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说到从前的“北大荒”,小村老辈人都会骄傲地说那句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丰饶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小村人的祖先,也养育了小村人口口相传的那些美丽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b> 小村人把山鸡叫野鸡,也许是因为小村处于平原地带,叫野鸡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关于野鸡更为鲜活的记忆,最早追溯到50多年前。那时小村里六婶的丈夫教书之余出去打猎,换回油盐酱醋,贴补生活之用,特别是冬天下雪以后,每一次都能猎捕到几对野鸡。肩扛猎枪的六叔,走在小村的巷子里很是威风,一群孩子围着六叔看漂亮的羽毛,留下一片惊呼。六叔的女儿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六叔捕到了一只活的雄性野鸡,那应该是春节前后,六婶的几个孩子欢喜得不得了,围着野鸡大呼小叫,讨论着要把野鸡养起来。六婶的女儿忙给野鸡喂了一个饺子,结果却害了野鸡,野鸡被饺子噎死了。这件事有好多年在六婶家被说起,每每说起,孩子们都是一声长叹,可惜了那只漂亮的野鸡。</b></p><p class="ql-block"><b> 关于野鸡的记忆,王婶也是念念不忘好多年。王叔身体不好,家里的生活自然很是窘困,有一年春节,快过年了,王婶家还没有包饺子的白面。那时正好六叔打猎回来,听说了王婶家的事儿,让六婶送过去一对野鸡、两只野兔,王婶把野鸡换成面粉,那个除夕夜她们吃到了白面饺子。许多年以后,王婶和六婶说起那件事,六婶已没有什么印象了,她们帮助过的人太多了。王婶说她记了好多年,也许一生都不会忘记了。</b></p><p class="ql-block"><b> 六叔英年早逝,那杆猎枪在六婶家的房梁上挂了好多年。小村人来六婶家,尽量不说那杆猎枪、不说野鸡。但是,六婶家的花瓶里插着漂亮的野鸡翎,来六婶家的小村人会站在花瓶前沉默很久,他们想到了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会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生活有难处的时候,都得到过六叔、六婶的帮助。</b></p><p class="ql-block"><b> 有近20年,小村人几乎很少见到野鸡,严重的猎捕,野鸡几乎绝迹了。野生动物保护提到法律层面以后,野鸡又出现了,“野鸡飞到饭锅里”不再是遥远的故事。今年参加八叔家的杀猪宴,说起野鸡,三哥说东泡底有很多玉米,大雪封地车进不去,没来得及收割,那里面的野鸡成群。三哥的话应该不是夸张,大雪后野鸡觅食困难,有食物的地方野鸡比较集中。三哥接着说,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大,没有人敢打野鸡的主意。别说野鸡,就是麻雀猎捕三只也可以拘留。三哥说的没错,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仅仅要走教育的路线,法律保护不可缺少。</b></p><p class="ql-block"><b> 有一次,和小姜去查干湖拍冬捕,他说野鸡不仅数量多,进化得绝顶聪明。他们去年种地,有三分之一的种子被野鸡吃掉。种子有一层保护膜,可以毒杀虫子,野鸡会把那层膜嗑掉,食之安然无恙。种地的人很苦恼,人们宁愿多种几遍,也不想招惹野鸡。记得小村里老辈人都说过,生产队那会儿,每到秋收后,田地里都要有人看护,不然一片高粱可能一夜之间被大雁、野鸭吃光。小村的孩子们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不会相信它的真实性。近几年,这样的故事在小村不断上演,估计三哥说的那片玉米地,开春后不会剩下太多的粮食了。也好,那算是小村人的一次善举,帮助更多的野生动物度过寒冬。