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0日长宁《岁月流珍一一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沪剧演唱会》获得圆满成功!

向群

<p class="ql-block">由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长宁沪剧团、虹桥艺术中心共同承办的《岁月流珍一一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沪剧演唱会》今晚(10日)将在虹桥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昨天在采排现场,全体演职人员齐心协力,认真排练,力求把此演唱会做到完美,精彩,成功。 昨天采排现场幕后花絮(主办方供图摄影 祖忠人)</p> <p class="ql-block">海报</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p> <p class="ql-block">长宁沪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朱桢</p> <p class="ql-block">长宁沪剧团副团长,优秀中青年演员黄爱忠</p> <p class="ql-block">滑稽名家钱程越剧王子赵志刚评弹名家高愽文和沪剧解派传承人李恩来在今天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沪剧演唱会中演唱解派名段。</p> <p class="ql-block">长宁沪剧团中青年优秀演员张燕雯、朱桢、魏敏菲</p> <p class="ql-block">长宁沪剧团优秀演员陈解西、朱桢</p> <p class="ql-block">大乐队</p> <p class="ql-block">长宁区北新泾中学沪剧基地学生合唱团队</p> <p class="ql-block">全体演员彩排之中……</p> <p class="ql-block">高博文、钱 程、陈甦萍、奚耿虎、赵志刚、李恩来彩排之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当天出席的文艺界市、区院团领导</p> <p class="ql-block">陈团长在彩排之中……</p> <p class="ql-block">记者采访前辈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韩玉敏,原努力沪剧团著名演员顾珍珍。</p> <p class="ql-block">三位音响师工作之中……</p> <p class="ql-block">陈甦萍老师家中三代人</p> <p class="ql-block">2月10日晚,农历壬寅年大年初十,“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将通过线上平台直播。作为2022年“乐嗨上海过大年”长宁区非遗新体验活动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享申城”系列惠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台经典荟萃、名家云集的演出在为上海新春文娱活动增添浓郁“上海声音”“上海味道”的同时,也将展现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留给岁月的宝贵艺术财富,以及新时代下,长宁沪剧团在现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甦萍带领下,扎根人民、讴歌时代的卓越成绩。</p> <p class="ql-block">陈甦萍:岁月流珍,留住对顾月珍的思念,也留住“努力”的团魂</p><p class="ql-block">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渊 2022-02-11 13:36:00</p><p class="ql-block">每年以两部原创作品不断向前迈进的长宁沪剧团,前身是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1949年创建的努力沪剧团。昨晚,“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唱会”在虹桥艺术中心上演,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p><p class="ql-block">演唱会导演兼艺术总监、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说:“支撑我们举办演唱会的,不仅是对顾月珍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也为让年轻一代铭记我们‘努力’的团魂。” </p><p class="ql-block">图说:“岁月流珍”演唱会现场 祖忠人 摄 (下同)</p><p class="ql-block">守住团魂</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老一辈艺术家往往能年少成名?为什么她们能开宗立派塑造无数经典舞台形象?为什么她们中的许多人能始终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陈甦萍说:“因为演戏是她们发自内心的热爱。”</p><p class="ql-block">在筹备和排演这台演唱会时,陈甦萍为年轻演员反复播放顾月珍生前的演唱录音,有演员听完,撇撇嘴说:“这唱腔还挺简单的。”陈甦萍为这句话光了火:“就像烹饪要烧好青菜豆腐最难,简单的唱腔要唱出味道来,最考验功底。只是会唱,不追求唱出韵味怎么行。”</p><p class="ql-block">陈甦萍希望前辈的努力精神能够唤起新一代年轻演员的热情和斗志:“当年老一辈艺术家到乡野田间演出,道具不过一桌二椅,乐器也就三大件加一只鼓板,露天环境可能连个像样的台都没有,却要让远道而来的乡民听出眼泪,这是何等本事。我们现在呢?哪怕乡村剧场,也有空调暖着,立体声环绕,偶尔吃个盒饭,年轻人就叫苦不迭。”</p><p class="ql-block">去年,长宁沪剧团全年完成了120场演出,这在陈甦萍看来就是及格线,可是不少演员却累倒了。陈甦萍颇为无奈:“我们以前,一年唱700多场戏,有时一天唱3场,还觉得不够;他们现在,三天唱1场,就嚷嚷吃不消。”她强调:“我们的前身是努力沪剧团,无论如何,‘努力’这一团魂不能丢。