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之王---舒伯特(Franz Schubert)

行摄匆匆

<font color="#ed2308">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ont>(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一生短暂,只活了31年,但却创作了包括《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等三部声乐套曲在内的600余首歌曲,以及19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等。<br><br><div> 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自然流露、浑然天成。他在世时,大众对他的认识和欣赏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担任父亲学校里的教师,辞去职位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靠朋友的接济。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坟墓旁。<br></div><div><br></div><div> 舒伯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始被世人重视。因其首创艺术歌曲,并产生大量作品,故有“歌曲之王”之称。特别是他所作的艺术歌曲著称于世,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br></div> <h5><i>舒伯特的遗产除了黄金难买的珍贵的作品以外,还有仅值二十四、五元的所有物</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一、《鳟鱼》</font></b></h1><div><font color="#ed2308">The Trout Quintet in A Major, Op. 114</font><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由于《鳟鱼》五重奏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鳟鱼》五重奏写于 1819年,当时舒伯特仅仅22岁。 通过学唱歌曲《鳟鱼》,能够从歌词、旋律中感悟人世间的单纯、善良与欺诈、邪恶并存的事实,明白正义必须与邪恶进行斗争的道理,感受歌曲的独特艺术魅力,拓宽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视野。 <font color="#ed2308">歌曲赏析:</font><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 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再者,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div><div><br>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舒伯特最美妙动听的室内乐佳作,甚至也是钢琴室内乐这个门类的一顶桂冠。整个基调是浪漫而愉快的,情怀坦荡,自由自在,而且始终充满了歌唱性。第四乐章不用说了,歌曲《鳟鱼》的旋律你应该是很熟悉的,或许还会唱呢。即使是有点激动不安的第三乐章,也是歌唱性很强。<br><br>5个乐章为:<br><br></div><div>1.活泼的快板,A大调,古典奏鸣曲式。开头以钢琴弹奏三连音音型,起连接全曲的作用。先是第一主题的呈示与发展,然后经过部形成E大调,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小提琴反复后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在以附点4分音符及8分音符进行的新节奏伴奏下,小提琴以C大调奏第一主题,展开幻想追逐。再现部第一主题发展音型以D大调由钢琴再现,通过短小的尾奏而结束。<br><br></div><div>2.行板,F大调,由3个抒情的旋律组成。第一旋律为F大调,第二旋律为升F小调,第三旋律为D大调。然后第一旋律以降A大调,第二旋律为A小调,第三旋律为F大调重现,为巴赫、莫扎特的传统。<br><br></div><div>3.谐谑曲,急极,A大调,复合三段体。以弦乐与钢琴对答,再构成赋格。<br><br></div><div>4.小行板,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br><br></div><div>5.快板,A大调,不完全的奏鸣曲式,其中流露着匈牙利色彩。