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栋材叔叔”

快乐如风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世上再无“栋材叔叔”</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追忆周栋材老书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建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2022年2月4日,既是虎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又是中国传统节气立春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正当人们沉浸在辞旧迎新、欢度新春的喜庆氛围中时,一个噩耗传来,似热浪中的一股巨大寒流瞬间袭遍我的身心。就在这个立春日的上午8时08分,我惊悉了“栋材叔叔”在家阖然长逝的噩耗,霎时,如雷轰顶,真的不愿意相信这个噩耗是真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接到电话后,我迅疾驱车从老家大围山赶到了浏阳庭芳苑小区“栋材叔叔”的家中。在其家人引领下,我来到了“栋材叔叔”的二楼房间,只见平日慈祥和蔼的“栋材叔叔”安静地“睡”着了,再也没有像生前那样睡得呼噜大响。看着“栋材叔叔”就这样静静地“睡”着了,我走近他身边,朝着他的耳朵轻轻地呼唤着“周书记,您醒醒,周书记,您醒醒,我是李建(平常他最习惯这样称呼我)来看您了,您醒醒啊”,任凭我怎么呼唤,“栋材叔叔”再也没有回应我一句。我知道,“栋材叔叔”这次是真的走了,我的脑海里陡然冒出了“世上再无栋材叔叔”这句话,不禁悲从心头起,泪水模糊了双眼。阴阳两界无由泪,唯借飘雨送哀愁。昔日,与“栋材叔叔”交往的场景又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栋材叔叔” 名叫周栋材,是浏阳市龙伏镇柘庄村人。他人长得高大魁梧,面相慈祥,无论对待领导还是基层群众,总是热情随和,笑眯眯的,没有一点点官架子,非常亲民,就像一尊笑口常开的如来佛。他经常操着一口浓重的北乡口音作报告、讲笑话,“栋材叔叔”是人们给他取的一个绰号,也是人们对他亲民形象的肯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栋材叔叔”1942年11月26日出生于浏阳北乡的一户贫困家庭,从一名普通教师靠自己的拼博努力成长为学校校长,后又改行从事乡镇行政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原泮春公社党委书记、社港区区委书记。因为工作出色,先后荣任浏阳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顾问。</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就跟“栋材叔叔”打过一次交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候,我在原大围山区委办公室任秘书。当时的大围山区中岳公社发生过一件“毁青苗”的严重事件,惊动了当时的浏阳县委。这件事就是时任县委常委的“栋材叔叔”带队来处理好的。事件的过程是:当时中岳公社毛田大队桥头生产队有一户从湘潭迁来的外来户,本地村民有些排外的思想,总是欺负这户人家。这一年春季,有几户村民强行占用了该户人家的责任田,栽上了早稻。为了维护外来户的合法正当权益,年轻的区委主要负责人率领区上干部将村民强占稻田栽上的禾苗全部进行了拔除。当地村民就以区委书记带头毁青苗为由告到了县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栋材叔叔”作为县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常委,接到信访反映后,亲自深入村民家中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并就地召开群众大会,宣布解决问题的方案,旗帜鲜明地支持当时区委作出的维护农村承包责任制合法权益的决定。当时会场上有一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刻,事情过去几十年了,但当时“栋材叔叔”操着一口浓重的北乡口音说的一席话,我如今仍记忆犹新。“栋材叔叔”了解到这次事件之所以会闹得影响那么大,主要是有几个村民在幕后操纵,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在会上,“栋材叔叔”清了清嗓子,手指敲着桌子严词厉色地说“我要正告少数人,你们不要麻布袋里装菱角出嘴不出身,这件事若再生枝节,政法机关首先就会将你们这些出嘴不出身专门挑是弄非的黄牙角拔掉牙打断角,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栋材叔叔”的一席话,点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毁青苗”的风波就此得以平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人生就是那么有缘份。1995年4月,我从大围山调到市委办公室工作。领导又安排我给时任市委副书记的“栋材叔叔”做联络员。同事们都羡慕我给“栋材叔叔”做联络员,大家说“栋材叔叔人最随意,没有官架子,最好说话打交道,最关心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从1995年4月到1999年9月,我做了“栋材叔叔”4年多的联络员,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4年多的时间,我们乘坐一辆车下乡调研,在车上,我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谈工作、谈生活、开玩笑、讲笑话,完全没有领导与部下的疏远和生分,既像忘年之交,更像亲密无间的叔侄。