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行(七)从四川巴塘到西藏八宿一条险俊的传奇之路

克非

<p class="ql-block"><b> D8天: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晴见多云</b></p><p class="ql-block"><b> 西行至此,今天终于要进藏了,大家都很兴奋,早晨5点就起了床,洗漱好收拾完行李后6点准时从巴塘县城出发。汽车很快就开始沿金沙江岸边行驶,这段道路路况较差,像是在修路。30多公里后来了到竹巴龙乡-金沙江大桥,很想抢拍一张大桥的照片,由于比较颠簸,镜头对不了焦,只好作罢。</b></p><p class="ql-block"><b> 过桥后即为西藏地区的芒康县境内,黄师傅说我们已经到西藏了。哈哈,这时真想大喊一声:“西藏,我们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七点半时来到了西藏昌都公安检查站。在这里每个人都要下车对照身份证查验,当然防疫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了,看起来检查比之前的川西要严格一些。等待检查期间,我们的车后很快就排起了长龙,看来黄师傅让我们六点出发是完全正确的决策。</b></p><p class="ql-block"><b> 二十分钟后顺利的通过了检查站。随着山谷一路攀升,翻越进藏后的第一座高山一宗巴拉山,海拔4170米,位于芒康县境内。从这里开始就是横断山脉的核心区域,上山路比较平缓,没有很陡的坡路。</b></p><p class="ql-block"><b> 八点半到达芒康县城,海拔3869米,这里也是滇藏线和川藏线交汇处,我们在此吃完早餐后,给汽车加油370元 ,继续沿国道318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之后翻越第二座高山一拉乌山,海拔4376米。穿行在拉乌山的峡谷之中,感觉天气很好,云白天蓝,阳光普照,很是惬意。</b></p><p class="ql-block"><b> 九点半时,前方道路上有一座粉色的门楼,上书「善妙芒康,岭国之乡」。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芒康的主要旅游景点是以茶马古道为主线;还有一个盐井盐田,在距芒康县城120公里处,是世界上惟一完整保持着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路过。</b></p><p class="ql-block"><b> 车外闪过的输变电设施高高耸立在山岗之上。曾看到过一则消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拉乌山的国家电网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标志着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实现了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历史跨越。</b></p> <p class="ql-block"><b>  拉乌山的上山之路依然平缓,山顶有一个壮观的经幡阵,半个山顶都是经幡,也有停车打卡之人,我们没有停车直驶而过。</b></p> <p class="ql-block"><b>  下山的路有好几十公里,沿途如波浪般起伏的山头上整齐排列的高压输电塔也很壮观,它们给西藏带来了强大的电力保障。</b></p> <p class="ql-block"><b> 爬到一个山头时,路边有个小观景点,可以停车。在路傍的苍松翠柏之间俯瞰来路,虽然柺也很多,但拉乌山地势总体还算平坦。</b></p> <p class="ql-block"><b>  看到车前的这些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我的骑行者,总是满满的敬佩!</b></p> <p class="ql-block"><b> 窗外掠过的藏族民居比之川西的又不太一样,显得简陋了许多。</b></p> <p class="ql-block"><b> 经过一个小山村,看见村前有一大片的红土地,黄师傅停下车来。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被红土地包围着的“如美村”吗?</b></p> <p class="ql-block"><b> 哇塞,好一个五彩缤纷、如诗如画的小村庄啊!村子依山而建,山头彩林密布,方整的梯田和村舍错落有至,红旗在房顶上随着微风轻轻的飘扬,红土地配上红瓦房,一切充满着勃勃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一路下坡来到了澜沧江边的如美镇,这里的海拔仅2640米,前面就是澜沧江。</b></p><p class="ql-block"><b>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它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b><b style="font-size: 18px;">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b><b>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下车后步行走过澜沧江竹卡大桥。桥头有一座勇士在江水的激流中划羊皮筏子的雕塑,体现的应该是“激流勇进”的主题吧。</b></p> <p class="ql-block"><b>  澜沧江在这里可不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段那般平缓宽阔,而是堪比黄河,混沌的土黄色江水在狭窄的绝壁中激荡奔流,水声隆隆,十分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过桥后,桥头有武警的兵营。看见兵营,让人感到特别的亲切和放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挥别了澜沧江,开始攀爬第三座高山-觉巴山。上山的入口处立了许多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路上的飞石、塌方和泥石流。