<br></div> <font color="#ed2308">歌曲情节:</font><div><font color="#ed2308"> <br></font>明亮的小河里面</div><div>有一条小鳟鱼</div><div>快活的游来游去</div><div>像箭儿一样<br>我站在小河岸旁</div><div>静静的朝它望</div><div>在清清的河水里面</div><div>它游得多欢畅</div><div>在清清的河水里面</div><div>它游得多欢畅</div><div><br>那渔夫带着钩竿</div><div>站在河岸旁</div><div>冷酷的看着它</div><div>想把鱼儿钓上<br>我心里这样期望</div><div>只要河水清又亮</div><div>他别想把小鳟鱼钓上岸<br>只要河水清又亮</div><div>他别想把小鳟鱼钓上岸<br><br>但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div><div>他赶忙搅浑河水</div><div>我还来不及想<br>把小鳟鱼钓上岸</div><div>我满怀激愤的心情看小鳟鱼上了当<br></div><div>我满怀激愤的心情看小鳟鱼上了当<br></div> <h5><i>《鳟鱼五重奏》 The Trout Quintet in A Major, Op. 114</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二、《圣母颂》</font></b></h1><div>Ave Maria D.839<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圣母颂》创作于1825年,曲子原名《爱莲的第三首歌》(德:Ellens dritter Gesang;英:Ellen's third song),是一首少女为了代父赎罪,向玛利亚祈祷的歌曲。<div><br>  当年演出是由舒伯特的好友,著名歌唱家Johann Michael Voge演唱,并由作者本人亲自为这曲伴奏。</div><div><br> 事实上,这部作品原本只是一般乐曲,而非圣乐。但因为原诗中有部分内容,与《圣母颂》的拉丁经文颇为神似,再加上虔诚的曲调中,充满圣洁祥和的气息,于是当时许多人认为这首深受欢迎的曲子,是针对《圣母颂》的祷文所写的。<br></div>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原诗是苏格兰大文豪华特.史考特(Walter Scott)的著名长诗《湖上美人》(Lady Of The Lake)中的一段,内容是在战火瀰漫的黄昏,士官罗德利在野外散步,无意听到了动人的歌声,原来是达格拉斯的公主爱莲(Ellen),和着老臣贝恩的竖 琴,在向圣母祷告的声音。<div><br>  第一节的歌词语译如下:「仁慈的圣母玛莉亚啊,请妳伸展仁慈的圣手,抚慰我心中的悲苦。请妳那温暖的慈光永照我身上,将我前途照亮。如果没有妳慈祥的光芒,我心就会悲怆痛苦。啊!我伟大慈爱的圣母啊,请妳倾听我虔诚的呼唤。」</div><div><br> 对于这首名曲,舒伯特本人是这么说的:「人们对于我在这首曲子~Ave Maria祈愿之歌中所表现的虔诚之念,非常惊奇,这实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人们的注意,其理由在于何处?据我想来,大概是因为我在感情中,全心倾泻了真实的虔诚吧。」</div><div><br> 尔后不知何时,有某人用这首曲子的音乐填上了《圣母颂》的经文,并将它广为流传。久而久之《爱莲的第三首歌》和《圣母颂》就在人们的穿凿附会下被合而为一,成为今日广为流传的旷世名曲,舒伯特的《圣母颂》了。<br></div> <h5><i>帕瓦罗蒂-《圣母颂》Luciano Pavarotti - Ave Maria</i></h5> <h5><i>《圣母颂》Ave Maria D.839</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font color="#ed2308"><b>三、《野玫瑰》</b></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Heidenroslein, Op. 3, No. 3, D. 257<b><br></b></font></div> 《野玫瑰》(Heidenröslein, D.257)是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歌曲《野玫瑰》,虽然没有其它名曲那么著名,可是它的诞生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在维也纳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夜晚,十八岁的舒伯特从小学校里练完琴正走在寂静的回家路上。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冷清。当舒伯特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相识的小男孩。这小男孩跟他学过音乐,和舒伯特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他还要一贫如洗。夜这么深了,小男孩还没有回家,仍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这时舒伯特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他立刻明白了,小男孩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站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啊。<div><br>  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心里充满同情和怜惜。他看见孩子那双充满忧郁、无奈的眼晴里噙满泪水。枯寂的街头、浓重的夜色和凄凉的寒风,似乎要把他们俩人吞没了。舒伯特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并没有多少古尔盾。他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清寒的了,作的曲子卖不了多少钱,靠教授音乐谋生。