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风云之三——乔家、王家大院

相逢是歌

<h1 style="text-align: left;">  10月13日从五台山返回太原以后,休息一个晚上以后,又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平遥古城二日游。<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乔家大院</b></h1>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对于乔家大院的认识,始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张艺谋镜头下的乔家大院,让人感觉古朴、庄严、深邃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视频</p> 13日早晨从太原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乔家大院,这是乔家大院的门牌坊,应该是后建的 大院的入口,从这里买门票进入大院 整个大院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 <p class="ql-block">  大门后的百寿图</p>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 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也是乔家大院的一号院 房间内的阵设 卧室 厨房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到抗日战争爆发结束,历经180多年,整个建筑是乔氏家族乃至晋商发展史的浓缩 每个院中心都摆放着一两口大缸,原因有三:储水、防火、聚财 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多为名人所题写,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 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 大门上建有顶楼,建筑考察,气势恢宏 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 我发现,大院各院落的布局和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国古建筑典型的对称式建筑,给人以均衡、稳健的感觉 现代艺术点缀着古朴的建筑,增加了一份活跃感 不知是由于电视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响,还是大院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个大院处处可见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 于古朴中给人以喜庆、活跃的感觉 从这里进入 到大院的后花园 花园内建有亭台楼榭,假山和水池等建筑,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飘缈升腾的雾气,仿若仙境一一般,仿佛让人回到了远古的时代。<div>  如今的乔家大院已人去楼空、繁华不再。只有这座沉默的院落,指引着人们去探寻,去感知关于晋商的故事和传说</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家大院</b></h1>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整个大院分为高家崖和红门堡二个建筑群。 <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家崖建筑群</b><br></li></ul>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这是大院的入口,大门上建有门楼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王家大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很明显都被主人精心地设计过。 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艺术非常出名,其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 木雕 砖雕 石雕 每个石雕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是仙鸡送子 乳如奉亲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 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以及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形式多样,做工极佳,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 <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门堡建筑群</b><br></li></ul> <br><br>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 29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红门堡整个依山而建,前面为庭院,后面为花园 这是王家后人历经数代保存,后来自愿捐赠的嘉庆年间颁发给王家的一道圣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高家崖和红门堡二大建筑群之间由一条栈桥连接 与乔家大院相比,个人感觉王家大院更为古朴,建筑更多以实用性为主,更加紧固、耐用,更加接地气,所以有民间故宫之称 <div>  整个建筑,虽历经300多年建设,不同时代的人,不同时代的审美,混搭在一起却没有违和感,反而变成了一种风情<div>  从这里出来,结束了王家大院之旅</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