</b></p> <p class="ql-block"><b>  觉巴山(又称脚巴山)</b><b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3911米</b><b>,地处横断山脉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包围在安久拉山、伯舒拉岭、拉乌山等群山中。觉巴山山势险峻,相对落差有2000米,弯弯曲曲的几十公里盘山公路全是依山体开凿岀来的,上依绝壁,下临万丈深渊,让人望而生畏,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b><b style="font-size: 18px;">被称为川藏线上的一处天堑。</b></p> <p class="ql-block"><b>  比较起来看,觉巴山并不算很高,但起伏高,看着路上深深下切的</b><b style="font-size: 18px;">澜沧江和</b><b>壁立千仞的</b><b style="font-size: 18px;">江岸,未免不心惊胆颤</b><b>。呵,在这里也打个卡吧,否则很容易就会一掠而过。</b></p> <p class="ql-block"><b>  澜沧江藏于陡峭的大山之间,这里山高谷深,河道狭窄,水流湍急。</b><b style="font-size: 18px;">汽车紧靠着山体行驶,</b><b>不时可见到路边的塌方,还好不是雨天,否则会更加危险。</b></p> <p class="ql-block"><b>  瞅着这些个硬生生开凿出来的挂壁公路,让人有一种在悬崖边前行的感觉,一个疏忽面临的可能就是万丈深渊。</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觉巴山的知名度不很高,但许多经过此山的人都说这里也算是横断山脉的险段之一。</b><b style="font-size: 18px;">只有身临其境,才会知道其中的艰险。</b></p> <p class="ql-block"><b> 看看这些大山深处“之”字路旁的人家,居然开拓出了一片片梯田,打理着自己的一方绿色家园,很是令人钦佩!</b></p> <p class="ql-block"><b>  行驶间忽然看见前方山头一片灿然,于是黄师傅把车靠边停了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高山之颠总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山头的这一片黄橙青紫之色,怎能叫人不驻足欣赏一下呢!</b></p> <p class="ql-block"><b>  车轮下的盘山道上,这些U字形的急弯,也在考验着司机们的驾驶技术和经验。</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坐在车上只觉得汽车好一会的左旋右转,终于下到了谷底。</b></p> <p class="ql-block"><b>  已到中午时分,路傍出现了小溪,白塔和</b><b style="font-size: 18px;">房舍</b><b>,但没见到有商店和饭店。好在我们自带了一些零食,填了一下肚子。</b></p> <p class="ql-block"><b>  路傍的草地上坐着一些看来是就地吃完中午饭后休息的人们,穿着打扮像是养护道路的工人,风餐露宿的,真的是很辛苦,感谢他们!</b></p> <p class="ql-block"><b> 继续前行,车外的景色己悄悄的发生了改变。这里的地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卵石,石头中间有潺潺的流水,水边的山坡上生长着一蓬蓬彩色的植被,其间又点缀着一些绿色的松柏,五颜六色的很是养眼,于是我们的车停了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正在拍风景的人儿,却不知自己已然成为了别人镜头里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之后又开始上坡,山坡上</b><b style="font-size: 18px;">到处都是草甸,时不时可见散落在山间的高山牦牛。</b></p> <p class="ql-block"><b> 高压线塔也排着队似的随之一路攀升,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山顶上的雪融化成的溪流,在一片酱红色的土地上像蛇一样扭曲迂回而下,好似在山坡上描出了一道道无限延伸的优美曲线。</b></p> <p class="ql-block"><b>  中午一点多钟,让人望而生畏的第四座高山-东达山又出现在了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在垭口的路边竖着的一块蓝色道路标志牌:东达山,海拔5130米,配合着二男一女三位交警向路人致礼的暖心照片,也是此地的一景。</b></p> <p class="ql-block"><b>  标志牌的反面有关于东达山垭口的简单介绍:“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高度5130米,是川藏南线上第二高垭口,是整条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山顶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0%,当山下的澜沧江河谷还是高达30度的炎炎夏日时,东达山垭口的气温已经是零度以下。”</b></p><p class="ql-block"><b> 确实,即使还是中午又有太阳,这里的温度也不高,站在路边感觉又冷风又大,穿上了羽绒服也不觉得暖和。</b></p> <p class="ql-block"><b> 垭口的高处建有一座玛尼堆,上面悬挂着许多经幡和哈达,给予翻越高山的人们前路顺利平安的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垭口海拔5130米的高度已经接近珠峰大本营了。这里也被称为“生命禁区”——东达山。进藏途中这一处是挑战自我值得纪念的地方,摄影留念是少不了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就连七十六岁的龙哥也在老陈的陪同下从车上下来打了个卡。</b></p> <p class="ql-block"><b> 看,在阳光的照耀下,就会看见五彩经幡每一幅上面都有经文。