甚至有时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他不止一次地说:<font color="#ed2308"><b>“如果我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b></font><br></div> 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古尔盾全给了小男孩,他对孩子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说罢,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看了看手中的钱,又望瞭望舒伯特,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知道那本书值不了那么多古尔盾。舒伯特安慰孩子说:“快回家吧,夜已经很深了。”孩子点点头转身就跑了,寒风撩起他的衣襟,像小鸟扑扇着快乐的翅膀。可是刚跑出几步,很快又回过头冲舒伯特喊道:“谢谢你,老师!”边跑边不住地回头冲着“老师”挥手。<div><br>  舒伯特一直望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雾渐起的小街深处。他也要回家了,一边走一边随手翻看着那本旧书。忽然,他被书中的一首诗吸住了,情不自禁站在路灯下读了起来……<br></div><div><br></div> <div><br></div><font color="#ed2308">少年看见红玫瑰,<br>原野上的红玫瑰,<br>多么娇嫩多么美;<br>急急忙忙跑去看,<br>心中暗自赞美,<br>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br>少年说我摘你回去,<br>原野上的红玫瑰。<br>玫瑰说我刺痛你,<br>使你永远不忘记,<br>我决不能答应你!<br>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br>……</font><br> <div><br></div> 啊!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读着读着……这寒风、黑夜、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展现在舒伯特眼前是那盛开的野玫瑰。他似乎闻到了那浓郁芬芳的花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h5><i>《野玫瑰》Heidenröslein /Ardis Olof Vikingsdottir</i></h5> <h5><i>《野玫瑰》Heidenroslein, Op. 3, No. 3, D. 257</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四、《魔王》</font></b></h1><div><font color="#ed2308">Der Erlkönig D328</font><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 这首堪称艺术歌曲史上的神作了,相信大家耐心了解后一定会为音乐与文学的精妙结合与相得益彰而惊叹。<div><br>  歌词原为德国诗人歌德创作的叙事诗。弗朗茨·舒伯特在他年仅18岁的时候(对就是18岁)根据歌德之诗创作同名叙事曲。歌曲中有四个不同角色:讲述者、魔王、孩子和父亲,作曲家通过用不同的旋律、节奏和伴奏音型,形象地刻画出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以其超强的创造力赋予诗歌中的角色,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高度的戏剧表现力。<i><font color="#167efb">歌德在一次音乐会中听到这首作品时,深受感动与折服,泪流满面起立鼓掌,但此时年纪轻轻的舒伯特已去世两年。</font></i><br></div> <font color="#ed2308">歌曲情节大意:</font><div><br><div> 深夜里一位父亲将高烧的孩子紧紧地抱在胸前,骑马在树林里飞奔。隐形的魔王潜伏在密林深处诱惑孩子的灵魂,孩子非常恐惧,父亲极力掩饰恐惧一边安慰孩子,一边飞奔赶回家去,拯救孩子的性命。魔王的威胁在迫近,父亲策马疾驰,最后终于赶回家中,而怀抱里的孩子却已经死去。</div></div> <font color="#ed2308">歌曲赏析:</font><div><br></div><div> 钢琴伴奏的“马蹄”疾奔的三连音节奏贯穿全曲,是紧张、阴森、恐怖的基调贯穿全曲。父亲在其中的情绪压抑而焦虑,一边要抚慰恐惧不安且极度虚弱的儿子,一边要极力压抑住自己担心、惶恐的情绪。所以他的声调沉着、平衡,不断安慰怀里充满恐惧与疑问的孩子。 而孩子与魔王的数次对话中恐惧逐渐加深,作曲家通过旋律逐渐移高的作曲手法,刻画孩子越来越强烈的绝望感。 魔王虚假、狡猾、邪恶,作曲家通过频繁转化的调性来刻画魔王的特点。起初他用温柔飘忽的声调来蛊惑孩子的灵魂,极具诱惑力。在最后一次对话时,伴奏旋律音阶不断下行,音程连续大跳,表现魔王露出了凶狠的真面目。</div> <font color="#ed2308">演唱分析:</font> <div><br></div><div> 其实舒伯特艺术歌曲很能体现,“唱的是文化”。他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常是诗歌,那么要表现出诗歌幽静、细腻、丰富的情感,不需要浓厚的、巨大的音响,而需要多样的音色、清晰的吐字、细致的语调,需要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文化素养以及娴熟的声音技巧、控制力,才能很好的表达。这首《魔王》中的三个角色,分别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且随着歌曲进行层层递进,这就需要歌唱家采取不同的音色和语气来表现。