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冬天里的那一抹香】

小鱼儿《卫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年初七,武汉人盼了一个冬天的银装素裹“终于到货了”!虎年第一场大雪,“踏雪寻梅!”。 白雪厚厚堆积在梅花枝头及亭台楼阁上,冰雪中朵朵梅花凌寒绽放,颇有一番英雄风骨。 《卜算子·咏梅》<div>  近代·毛泽东<br><div>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r>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br>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br>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br></div></div> 我喜欢梅花,喜欢她断然的清绝与令人不敢逼视的风雅,喜欢她素瓣掩香的蕊,喜欢她团玉娇羞的朵,喜欢她横斜清瘦的枝干。 这也是我们摄影人在这个冬季为之疯狂的原因吧! 踏雪寻梅,寻的是梅花的俏,梅花的幽,梅花的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暗香,如此高雅的意境。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从李清照的这首《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看到了雪地里娇媚明艳的梅花,犹如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又宛若刚刚出浴的楚楚动人的玉人,轻盈娇美,冰清玉洁。 背着相机行走在幽境之中,所有的浮躁都会随之沉淀。见地上雪色晶莹,残香如梦,不由想起陆游笔下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亭阁楼台,可见人间春意;清风寒雪,自引庭院幽香。我仿佛行走在千年的风景里,在曲径通幽处寻找古人散落的足迹。 冰洁无尘的梅花,以超然脱俗的气韵在翰墨里飘香,以轻逸若仙的风骨守护人间至真的纯净。那执手相看的身影,与世无争的高雅,感动着我踏雪拍摄的心灵。 《红梅》<div>  宋·苏轼</div><div>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div><div>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br></div><div><br></div> 《白梅》<br>元代·王冕<br>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br>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富有韵律感。铁干琼枝,线条清癯明晰,变化和谐,或横斜挺秀,或曲如游龙;干枝叶花象跳动多变的音乐符号,呈现出很强的韵律感。 梅花古朴淡雅,形态苍劲傲骨。 梅花,身为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又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世人皆爱。 武汉难得的一场大雪,东湖梅园踏雪赏梅的游人人头攒动…… 那一片冰雪的世界里,有红装绿裹的孩童,在晶莹的冰层上追闹嬉戏,尽情地滑翔。 有穿越时空的红衣侠女,在风雪中与梅共舞…… 与风雪同画,与梅花私语。 很喜欢北宋诗人林和靖所作的《山园小梅》中的诗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当百花凋零之时,只有梅花迎着寒风独自绽放,美丽而鲜妍,整个小园的风情都被梅花占尽了。 清浅的水中倒映出梅花娉婷的疏影,一缕缕的幽香在朦胧的月色中飘荡……这是一幅很美的画面,梅花孤傲的品性以及绰约的风姿,还有怡人的幽香在字里行间灵动地呈现,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味觉的感官,都给人一种极致的美。 踏雪而来,乘风而去,雪落人间,舞弄如絮的轻影。或聚或散的梅花沉睡在冰雪的梦呓里,引领着赏梅的游人到达春意盎然的地方。 寻思古人,同样的赏梅,却有诗人把酒而吟的雅致,却有离人见梅思物的忧伤,更有老者抚今追昔的感慨。 一缕诗心,穿越楚辞汉赋,流经唐诗宋词,飞度千山碎雪,抵达繁华的今世。 <div>《雪梅》<br>宋·卢梅坡<br>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br>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