</b></p> <p class="ql-block"><b> 东达山</b><b style="font-size: 18px;">的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另一边就是西藏的左贡,其</b><b>山峰海拔更高,为5230米。山顶上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垭口海拔高,缺氧明显,黄师傅让我们下车拍照时一定要慢慢的走。在下车打卡的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我们之中就有几位出现了诸如胸闷、头痛等高反症状。看来此地不宜久留,</b><b style="font-size: 18px;">黄师傅赶紧的发动了汽车又开始下山。</b></p> <p class="ql-block"><b>  高原的山上虽然有点光秃秃,但高原自有高原的迷人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道路盘旋下坡几十公里,忽然峰回路转,发现了路边的风光无限。</b></p> <p class="ql-block"><b>  啊哦,从未见过如此多娇的奇景,难道这是上帝的后花园吗!</b></p> <p class="ql-block"><b>  山坡上平缓的草坪一片金黄,上面有</b><b style="font-size: 18px;">许多蓬蓬众众红绿相间、</b><b>不是鲜花胜似鲜花的</b><b style="font-size: 18px;">灌木丛点缀其间</b><b>,牦牛们在那里优闲的踱来踱去,真是太美了,只好用异域奇景来感叹了!</b></p> <p class="ql-block"><b> 山下的牛圈依山傍水而建,</b><b style="font-size: 18px;">和谐而雅致的</b><b>融入了</b><b style="font-size: 18px;">山水之间</b><b>。这里的牛们看起来也很享受生活呢。</b></p> <p class="ql-block"><b>  散落在山坡间的藏民村寨,同样也和谐的融入了此山此景中。徜徉在这片土地上,令人心旷神怡,不忍离去。</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在此逗留了近二十分钟,离开时仍有不舍,好在有照片保存着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不到西藏根本不知道横断山脉的山有多少,一路上都是山连着山,蔚为壮观但又无可奈何,为了心中的梦想,只能继续前进、前进再前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横断山脉”这一名称缘于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当时他从四川经云南到南亚次大陆考察“黑水”源流,因看到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阻断路,而给这一带山脉取了个形象的“横断山”名称。</b></p> <p class="ql-block"><b> 下午快三点时,汽车到达左贡县城,没有停车直接穿城而过。</b></p><p class="ql-block"><b> 左贡县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下辖县,“左贡”在藏语中是“犏(耕)牛背”的意思。县城驻地海拔3780米。</b></p> <p class="ql-block"><b> 左贡县境内大小河流交错,共有81条,水资源及其丰富。主要河流为玉曲河、澜沧江、怒江。</b></p> <p class="ql-block"><b> 还有318、214两条国道,横贯左贡县全境,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之便,是历代商贾由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必经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玉泉河像一条玉带一样在我们眼前飘过。</b></p> <p class="ql-block"><b>  汽车在玉泉河过桥时,已近下午四点半钟了。桥头像是一个服务区,黄师傅说他要在这里休息二十分钟,确实今天的路程够他辛苦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河边有一碑塔:“传奇昌都.</b><b style="font-size: 18px;">卓卓康巴</b><b>”。“卓卓”表示康巴人对悠久历史的骄傲。这里不仅是康巴的腹地,还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昌都地区的许多地方都建有这样的碑塔,也象征着康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b></p> <p class="ql-block"><b> 发源于昌都类乌齐县的玉曲河中下游从左贡县穿县而过,形成了一片美丽区域。</b></p> <p class="ql-block"><b> 玉泉河,水色碧绿,河如其名。无论在哪个角度来观赏都很美。</b></p> <p class="ql-block"><b>  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河滩上健壮的牦牛、草地,起伏的山峦,此地应该不输阿尔卑斯山的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景色真是太美了!瞧瞧这些摄影爱好者们好像小蜜蜂遇到了花丛般的</b><b style="font-size: 18px;">忙个不停。</b></p> <p class="ql-block"><b>  蓝天上飘浮着的一朵朵千姿百态的白云更让眼前的风景风情万端,无法用语言描述,只好充分的展开你的想象力吧!</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了玉泉河,又要开始翻越今天的第五座高山——业拉山。</b></p> <p class="ql-block"><b> 从左贡到此地海拔只上升了两百多米,所以这段路的起伏不大。向前看有一大片草原,黄师傅说这里名叫邦达草原。</b></p> <p class="ql-block"><b>  继续沿着</b><b style="font-size: 18px;">蜿蜒的山路</b><b>向上爬几公里,路边有邦达草原观景点,可以在这里俯瞰一下邦达草原。