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适雨</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8.10.3星期六 晴</p><p class="ql-block"> 因为昨天走了不少地方,有些疲倦,今天早上七点才起床。算来今天应该是呆在杭州的最后一天了。所以我先把房退了,提着全部家当开始了一天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要真正走进西湖去看看它的全貌,虽然这两天我的行程一直绕着西湖转,眼里见的也全是西湖的荡漾碧波,可我总觉得是浮光掠影,不能尽兴,总觉得没有全身心地感受西湖,因此我今天在岳飞墓前下了车,买了船票去湖心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乘坐的船是很小的一种,每次只能载二、三十名游客。座位都凹在船腹内,坐上去感觉脚下只一层铁板与湖水相隔。</p><p class="ql-block"> 船虽简陋,却有一个好处,只要把手伸到船外,不用离座就可以触到湖水。当船在湖水中前行,我的手便也跟着劈峰斩浪,一排排碎玉似的浪花在手中不断滑过,就如同在和西湖握手。</p><p class="ql-block"> 同船的大概有一个旅行团,只见一个导游模样的人坐在高处,手中拿了一个扩音器开始介绍。</p><p class="ql-block"> 他先指着远处的西泠桥,讲述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接着他又告诉大家前面湖心岛上的湖心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与醉翁亭,爱晚亭齐名。</p><p class="ql-block"> 这位导游侃侃而谈,一会介绍典故,一会吟诵古诗,一会介绍历史名人,我很爱听。</p><p class="ql-block"> 这次出门旅行我就发现导游很值得钦佩,他们头脑中装滿了各种知识,只随意讲来让游客长了知识,又很会吸引游客注意,很能滿足他们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 因此,无论走到哪儿,我都很注意周围旅行团的导游,听听他们的高见,虽然明知他们反复带游人到同一处地方,口中说的话早已烂熟于心,因而到哪里滔滔不绝的讲,但我仍禁不住佩服他们的口才。</p><p class="ql-block"> 这时,导游也许要与这些苏州来的游客显得亲近些,在介绍了杭州的名人之后又加了一句:咱们扬州也是人才辈出,大家都知道在北京中南海就有我们的一位老乡在主持工作,那就是——江泽民,逗得大家一阵笑。在笑声中我们的游船到了第一站:湖心岛。</p><p class="ql-block"> 湖心岛在西湖上的三个小岛中算是比较小的,只用十分钟就能绕岛一周。岛上有两座亭,岛心的一座两层结构的木亭下层已经作了百货店,售卖一些杭州特产,如茶叶、莲藕、花伞、絲绸和各种小吃,想来不能是湖心亭了。</p> <p class="ql-block"> 岛的东岸还有一座亭,不算宏伟,却因依湖而建使人感到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 走进亭內临亭远眺,只见远处群山环绕,绿树葱翠,亭台楼榭,桥堤塔楼,掩映在湖光山色中。</p><p class="ql-block"> 近处有十几只小船荡在湖中,都是人力摇桨驱动的,大家悠闲地摇着桨,闲聊着,一派宁和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再往下看,湖水轻拍着亭下的石块,不时可见几只小青魚在水中游动,一只船划近时撩起一阵波浪,这些小魚顿时就四散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走出亭子我在岛上转着,突然看见一石碑立在那里很奇怪,上面只两个大红字"䖝二″不知是何含意,我疑惑不解,走近前细看介绍文字,方知这两字暗藏"风月无边"之意,因古文风字为繁体風,风和月没边就成了䖝二了,真是有趣。</p><p class="ql-block"> 从湖心岛乘船又来到了小瀛洲,它是西湖上第一大岛,甚至可以说是湖上的一片陆地。</p><p class="ql-block"> 从地图上看,它呈圆形的"田″字形,田字中间的空白处是水域,只周围一圈和中间"十"字型是陆地,这样中间有水的岛真是特别。</p><p class="ql-block"> 我到时已近中午,岛人游人如织,在路旁我看见有路牌指示到三潭印月,便急忙加快脚步随着人流向前走。</p><p class="ql-block"> 沿着岛的边沿转一个弯,只见前面湖面上游船一下子多了起来,游船交错间一个塔形建筑物隐约可见,虽然不很大,但单凭外形我就知道是三潭之一了。</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心中,三潭印月是西湖的标志,我也不例外,总觉得不看三潭印月就不算到过西湖,今天终于得见了,我心里有些激动,加快脚步走到近前看个清楚。</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三潭距离并不近,每两个相距20~30米样子,呈一个大钝角三角形面向小瀛洲。这三个建筑物好像三只灯塔,每个只有2米左右高,上部呈尖锥状,中间呈球体,上面均匀镂出5个孔洞面向四周,想来是发光部分;灯塔下面是圆台形㡳座一直伸向湖中。</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为了防止游船靠近灯塔发生碰撞损坏文物,在塔底座周围都有一个圆形的铁圈微露出水面保护着。这显然非三潭印月的景观部分,但现在看来,这一圈铁栅像是给三潭安了一个更平稳的底,反倒比孤零零立在水面好看些。</p><p class="ql-block"> 有人介绍说当月圆之夜,三潭内灯光点燃,每个有5处亮孔,映在湖中便成了10个,再加上天上水中明月,天下人间便有32个月亮争明的奇特景观了。</p><p class="ql-block"> 三潭印月所对路口正好是小瀛洲十字形陆地的一个入口,我沿此向岛心走去。</p><p class="ql-block"> 只见前面横着一道長廊,一些游人坐在里边或闲谈或饮茶,是个歇脚之处。穿过长廊回头看,门上挂着一匾"心心相印",许多恋人都在这里留影。</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正是一道九曲長桥,从桥上向下面望可以看到有大大小小的红鲤魚在水中游动。一个小朋友向水中投了一块面包,顿时有几十只魚儿游过来抢食,水面鱼头攒动煞是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