当我遇到工作中的难题向他请教时,他总是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见识,耐心细致、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找问题查原因,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每当我手头材料写作任务重,不能兼顾他的讲话材料撰写时,他总是大度地体谅我的不容易,让我专心写好其他重要材料,他的讲话材料他自己去准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在联系“栋材叔叔”的4年多时间里,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群众观念强和一线工作法好。作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市委领导,每年他都是下乡村时间最多的领导。只要市里没有重要活动和会议,他就会去乡镇和村组调研走访。在乡镇,除了与镇上领导商量工作之外,他还会走进普通干部的房间,与基层干部促膝谈心。他联系的龙伏和淳口两个乡镇,不仅班子成员个个熟悉,就连普通干部和村干部他都个个能喊出名字来;在村组,他会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访民情、话家常,吃农家饭菜和机关食堂,遇茶吃茶,遇饭吃饭,从不要搞什么特殊化。那时候的公务接待和工作日是可以喝酒的,基层干部也爱喝酒。“栋材叔叔”自己滴酒不沾,但他从不会因为自己不喝酒而影响破坏大家喝酒的氛围,他也总会端着一个酒杯,假装喝酒的样子给基层干部敬酒劝酒,说大家辛苦了,多喝几杯之类的安慰话,让大家倍感温暖。基层反映的情况,他都会详细记录在工作笔记本上,熟记在心头,向上级和市委主要领导汇报时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在市委机关里,工作之余,“栋材叔叔”最喜欢到各办公室去坐坐,与年轻人开开玩笑,聊聊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那时在老市委院子里办公,秘书科有个老家在邵阳武冈的外地干部,同事们都戏称他叫“敢子”。“敢子”个子矮小,但写得一手好字。当时市委召开大会的会标都出自这个干部之手。“栋材叔叔”没事时总喜欢站在走廊里看“敢子”写字。每当“敢子”写完字,“栋材叔叔”总会竖起大拇指夸赞“敢子”的字写得好。那时的“敢子”还很年轻,他总会乘着“栋材叔叔”不注意时,从背后趴着他的两个肩膀爬到“栋材叔叔”的背上去,“栋材叔叔”总会笑嘻嘻地说“敢子、敢子,快下来,我驼不起啦”。二是“栋材叔叔”经常与办公室年轻干部“抓阄”请客吃饭。在老市委院子里办公时,“栋材叔叔”虽然住在院子里的常委楼,但每逢中午或下午快下班时,没下乡的“栋材叔叔”总会到秘书科串串门。这时,办公室的年轻干部就会围在他的身边说“我们来抓阄请客吃饭啵”,“栋材叔叔”总会说“我也来一个”。每当此时,“敢子”总会负责做阄团。做好阄团之后,“敢子”就会把阄团摆在“栋材叔叔”面前说“领导优先抓阄”,“栋材叔叔”总是会很配合的第一个抓,抓了就展开一看是“请客”两字,大家就一哄而笑,说“周书记请客,周书记请客”,其他人就都不抓阄了,拥着“栋材叔叔”到招待所或市委院子后边的小餐馆请客去了。吃完饭后,“敢子”就会扮着鬼脸告诉大家,其实所有的阄团纸上面写的都是“请客”两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每当这时,“栋材叔叔”总会憨厚地说“我早就晓得是敢子嗯这个鬼精子做了手脚搞的鬼,要我请客。我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请你们咯些后生伢妹仔打打牙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也蛮好。”当时其乐融融的场景令在场人如今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还记得1999年9月,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我调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我作为“栋材叔叔”的联络员,随他最后一次去乡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在车上,“栋材叔叔”对我说“李建,今天的现场办公会就由你来主持,这也是你作为政府办副主任上任的第一次主持会,算是一次锻炼吧,你好好思考一下”。然后,“栋材叔叔”从相关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一一帮我指点交待。当会议圆满结束后,他又当着与会同志们的面说,这是我走上新岗位的第一次锻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领导的信任和关心,成为了我做好工作不断成长进步的力量之源。时至今日,当年的场景我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nbsp;&nbsp; 心中装有他人,人必念之;心中装有人民,人必爱之;心中装有大爱,人必敬之。说不完的往事,道不尽的恩情。如今,倍受敬重的“栋材叔叔”已驾鹤西游,英灵已赴极乐界,典范犹存照后人。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栋材叔叔”的仙逝,怎不让挚爱他的亲朋好友痛断肝肠,痛彻心扉。“栋材叔叔”与世长辞的消息传出后,他所在的庭芳苑小区邻居在小区微信群里留言道:“那个在每个温暖如春的日子都会坐在传达室门口,和我们一个个打招呼、挥手,抓着各家小孩说两句话,看我们后生伢子一个个开车出去上下班的老书记爷爷,一路走好,愿天堂的您再无病痛”。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唯有化悲痛为力量,用实际行动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报答他的恩德。</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栋材叔叔”一路走好,从此世上再无“栋材叔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栋材叔叔”在八十寿诞上切蛋糕、吹腊烛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栋材叔叔”在八十寿诞上切蛋糕、吹腊烛的情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