</b></p> <p class="ql-block"><b>  噢,邦达草原是如此的迷人,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溪流遍布,九曲十八弯,与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了一体,显得</b><b style="font-size: 18px;">宁静而</b><b>深远。</b></p> <p class="ql-block"><b>  草原四周都被大山所环抱,好似一个天然的避风港。仙峰映着天光云影,依山而建的村镇仿佛一个世外桃源,遗世独立。</b></p> <p class="ql-block"><b>  哇,山形怎么也长得这么漂亮呢!宛如大海起伏的波浪又或如排成人字形飞翔的大雁翅膀,真是太神奇了!</b></p> <p class="ql-block"><b> 业拉山也叫怒江山,是西藏境内邦达镇与八宿县城之间的一座高山,位于八宿县境内。</b><b style="font-size: 18px;">业拉山的山势起伏较大,</b><b>山脚到山顶有16公里,相对高度很高。自东向西,从邦达算起,业拉山的起伏是600多米;如果自西向东,从八宿算起,起伏达1500米。</b></p> <p class="ql-block"><b>  业拉山算得上是川藏线上奇异地貌中的一个异类。这里有大片</b><b style="font-size: 18px;">灰白色的喀斯特地貌;在</b><b>风化严重的土黄色沉积岩层的顶端,裸露在外的石灰岩看上去跟周围有点格格不入。更令人称奇的是,岩顶还有一个天门洞,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更是一山藏四季,顷刻有风雨。山下的邦达草原阳光普照,</b><b style="font-size: 18px;">山顶却是乌云密布,这一幕刚好是“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完美体现。</b></p> <p class="ql-block"><b> 下午五点半时,我们到达了业拉山垭口。垭口在318国道上,海拔4658米。下山处便是川藏线最著名的险关之一,即怒江72道拐。</b></p><p class="ql-block"><b> 由于道路狭窄,汽车又络绎不绝,不太方便打卡。马路右边靠山建有一个服务点,是由福建省福州市援建的一个项目。左边下方有一观景台,是观看著名的“天路七十二拐“又称"九十九道拐"的最好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小小的观景台上挂满了经幡,此处也是拍摄“天路七十二拐”的最佳地点。</b></p><p class="ql-block"><b> 瞧瞧对面山壁上挂着的这一大片,这才是让人惊心动魄的川藏公路拐弯路段最多的地方。据说</b><b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统计过,共有“130个弯”。这些弯</b><b>像是由许多个“之” 字叠加,从千仞绝壁上一路排下,高达1800米的</b><b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落差</b><b>,形成了川藏公路上最大的人工奇观。</b></p><p class="ql-block"><b> 看着下方深处的无数个拐弯,视线最好的拍摄点也只能拍到十几个回头拐。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深切感受,这一段被无数经历过的人所感叹的天路,目至所及真是让人心生敬畏!</b></p> <p class="ql-block"><b>  在一块标题为“传奇昌都.卓卓康巴”的宣传栏上,展示了半个多世纪前解放军十八军官兵在此筑路的艰辛和英雄壮举。1950年之前,这里不仅没有一寸公路,其地理地貌也被描述为 “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 。</b></p><p class="ql-block"><b> 1950年十八军将士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长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仅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于1954全线通车,而在路两旁,2000多名筑路英雄长眠于此。这条路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血肉所筑成,这批解放军英雄们创造了中国公路史上的一个人间奇迹。</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观景台上,远观怪石嶙峋的</b><b style="font-size: 18px;">山头</b><b>,远处的雪山在夕阳中熠熠生辉,正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实写照。</b></p> <p class="ql-block"><b>  拍照留影十来分钟后,开始沿“七十二拐”下山,对这“九十九道拐”来一次亲身体验。还真是左拐右拐,拐拐相连,</b><b style="font-size: 18px;">几十公里的山路始终在拐着弯,</b><b>荡气回肠。</b></p> <p class="ql-block"><b>  下山的路上全是U字型弯道,又陡又急,山下便是恶浪凶涌的怒江,开车的司机必须全神贯注,稍有差错就是大事。</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最险的是拐完后开往八宿方向怒江边上的路,一边是随时可能塌方飞石头的峭壁,一边是怒江。路上车辆很多,相向而行时看着很吓人。瞧这辆大货拖车与我车贴的多紧,擦身而过的瞬间,真的可以让人惊出一身冷汗。</b></p> <p class="ql-block"><b> 在如此的险峻之地和恶劣环境中,仍然有一片绿洲,真是大山深处有人家啊!</b></p> <p class="ql-block"><b>  到达山脚地带,伴着山谷和恕江水行驶。前面还看见山上有少许的植被,这里基本只有黄色的沉积岩层,风化后完全裸露在外,很容易形成滑坡坠入河道。</b></p> <p class="ql-block"><b>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至西藏昌都附近转向南流,穿行于怒山和高黎贡山之间,几与澜沧江平行,经云南流入</b><b style="font-size: 18px;">缅甸后称萨尔温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怒江大部分河段奔流于深造峡谷中,落差大,流势急,多瀑布险滩。