目前被认为的最经典演绎是<font color="#ed2308">迪斯考的版本</font>,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他的处理有多么的精妙。</div> <h5><i>《魔王》 Der Erlkönig D328 (菲舍尔·迪斯考)</i></h5> <h5><i>《魔王》Der Erlkonig, D.328</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小夜曲》</b></h1><p class="ql-block">Schubert Serenade (Ständchen) D.957 No.4</p> <div>  舒伯特《小夜曲》 选自声乐套曲《天鹅之歌》(共14首)Schwanengesang D.957 No.4 Ständchen, 作于1828年。</div><div><br></div><div> </div><div> 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民间传说认为,天鹅将死的时候,会唱出最动人的歌。维也纳的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在舒伯特逝世后不久发现了他未曾问世的作品,认为他去世前半年所写的十四首歌,当属动人的绝笔,于是将它们汇编成集,以“天鹅之歌”命名出版,其中的第四首就是这首《舒伯特小夜曲》,是1828年用雷布斯塔布的诗谱成的。《小夜曲》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br></div> <font color="#ed2308">歌词内容:</font><div><br></div><div>我的歌声穿过深夜<br>向你轻轻飞去<br>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br>爱人我等待你<br>皎洁月光照耀大地<br>树梢在耳语<br>树梢在耳语<br>没有人来打扰我们<br>亲爱的别顾虑<br>亲爱的别顾虑<br>你可听见夜莺歌唱<br>他在向你恳请<br>他要用那甜蜜歌声<br>诉说我的爱情<br>他能懂得我的期望爱的苦衷<br>爱的苦衷<br>用那银铃般的声音<br>感动温柔的心<br>感动温柔的心<br>歌声也会使你感动<br>来吧亲爱的<br>愿你倾听我的歌声<br>带来幸福爱情<br>带来幸福爱情<br>幸福爱情</div> <h5><i>《小夜曲》舒伯特,廖昌永演唱</i></h5> <h5><i>《小夜曲》Serenade (Ständchen) D.957 No.4</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六、《菩提树》</font></b></h1><div>Der Lindenbaum D911,Op. 89/5<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菩提树》 Der Lindenbaum选自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Winterreise, Op. 89) ,作于1827年。 《冬之旅》是由24首艺术歌曲组成的。歌词都是舒伯特根据诗人威廉·米勒(Johann Ludwig Wilhelm Müller,1794-1827)的作品改编的,讲述失恋的主人公在冬季流浪时的所见所感。 <br>  《菩提树》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第5首,是舒伯特作品中最受世人喜爱的歌曲之一,也是整部声乐套曲中最有效果的一首。作品根据缪勒的诗谱曲,旋律质朴优美,具有典型德国民谣风格。它描写失恋离家流浪多年的青年仿佛听到家乡门口菩提树的呼唤,而游走于美好回忆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心情。<br> <h5><i>《菩提树》Der Lindenbaum D911,Op. 89/5</i><div><i>德国男中音克里么尔演唱</i></div></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font color="#ed2308"><b>七、《美丽的磨坊女》---声乐套曲</b></font></h1><div><font color="#ed2308">Die schone Müllerin op.25, D. 795</font><br></div> <font color="#ed2308">  《美丽的磨坊女》</font>(德语:Die schöne Müllerin,作品号25,D. 795)是由弗朗茨·舒伯特基于德国诗人威廉·米勒诗作改编的声乐套曲,创作于1823年。在此之后,舒伯特还为米勒的《冬之旅》配曲。它是最早被广为传唱的声乐套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视为艺术歌曲的巅峰之作。<br><br> 这部套曲原先是为男高音及女高音而作,后来被改为其他音域。由于歌词所讲是一位男青年的故事,因而这部作品经常由男歌唱家演绎。作品的钢琴部分不仅仅只是人声的伴奏,并且承担了相当大的比重。<br><br>演奏时长通常在60至70分钟之间。 <font color="#ed2308">写作过程:</font><div><br></div><div> 米勒的诗作是在1820年出版的。舒伯特是在1823年5月至9月间完成谱曲的。作曲家当时26岁。他在写作过程中省去了一些诗,如序诗及尾声。这部套曲1824年首次出版。</div> <font color="#ed2308">内容概要:</font><div><br></div><div> 整部套曲总共包含20首歌曲,其中半数是简单的一部曲式。