</b></p><p class="ql-block"><b> 去年三月份,去月亮湖拍摄,就遇见上百万只野鸭在湿地觅食,如果是秋天,那些鸭子落到稻田里,估计一夜吃光稻穗应该不是问题,看来小村里的老辈人说起的那些过往是真实存在过的。</b></p> <p class="ql-block"><b> 弟弟几年前建起了宋家庄,酿“宋旨”酒,弟弟用几十年打拼所得,在家乡打造了一道风景。关于宋家庄的来历,有一段传说,就是和野鸡有关。虽然野鸡在传说中没有扮演正面角色,这应该是符合自然规律。农耕初期,野鸡多得成灾,和人类争抢食物,人们自然把它们列为“妖孽”,于是有了人与野鸡的大战,幸好有两条青蛇帮忙,加之雷公助力才战胜野鸡。这几年弟弟在外面有工程,不知他的宋家庄运行得如何?弟弟是小村里较有出息的孩子,曾带动小村人一起致富,应该是小村脱贫路上的带头人。几年前去吉林鹰屯拍鹰,曾和弟弟有过长谈,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凭他的财力,几代人花不完。但是,他还想做更大的事业,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精神层面的财富。对于弟弟的想法,很是感慨,时势造英雄,弟弟能走到今天,和他开阔的视野、前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新年伊始,弟弟依旧会走在他追梦的路上,祝福弟弟宏图大展。</b></p><p class="ql-block"><b> 春节前,去朋友家路过弟弟的宋家庄,只是远远地看看宋家庄。对于那里早已不再陌生,弟弟建庄之初去过几次,有一年在那里参加了杀猪宴,小村里走出去的孩子去了好几位,大家畅所欲言,好不欢乐。因为拍照也去那里,宋家庄的红豆树招来了许多太平鸟,如果好好经营应该能够出好片。在宋家庄的西边,有一大片稻田地,不得了,下雪过后有三四十只野鸡在那里觅食,公鸡居多。因为随身携带相机,有幸拍到群鸡觅食的场景,那一次拍白雪版的野鸡收获不小。于是又想起了关于宋家庄的传说,这么多野鸡集中在宋家庄,生态环境向好这是最有力的说明。同一片稻田地,牛在悠闲漫步、放牛人在静观觅食的牛群和野鸡、我在车里拍照,这样的画面值得记录。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成了今天宋家庄的一道风景。</b></p><p class="ql-block"><b> 今年雪大,野鸡比较集中,一次见到三四十只野鸡不下三次。在宋家庄那次收获最多,距离近拍到的细节多,图片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其他两次:一次没有带相机,留下一路遗憾;一次天气不好、距离远,没有什么收获。拍野生动物靠的是运气,能拍到、拍好,可遇而不可求。去年的五月份,和小丁去野拍,沿途遇到许多野鸡,有一只在路边的草里,离我们不到十米的距离。野鸡躲在草丛里,只把头露在外边,它以为我们没有发现它,安然地趴了很长时间。匆匆拍过几个镜头我们离去了,那个野鸡又会走出来,在田野间把情歌放飞。</b></p><p class="ql-block"><b> 说到野鸡,让我想起好友老毕。老毕也是一名教师,爱养鸟看书,因为爱好相同,成为朋友。老毕给过我太多的友爱和提供太多的创作素材,也在生活中给过我鼓励和帮助。儿子中考成绩不理想,老毕打电话,说了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委婉地说了可能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对孩子的帮扶太少,话语间透着兄长般的关怀。有一年老毕邀请我去拍野鸡,那是冬天,我们走在厚厚的积雪上,突然一只野鸡起飞,我匆忙举起镜头……老毕说野鸡最多能连续飞三次,大雪天跑得快的人可以追上野鸡,飞累的野鸡会把头插到雪里,身体暴露在外面,人过去很容易就可以抓到。老毕说的情景没有见到,主要是没有参与过雪中狩猎。</b></p><p class="ql-block"><b> 曾有几个春节和老毕聚会,酒宴高潮时我们都举杯放歌,那样的记忆成了永恒。老毕离开也有十几个年头了,记得离开月亮泡时,老毕打电话安慰过我:“到了城里的大学校不能说是好事,也不能说是坏事,一切都靠自己了。”