此次为纪念顾月珍举办演唱会,也希望激励着年轻一代,追求艺术、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昨晚的演唱会以顾月珍版《赵一曼》中“向党作报告”唱段开场,陈甦萍率本团演员及新泾中学陈甦萍沪剧传承基地学生共同登台,让人们看到沪剧艺术的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沪剧《赵一曼》是顾派艺术经典剧目之一,也是顾月珍生前塑造的最经典的舞台形象。1954年9月,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顾月珍荣获演员一等奖。“要知道,当时顾月珍已在申城拥有一席之地,上演了几十台大戏,但她还是努力推出沪剧原创新剧,歌颂新中国,塑造戏曲舞台上的女英雄。”陈甦萍说,这份气魄让人动容。</p><p class="ql-block">2015年,长宁沪剧团将《赵一曼》再度搬上舞台,同年12月,新版沪剧《赵一曼》被文化部选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进京,在首都长安大戏院上演。</p><p class="ql-block">那场演出让陈甦萍记忆犹新:“舞台上,赵一曼英勇就义;舞台下,观众含着热泪,群情激奋下,有位老先生站起来慷慨激昂叫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让当时正入戏的我为之一振。”不仅如此,谢幕时,观众久久无法出戏,在剧中饰演日军大佐的男演员刚从侧台走出,就被一声声“滚下去”阻住了脚步。演出经验丰富的他,当即脱帽向着赵一曼、向着观众深深鞠躬,才缓解了僵局。</p><p class="ql-block">陈甦萍直言:“从顾月珍老师版本的《赵一曼》到新版《赵一曼》,这一路是舞台创造精神的赓续,也是沪剧人的坚守。”(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珍》纪念原努力沪剧团创始人老团长顾月珍先生百年诞辰沪剧演唱会今晚即将上演,辗转难眠……一代宗师,红颜薄命……天地相望,至亲至爱……顾派艺术,一如其为人,朴实;也如其剧团名努力,再朴实;更如其如今长宁团,更朴实。始终致力于传承、创新、播撒,培养。顾派演唱会,是纪念缅怀,也是继承发扬,更是展示今日长宁一路走来的文化自信[玫瑰][玫瑰][玫瑰]努力基因,薪火相传[加油][加油][加油]特发生前老照片深表怀念!</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珍,行板如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纪念和致敬沪剧前辈顾月珍诞辰100周年,上海市长宁沪剧团在虎年新春举办了《岁月流珍——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先生诞辰100周年沪剧演唱会》。本以为是一台单一展示“顾派”艺术、逐个唱段叠加的演唱会,当走进剧场看着说明书时,醍醐灌顶,明白了:原来是一台满怀敬意、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的展示剧团73年来辉煌历程的“大戏”。</p><p class="ql-block">这台“大戏”的三大篇章以及开场、尾声,紧扣“岁月流珍”之“流”这一主线,淋漓尽致展示了长宁沪剧团在守正创新、传承传播的道路上努力前行。</p><p class="ql-block">“流”在“努力”精神。创建于1949年的努力沪剧团,正逢上海解放,顾月珍满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身于沪剧改革,坚持创作上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好媳妇》《母与子》《翠岗红旗》《赵一曼》等一系列反映革命斗争和现实生活的剧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979年重建后的长宁沪剧团,始终立足于沪剧现代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原创,以贴近生活、讴歌时代为主旋律,一大批接地气、有魅力的优秀剧目应运而生,《废墟上的爱》《文红老师》《苏娘》《小巷总理》《上海屋檐下》等一系列剧目已成为“长宁沪剧”的“标签”。70余年来,“努力”精神在递延,当年被誉为“坚持编演现代戏”的红旗剧团,如今,这面旗帜依然高高飘扬。</p><p class="ql-block">“流”在传承创新。当年,顾月珍以一曲“冷宫怨”,创造了缠绵悱恻的反阴阳新腔,从此成为沪剧女声唱腔中最常用的曲调之一,“顾派”艺术,对沪剧舞台表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任团长陈甦萍接过前辈艺术家接力棒,从《棒打无情郎》“五派叹钟点”的模仿起步,继承传统,融会贯通,实践感悟,突破前辈流派的门户之别,从成名作《魂断蓝桥》、获奖作《大雷雨》、成熟作《歌女飘零》,直至《母亲的情怀》《小巷总理》《赵一曼》等等,形成了以甜、糯、柔、醇、润为特征的风格鲜明、独树一帜的沪剧“陈派艺术”。如今,沪剧“顾派”“陈派”艺术,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p><p class="ql-block">“流”在文脉传递。顾月珍先生的《赵一曼》开沪剧风气之先,在沪剧舞台上塑造了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艺术形象,成为剧团的经典保留剧目。顾月珍生前有一个未竟遗愿,就是希望能率领努力沪剧团赴北京演出。6年前,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甦萍牢记初心,探索继承、发展、创新的新路子,成功创作新版沪剧《赵一曼》晋京演出,赢得首都观众、专家与戏剧界高度赞誉,实现了前辈艺术家的遗愿。</p><p class="ql-block">剧团创始至今73年,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一代代长宁沪剧人承袭“努力”精神,拥抱大地,深入生活,扎根艺术土壤,以演出为龙头,科学有序地培养艺术梯队人才,强力推进剧目创作,树立“长宁沪剧·海上沪韵”的品牌形象,形成了流派无界、经典流传的艺术生态。</p><p class="ql-block">岁月流珍《赵一曼》,依然是一袭红衣。从“最后行动”到“血泪遗书”,从“顾派”到“陈派”,从“努力”到“长宁”,“流”从未停歇,“流”是传承传播更是创新发展。一袭红衣,照亮了舞台,照亮了观众席,更照亮了剧团的灿烂愿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