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蘭圃

Liex

<p class="ql-block">在越秀公园对面,有一处相对幽静的小众景点——广州蘭圃。虽然地处闹市,占地面积不大,却巧妙的借助草木的分隔营造出移步换景的庭院氛围。</p> <p class="ql-block">广州蘭圃初期是植物标本园,1957年才改作为专业培育兰花,以后经过不断扩大、修建,遂成为一座名园</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蘭圃一直是作为接待来穗的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的地方,曾先后接待过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叶剑英、陶铸、徐向前、张爱萍、荣毅仁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尼克松、西哈努克、李光耀、董建华等贵宾,到1976年后蘭圃才正式对普通游客开放。</p><p class="ql-block">每年春节期间的兰花展吸引众多游客观赏。</p> <p class="ql-block">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p> <p class="ql-block">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p> <p class="ql-block">空谷幽兰天下香</p> <p class="ql-block">蘭圃种植分为三栅,第一、三栅以培植地兰花为主,花淡而清香,第二栅以寄生兰为主,花艳而少香。</p> <p class="ql-block">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花可同栽。</p> <p class="ql-block">朱德与兰</p><p class="ql-block">朱德同志是兰花迷,他出生于四川仪陇,川中大地兰花较多。朱老总转战粤北、湖南直至井冈山时,带队伍转战在深山老林中,与兰花为伍。六十年代时 他在成都住处都种过兰花。他把“井岗兰”赠予上海龙华花圃,把“武夷兰”赠予武汉东湖花园,他还把自己种的名兰“银杆素”赠予广州蘭圃。</p><p class="ql-block">朱德1960年首次来到蘭圃就被这里的幽雅环境所吸引,其后几乎每年都要重游此地,关注兰花的生长情况。</p> <p class="ql-block">蘭圃里立有朱德的塑像。旁边一块大石上刻有他的诗句“游越秀公园”: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p> <p class="ql-block">园内建筑仿苏州园林风格,拱门、堆山、砌石、长廊、水榭,根据地形起伏,溪地瀑布,设以石道小桥,植以茂林修竹,使景物交错,小中见大,步移景异,达到“拙政”,“留园”异曲同工的艺术境界。圃内收集的兰花有200+品种,盆栽一万多盆,此外还有其他名贵花卉四千多盆。</p> <p class="ql-block">蘭圃内有三个茶室:国香馆、同馨厅和同庆堂,在这优雅的环境品茗真是一大乐事。在同馨厅挂着朱德题写的“兰蕙同馨”的匾牌,还有董必武题写的“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p> <p class="ql-block">芳华园</p><p class="ql-block">芳华园是我国参加一九八三年西德慕尼黑国际园艺展览的样板小园庭,是广州市园林局受国家委托而精心设计兴建的,其布局小中见大,既有汲取江南园林幽雅曲折之风格,又有岭南园林开朗明快之特点,虽半畝纵横,而颇有林壑之趣,这里的水石亭桥轩花木皆按参展规模原样布置的。诗情画意,供游人游览观赏。</p><p class="ql-block">在展览会上,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和联邦德国园艺建设中央联合会大金质奖章。</p> <p class="ql-block">一块大石壁上刻有王羲之的“兰亭序”</p> <p class="ql-block">捡了一个汉服妹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