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周小】读懂学生是教育的开始——《好教师懂学生》读后感

城关周小刘飞飞

<p class="ql-block">  今年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好教师懂学生》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多。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读懂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读懂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学情、兴趣、需要、困难等。不了解学生的教育都是盲人摸象,都充满了偶然因素。所以说读懂学生是教育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目前,许多教师一方面感叹不懂学生,另一方面却只研究教材而不研读学生,只研究教法而不研究学法。这种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忽视学生的学的片面做法,导致教师对学生了解甚少,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学低效。读懂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怎样读懂学生呢?</p><p class="ql-block"> 一、读懂学生的学情 。</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学情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安排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都是教师教学之前应掌握的基本情况。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班级的整体特点,还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风格,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我们班的学生,刚入班的时候,我就先了解全班同学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语文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就针对同学们的特点,制订一些具体的学习措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随着对同学们的深入理解,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措施,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等,所以,期末考试时,我班大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都有所进步。</p><p class="ql-block"> 二、读懂学生的兴趣 。</p><p class="ql-block">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施教,包括围绕学生兴趣点设置任务;依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教学内容。大部分同学的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我就想到了让同学们表演课本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我们在上学期学习历史故事这一单元,同学们的表演热情高涨,特别是《西门豹治邺》这一课,各个小组非常积极,从选角色到表演道具、台词等等,都准备得非常充分。还有上学期的共读书目《中国神话传说》,同学们都踊跃向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神话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读懂学生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尊重小学生的各种基本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洞察学生的言行,及时捕捉学生的细微的心理变化,解读学生的各种需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实况调整教学预设。我在课堂上就非常注意这一点,有一次,我在讲课,一个学生坐卧不宁,从他的表情我就知道他想要上厕所却不敢和老师说,我就及时走到他身边示意他去厕所。虽然课堂上不允许去厕所,但是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基本需要。从此以后,这个孩子每次见到我都会主动问好,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p><p class="ql-block"> 四、读懂学生的困难 。</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困难包括词语理解上的困难;语言建构上的困难。要读懂学生,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日常的课堂观察,学生的作业、交谈以及调查获得详实的资料,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要,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有更多交流表达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努力读懂学生的知识起点、兴趣点、心理特点和学习困难,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插班生,我发现他的基础较差,听写生字时不加拼音,后来经过了解知道他对拼音掌握得不好,还有就是没有掌握做题的方法,于是我就和他的家长沟通,他家长对此也很重视,在家里也及时给他补习。在学校,我也及时给予他帮助,帮他补基础,还有就是教给他做题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语文成绩由刚开始的不及格到最后的八十多分,进步很大。</p><p class="ql-block"> 读懂学生是教育的开始,希望我们每位教师都发挥教育的智慧,让每个孩子都享受爱的阳光,茁壮成长。</p>

学生

读懂

教师

兴趣

学习

教学

同学

了解

学期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