整部作品的感情色彩开始时较为积极,后来渐渐转为悲情。<br><br> 套曲一开始时讲述一位年轻的磨坊工在乡间快乐地游荡。他沿着溪流走到了一座磨坊。他爱上了磨坊主的美丽的女儿。但因为他只是个磨坊工,她并不在意他。他试图去打动她,她的反应却总是若近若离。她的芳心不久后被一位身着绿色衣服的猎人赢得。磨坊工曾送给那位女孩绿色的缎带。他开始对绿色着迷。在这之后,他又执迷于一个传说:代表永恒之爱的花会从他的坟墓长出。最终,这位年轻人绝望之极,将自己溺死于那条小溪。但歌曲中并未指明这位年轻人是不是确实自杀了。最后一首歌是小溪唱的摇篮曲,留下一个问题:那条小溪到底是那位磨坊工的友伴还是梅菲斯托费勒斯。</div> <div><br></div> 这部具有鲜明抒情风格的套曲,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它 反映了当时在奥地利反动统治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郁闷、悲愤和对于 光明幸福的热切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封建复辟时期的社 会现实。同时,这部套曲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怨恨。 <div><br></div>歌词内容请看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E%8E%E4%B8%BD%E7%9A%84%E7%A3%A8%E5%9D%8A%E5%A5%B3/4343250 <h5><i>《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one Müllerin</i><div><i> 菲舍尔-迪斯考演唱,席夫伴奏</i><br></div></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八、《音乐的瞬间》</font></b></h1><div><font color="#ed2308">Moment Musical op. 94 d. 780 no. 3 in F Minor</font><br></div> 《音乐瞬间》Moment Musical op. 94 d. 780 no. 3 in F Minor,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品,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此曲据说是1827年舒伯特在格拉茨之旅归来后所创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乐瞬间》六首乐曲中的第三首。 关于这首曲子,有这样一段传说: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乐谱,弹奏之后,对其赞叹不已。随后他才知道这其实正是这位朋友记下的他本人即兴弹奏过的作品。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说明舒伯特有着很高的即兴创作能力。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br><br><div>  虽然总共只有54段,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在二小节轻快节奏奏出后,音乐奏出了一个纯朴、可爱的旋律(片段1)。乐曲的中间部分转到降A大调上,并在色彩明朗的F大调中结尾。<br><br></div><div> 《音乐瞬间》 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富盛名的一首。</div> <h5><i>《音乐的瞬间》Moment Musical op. 94 d. 780 no. 3 in F Minor</i></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九、《军队进行曲》</font></b></h1><div><font color="#ed2308">Military March No. 1 in D Major, Op. 51, D. 733</font><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军队进行曲》作于1822年前后,是<font color="#333333">钢琴联弹曲《军队进行曲》中的第一首。</font>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描写了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士兵的场面。<div><br> 舒伯特所作的许多钢琴联弹曲中,包括三个进行曲集,即《三首英雄进行曲》,《二首性格进行曲》和《军队进行曲》,全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家庭音乐。其中以《军队进行曲》最为著名,尤其是这首第一号作品更为流行。</div><div><br></div><div> 据说此曲是作者为奥地利皇家卫队所作<br></div> <font color="#ed2308">歌曲赏析:</font><div><br></div><div> 作品为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乐曲开始有六小节序奏,非常形象地模拟军号的音响和小军鼓敲击的节奏,嘹亮而宏伟。全乐队合奏的号角式音调开始,气势雄壮。