</b></p> <p class="ql-block"><b>  继续向下沿着山谷行驶。近七点时来到了横跨两岸的怒江大桥。环顾四周,色彩单调,桥周边是陡峭的高山纵谷,桥下江水如万马奔腾,此处因地势险要而被称为川藏线的咽喉。</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有一根孤独的桥墩守护着大桥,过往的汽车都会鸣笛向他致敬。</b></p><p class="ql-block"><b> 黄师傅跟我们讲起了有关这个桥墩的感人故事:当年修建这座大桥的时候,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不幸跌落到了桥墩当中,所以这个桥墩就是战士的墓碑。</b></p><p class="ql-block"><b> 网上获得的信息:1950年,奉命进军西藏的十八军沿川藏线,边行军,边修路。在恕江最窄的地方,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修建了这座不足百米的铁桥。施工中一位小战士失足掉进了正在浇筑桥墩的水泥箱。当发现时,水泥已经凝固。征得亲友和上级的同意后,小战士的遗体留在了桥墩里,成为一座特殊的墓碑。</b></p><p class="ql-block"><b> 随后的几十年间,怒江大桥经历了多次翻修,换了很多个旧桥墩,但是这个浇筑着战士的桥墩一直被保留着,现在已成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在桥墩对岸的岩壁上,仍然留有一幅《排长跳江图》的石刻画。当年十八军162团一个排在怒江沟炸山开路,因谷道狭窄难以躲避炸开的飞石,待完成任务时仅剩排长一人,其余全部牺牲。排长悲伤不已,纵身跳入奔腾的怒江追随战友而去。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岩壁上刻下了这幅画。</b></p><p class="ql-block"><b> 大约在2016年这里又新建了一座公路桥,就是我们今天走过的怒江大桥。旧桥不再使用,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风景线。</b></p><p class="ql-block"><b>  这座桥曾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长期处于一种备战状态,据说有武警守卫,并且不能拍照,不过这次我们通过大桥时并没有见到。</b></p> <p class="ql-block"><b>  通过怒江大桥不久后就是有名的天然限高点-老虎嘴,随后汽车在河边的峭壁间穿梭。我们听着咆哮的江水在荒凉寂静的大山里回响,继续前行了三十来公里,终于在晚上八点多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海拔3260米的八宿县。结束了在路上时间最长,黄师傅最辛苦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 进入县城后就马上找了街边的一家民宿住下,住宿费:80元/标间;九人晚餐:350元 。</b></p> <p class="ql-block"><b>  下面这张图清楚的表示出了我们今天走过的路程。从巴塘到八宿段,全长四百四十公里,途中翻越了五座高山,看见了三条大江。从早上6点出发,夜晚8点到达八宿,整整14个小时都在路上,且没有正儿八经的吃中餐,是我们这次出来旅行在路上时间最久的一天。</b></p> <p class="ql-block"><b> 回顾进藏的第一天,我们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在横断山脉忽高忽低的颠簸起伏中穿梭。先后翻越了宗巴拉、乌拉、觉巴、东达、业拉五座山;渡过了金沙江、澜沧江、玉曲河、怒江四座桥;路过芒康、左贡两个县城。这一路走得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堪称川藏线上最险最累的路段。走过的路,都变成了最美的风景。 </b></p><p class="ql-block"><b> 其实除了美景更应该牢记,在这条川藏天险之路的土地上,处处都洒有解放军战士的汗水和血水。在那个1950年的冬天,一批志愿军战士正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此同时,进军西藏的十八军战士,也在此地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们同样用钢铁般的意志和血肉之躯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将永远的铭刻在人们的心里!</b></p><p class="ql-block"><b> 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一首经典老歌《金珠玛米亚古都》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亚古都亚古都,金珠玛米亚古都,哟哟,格桑花开满山谷,金珠玛米来修路,带来了毛主席的光辉,带来了春风和雨露……劈开了悬崖和峭壁,填平了深山和峡谷……绝壁上挂彩虹,峡谷变通途,我们昂首阔步,走上康庄大路”。</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2022年2月15日 (元宵节)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1y3iffi"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川藏行(八) 从八宿到波密~观然乌湖,游朗秋冰川</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0eex9og"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川藏行(六) 从稻城到巴塘——走进多彩画廊</a></p><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到访,喜欢就请点个赞吧。</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