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好人”张景兰

致远

<p class="ql-block">我与张景兰奶奶</p> <p class="ql-block">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今天上午胡老师带我去拜访了“中国好人”张景兰奶奶。</p><p class="ql-block"> 尽管路上胡老师就已经告诉我,张景兰奶奶靠着捡废品养活自己和99岁的老母亲,生活非常清苦,但是走进张奶奶的家,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在她的家里,到处都是纸盒子或者是废品,没有像样的家具。在桌子上我看到很多牛奶,但这些牛奶有的已经过期了,有的只是一个包装盒,还有的只剩下一点点。原来,这些过期的牛奶是张奶奶舍不得扔,剩下一点点的是老母亲喝剩下她留着喝的,而空盒子是她留着卖废品换钱的。张奶奶家空间比较大,是个三室两厅的房子,但她的房间却特别小,原来其他的空间都被她堆满了废品留着卖钱呢。是张奶奶真的很清贫吗?实际并非如此,之前妈妈告诉我,张奶奶是一名处级干部,以她的退休工资完全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过上体面的生活,可是她把所有的钱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为了资助更多的孩子,她甚至放下身段捡废品。</p><p class="ql-block"> 张奶奶告诉我们,她对物质生活并不太在意,家里有许多东西都是别人送来的,但是在这些东西里,让她觉得最有意义的是两本书。这两本书记述着张奶奶的助学经历,记述着她资助的困难儿童的成长,也记述着张奶奶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一名中国好人的。在张奶奶家,我注意到了另一本书,那是她的日记,上面详细的记录了她在2019年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其中写得最多的就是他一天的劳动与捐献,尽管她已经70多岁了,却仍然向贫困的儿童提供帮助,对于张奶奶来说,生活重要的不是富贵繁华,而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p><p class="ql-block"> 在2017年的时候,张奶奶说自己去世后,把自己的眼角膜献给别人,让别人恢复光明。也许,这就是一个党员最好的做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前总是听说,这次我是看到了!也许,人可以做的不多,但是,只要认准一件事,坚持不懈做好,就是了不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张景兰在任期间自己捐助、动员机关同事资助了250名皖南贫困山区女童;退休后拾荒资助700余名贫困学子,并感召众多爱心人士加入助学队伍,被人们亲切称作“拾荒主席”。 </p><p class="ql-block"> 1998年,张景兰参加了省人大对口帮扶绩溪县的活动。皖南经济不发达,许多家庭只能让男孩念书。张景兰决定帮助当地贫困女童走进学堂、走出大山。回到合肥后,张景兰在安徽省人大机关倡议开展“心系绩溪困难学童帮扶行动”,短短两年时间就让250名皖南山区贫困女童圆了上学梦。</p><p class="ql-block"> 2008年,张景兰从省人大机关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休,省吃俭用,资助贫困女童。张景兰了解到去街头捡拾废品,一天的收入可以解决四五个孩子一天的生活费。从此合肥的大街小巷、社区商场多了一位四处“拾荒”的工会主席。靠着结余工资和拾荒收入,退休后的张景兰又资助了171名贫困学生。</p><p class="ql-block"> 张景兰有高血糖的老毛病,随着年纪渐长,腿脚有时也不太听使唤。周边居民商户主动把家里废品留着送给张景兰,许多爱心企业家受她感染也纷纷伸出援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并协助张景兰成立了专门资助贫困女童的“爱心基金”,为700多名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2015年,张景兰的爱心计划是帮助150个贫困地区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