我知道这是兄长式的无奈和担忧,来到城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想对九泉之下的兄长说:“到城里来,自己成长了,这应该是好事。”</b></p><p class="ql-block"><b> 每次去月亮湖路过老毕原来的房子,都要深情地望一望,我知道那个房子早已易主,老毕的梦应该还在那个小院里,在那片他耕耘了几十年的黑土下。</b></p> <p class="ql-block"><b> 在法律保护下,野鸡失去最大的天敌——人,鹰、狐狸还在时刻威胁着野鸡的生存。朋友说他知道晚上野鸡都在树上过夜,躲避天敌。之前还真不知道野鸡在树上过夜,这是野鸡的生存智慧。有一年在月亮湖拍摄,看到一只野鸡被鹰追赶很是无助,如果不是我们几个经过,野鸡悲惨的结局不可避免。最后那只惊恐的野鸡跑到灌木下,鹰才不舍地离开。</b></p><p class="ql-block"><b> 去鹰屯拍摄,野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无论是金雕、游隼、苍鹰……它们猎捕的对象是野鸡和野兔。当然野鸡、野兔都是人工养殖的。“一物降一物”老祖宗的话,在鹰猎的现场会有更直接的体验。看着鹰极速猎捕,野鸡丧失了所有反抗的能力,任由鹰无情地杀戮。如果野鸡拿出和同类拼杀的勇气,估计鹰不会占到什么便宜,至少不会那样轻松便宜地得手。有些游客拒绝拍摄鹰猎杀野鸡的场面,他们说太残忍了。可不是,那样悲催的场面,让野鸡死得毫无尊严。每每看到在田野中寻情的野鸡,听到原野上游走的情歌,都会想起那惨烈的猎杀场面,都在为野鸡丧生在鹰爪之下而惋惜。</b></p><p class="ql-block"><b> 北方的春天缺少花红柳绿,但是,北方的春天绝不缺少浪漫。野鸡的鸣叫声并不悦耳,但是很有冲击力。那时田野里还看不到绿色,野鸡寻寻觅觅,每走几步就停下来,深情地引吭高歌。他们把爱的诗行写满田野,听到爱的呼唤,雌性的野鸡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一样,羞涩地与雄性的野鸡幽会。她们平时很少露面,胆怯地躲在角落里觅食。只有在春天里,才会见到成对的野鸡在一起,交配完毕,雄性野鸡离开,雌性野鸡开始独立孵化、育雏。在大雁岛近距离看过野鸡孵化,人可以靠近2米之内,当然那是孵化的后期阶段,小村人常说的“抱恋窝”了。还有一次,在一片树林里,我们走过渠道去树林里拍伯劳育雏,在脚下飞起一只野鸡。我们停下来,看到草丛里有一窝野鸡蛋,有十几枚。其中有一半已经孵化了,看着毛茸茸的鸡雏,我们匆忙拍了几张图片离开,拍惊扰了育雏的鸡妈妈。</b></p><p class="ql-block"><b> 拍摄野鸡距离最近的一次,应该是和老慢在一起。那次去月亮湖拍红脚鹬,我们在车里等候的时候,一只雄性野鸡朝我们的车走过来,走走停停,最后离车不到十米,急急拍了几张,还好没有爆框。要不是养鱼人出门干活,我们还会收获更多的美照。那一次是拍到细节最完美的一次,其实一次也就够了,毕竟我们和野鸡的缘分还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b> 前几天,在微信圈里看到“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一段小视频,我相信那不是人为的排练,应该是可能发生的故事。走在乡村之间的路上,随时都可能看到觅食的野鸡,特别是在大雪过后。老辈人口口相传的“野鸡飞到饭锅里”,正在被现实印证。生态向好,小村人怀念的岁月,正一步步走回来。新的问题是,在和谐共存的大背景下,人类如何理性相让,给动物们更多的生存空间。</b></p><p class="ql-block"><b> 相信缘分,也相信2022年关于野鸡会有更精彩的记录。春天来了,一定会听到野鸡声声呼唤,呼唤春天、呼唤绿色、呼唤爱情……</b></p><p class="ql-block"><b> 期待着!盼望着!用心聆听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2.02.0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