接着,轻快的主部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并逐步发展成生气勃勃、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使人联想到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队列。第一部分是带有反复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主题英武雄壮、生气勃勃,具有军乐队式的号角齐鸣的效果。富于跳跃感的伴奏音型O X X X X | (后十六)如同小军鼓的敲击,节奏强烈而具有感染力,使心情沮丧的人听了也为之振奋起来。反复一次后,经过短小的过门转入a小调B段,呈示出抒情主题,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然后再反复A段。 第二部分A段转G大调,由第一部分主题音乐变化而来,旋律富有歌唱性。B段接着转入同名g小调上,音型、节奏基本相同,但色彩显得更加绚丽,描绘街头人群向士兵们挥手致意和投掷鲜花的场面。随后,又回到G大调主题A段。<br><br> 音乐的第二段是一个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的抒情性主题,被称为是舒伯特创作的最美丽的旋律之一。后面这个主题经过作者巧夺天工的多次转调,充分体现了舒伯特在旋律发展方面的天才与技巧,历来为世人所赞叹。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 由于军队进行曲音乐语言朴实、流畅动人、形象逼真、通俗易懂,而深受人们喜爱。<br></div> <h5><i>《军队进行曲》,钢琴四手联弹</i><div><i>Military March No. 1 in D Major, Op. 51, D. 733</i><br></div></h5>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十、《未完成交响曲》</font></b></h1><div>Unfinished Symphony No.8. Mvt.1. D.759.<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未完成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作者时年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 交响曲未完成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div><br>  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br>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div> <font color="#ed2308">作品赏析:</font><div><br></div><div> 继“米罗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雕像之后,这首乐曲很可能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的“未完成”之作。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最初的计划,无疑是想完成一首四乐章的交响曲,希望能在莫扎特及海顿的模式之外另辟蹊径,开拓出一片宽广且高度主观的表现领域。</div><div><br> 他一开始所走的方向便与之前六首交响(舒伯特没有写第七号交响曲)曲徊异,木管与铜管在交响曲史上,第一次得与弦乐并驾齐躯——为旋律与和声结构加上了强烈的色调,效果因不寻常的乐器组合而更显夸张(例如单簧管与双簧管在第一乐章的主题中齐奏)。贝多芬保留在最高潮时刻才使用的长号,在此曲是一开始便加入乐团,并展现卓越技巧,使乐团声音更雄浑,爆发更具威力。</div><div><br> 快板第一乐章似乎充满了山雨欲来的气氛,单簧管与双簧管吹奏的真正主题——急迫而忧郁的b小调主题,由小提琴狂热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之前是一段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哀怨的序奏,稍后又被延伸入发展部中。除此之外,只有一种极其著名的旋律,很类似圆舞曲,却又不完全是。舒伯特的作曲手法是以大提琴对应低音大提琴的拨奏,加上单簧管与中提琴不合拍的伴奏,实在是故作轻描淡写的绝技。在管乐色彩与表情的全新世界中,这篇乐章牵回不已,让浪漫主义风格首次以交响乐的形式出现。</div><div><br> 接下来田园风的E大调行板乐章仍然继续探险,乐曲再度设定为流畅的叁拍子(不过这回是拍3/8而不是3/4拍),木管与铜管也再一次展露精湛技巧。当单簧管吟唱着哀凄的升C小调第二主题时,舒伯特又再次运用不合拍的伴奏,予人一种脆弱的感觉。此时更神奇的事发生了:乐章已过二分之一,舒伯特却将小调和声转为大调,而旋律由双簧管接手后,风格便由尖锐强烈转为舒缓而抚慰人心。</div><div><br> 这两个乐章写于1822年秋,但就在1822—1823年冬,舒伯特患了重病;后来他可能是因为这首曲子会勾起痛苦的回忆,因而不愿完成它。而且这首乐曲在形式上也有问题,他效法贝多芬,以强有力的手法发展素材,却拂逆了自己的思维特质,因为这些素材本身非常“封闭”(偏重旋律性),而不够“开放”(偏重动机),无法以贝多芬奏鸣曲中典型的扩展与重组手法来处理,舒伯特直到创作第九“伟大”交响曲才解决这个问题。<br></div> <h5><i>《未完成交响曲》Unfinished Symphony No.8,D.759.</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