罗斯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的桥段)。屋漏偏逢连夜雨,子弹居然卡壳了。美军指挥官如梦初醒,下令开火。顿时几十支枪械吐出迅猛的火舌,顷刻之间至少五六十发子弹击中伍千里的身躯,一般人怕是要被打成筛子,一命呜呼。伍千里居然能挺住,踉踉跄跄跌落桥下。就在即将掉下桥面的电光石火瞬间,勃朗宁的卡壳故障自行排除了。伍千里连发数枪、射出最后的子弹,击中坦克炮弹引信。坦克炮弹自爆,炸毁了水门桥。这种场面的编排设计实在让人咋舌。怪不得老卢觉得逻辑上真不像是一部严肃的历史战争大片。英雄超人化,故事夸张化是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遗憾,也是香港动作片导演本身的局限性。在影片主线之外,还插入了一条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争论是否使用原子弹的副线。寥寥几个镜头,观众刚刚入戏就切断了。这条线没有太大的必要性,也影响了叙事的流畅。从军事角度来说,水门桥是一个单一的小战场,核武器根本用不上。如果美军拟向中国东北或腹地投掷原子弹,这场战斗又承载不了如此浩大厚重的战略重担。</p> 【水门桥】虽然不完美,但作为投资巨大的主旋律战争电影,《长津湖》系列影片不仅在商业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线。毕竟成功的主旋律影片,就是让观众在满足娱乐需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是干巴巴的直接说教。正是【水门桥】在电影艺术上的不完美,恰恰反应了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电影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新变化。未来的变化,需要资金、艺术、影响力、观众基础等各方面元素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最终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更加自信,更加进步的文化需求。老卢还是期待在质量和影响力上能与当今世界级佳作对标的主旋律历史大片多多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