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以南湾村为例

岭南所记

<p class="ql-block">南湾村位于广州东部黄埔区穗东街,面积约1平方公里,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邻,东接夏园,南濒珠江, 西迄庙头,北连广深公路。常住人口8000人。南湾自古水陆物产资源丰富,农田百亩,水网纵横,穗浪泛金,佳果四时,农渔并举,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南湾村完好的古建筑,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古代建筑专家前来考察。电影制片商们也纷纷前来拍片,诸如《三家巷》、《危情姊妹》、《大话黄飞鸿》以及正在上演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等等片子都来这里取景。而南湾村又是汉代广州古海石遗址,仍保留一段古市集遗迹。</p> <p class="ql-block">穗东街南基社区南湾村,南湾村开村于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1946年,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进村调停解决国民党保安军与村民发生激战一事,一时成为佳话。</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到过该村的有清代知县麦英扬、东江游击队分区司令袁华照、两广行辕专署秘书长麦潮枢、广东省参议村翼中及文化名人陈白沙、湛若水、李鳌峰等。</p><p class="ql-block">该村出过不少名人,麦瑞(字胜泉)道光年间高中第八名举人;麦信坚1914年任中华民国交通部次长;麦象禧文笔华丽,是北京当时五大才子之一;麦炳荣是著名粤剧撰曲家和表演艺术家。</p><p class="ql-block">南湾村在古代时称西湾,与黄木湾相接,属东江水系。该村主要有古宗祠、古街巷、古青砖屋、古堤、古桥、古树、古井等,目前大部分都保存下来,全村富有浓郁的南国古村落韵味,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南湾村古宗祠庙宇有麦氏宗祠、初泰麦公祠、敬祖麦公祠和护龙古庙。</p><p class="ql-block">其中,麦氏宗祠是该村最古老的祠堂。初泰麦公祠坐落于麦氏宗祠右侧的皆佳街内,始建于光绪年间,大门顶石匾“初泰麦公祠”为清末李鸿章手迹。据说是麦氏后人麦信坚就任北洋医局医官时,医好了李鸿章和慈禧的顽疾,而受赏赐的一幅匾,由李鸿章亲墨题写。</p><p class="ql-block">护龙古庙建于明末清初,该庙供奉北帝,村中每年龙船起水都要朝拜北帝,各地不少龙舟也来庙前会龙和竞赛。</p> <p class="ql-block">南湾村自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2002年转制为南湾社区。六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伙人匆匆忙忙来到西湾,歇了一下。可这一停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一年是明朝洪武29年,从此西湾也改称南湾,一个小村落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文昌塔是南湾人最崇敬的圣塔,始建于清代1840年。历代学子入学时必先拜此塔。塔高三层,由首层“南天砥塔”,二层“上达处”和三层“高占”构成,高约25米,塔顶很尖,每层都有孔,最上层为园孔,还有两幅字,写着“南天砥柱”和“羊城塔支笔,倒写天上文“。1964年因”破四旧“活动被拆毁,2010年政府支持下获重建恢复原貌。</p> <p class="ql-block">秋风古堤</p><p class="ql-block">秋风古堤是南湾人在南湾涌进行文化休闲的一段堤畔,东西各有一桥双锁其中,河涌两岸风光秀丽怡人。古堤上有四百多年树龄的“秋枫”树两棵和几百年树龄的古榕多棵,每棵大树遮阴直径几十米,是居民休憩的好地方,也是民间文化的最佳场所,日常均有人下棋,弹唱,演戏等。</p> <p class="ql-block">南湾会堂</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的产物。全盖顶金钟架戏院式会堂,有舞台、后楼,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可容纳八百多人活动。会堂正门两侧刻有毛泽东诗词:“四海翻腾云飞怒”、“五洲震荡风雷激”。</p> <p class="ql-block">说,全村都是麻石街巷,大部分都保留下来,其中最有名的南约大街,全长300余米,三板大石铺到尾。如今,这些石板路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石板路上面能行人,下面能排水,叫人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和远见。</p> <p class="ql-block">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始建于清朝雍正年代,在道光辛卯年间重修,为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祠堂内雕梁画栋,有古壁画30多幅,有四条降龙木圆柱,虽经百年仍然光滑如故。</p> <p class="ql-block">初泰麦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乙亥年,是锅耳式青砖石脚两进建筑,门头石匾是清代著名人物李鸿章亲笔题写,并由北洋水师以军舰护送到南湾。或许是上天保佑,祠堂的牌匾在多次战火中都一次次幸免于难。“文革”期间,红卫兵竟然也没有认出李鸿章的手迹,牌匾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敬祖麦公祠又名贻燕堂,始建于民国二年,是三进青砖石脚马头墙建筑,麻石天井,敬祖大厅为一石舞台式建筑,可供演戏之用,由南湾人原国民革命政府交通部次长麦信坚题匾。</p> <p class="ql-block">南湾公园</p><p class="ql-block">又称农民公园,是黄埔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农民自己兴建的公园。南湾公园占地二十余亩,坐落在常春岩上部,木森林,粗犷而不乏优雅,简单而不乏幽深,园内小径盘陀,亭台点缀,风格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龙泉古井</p><p class="ql-block">清代古井,井浅而阔,水清而甜,冬暖夏凉,水源充沛,可供几百人同时饮用。百余年来从未干枯。</p> <p class="ql-block">自2007年恢复的传统民俗———“五子朝王”迎来了五年一大祭的大日子。根据传统,“五子朝王”逢一年一小祭,三年一中祭,五年一大祭。传说南海神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大案”,二儿子“元案”,三儿子“始案”,四儿子“长案”,五儿子“祖案”。五子神像分别由南海神庙附近的乡民在村中供奉,供奉的乡村号称波罗庙十五乡。</p> <p class="ql-block">南湾龙船</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是南湾龙船景,在广州,南湾村也是个看龙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街巷</p><p class="ql-block">史上南湾为“鱼米之乡”,非常富裕,故村中建筑非常讲究,全村皆是麻石街巷。其中最著名的是南约大街,全场约三百米,与廉让里、重光里、履理里等都是石板铺就。皆佳街是最宽敞,最讲究的石街,麻石打横铺设,两旁是锅耳式青砖石脚的古屋,古风怡人。南湾村石街石巷的麻石,有直铺的,也有横铺的。排水沟也铺上麻石,作暗渠排水,街巷非常整洁美观。</p> <p class="ql-block">常春岩</p><p class="ql-block">常春岩是一块约二十亩大的海蚀岩,岩前就是大海,多处地方仍然保留着海浪冲击的痕迹,为广州最有名的古海蚀遗址之一,故有南海碣石之称。历史名人湛若水、陈白沙、李鳌峰三人在南湾书馆教书时,湛若水在水成岩上石壁挥墨大书“常春岩”,陈白沙、李鳌峰各书“赤壁腾飞”,“龙飞凤舞”。后人重修原书馆命名为“三贤祠”。</p> <p class="ql-block">护龙古庙</p><p class="ql-block">位于南湾涌畔,始建于明代末年,重修于光绪乙未年,为两进建筑。左右均有青云巷和耳房,庙匾由清人湛清钱出墨。庙门顶端有一横匾,上书“护龙古庙”。庙门两旁有一对联,“庙对鳌洲一点文星朝北极,地临狮海千层银浪汇南湾”。往来于南湾的船只均先到庙里烧香祭祀,以求平安。每年龙舟节,南湾龙船也都先到庙里拜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