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六章,中篇)

Lancet430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六章 建设国家(中篇)</font></b></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接上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小看这些基础课教员们,他们可是一个医学院得以存在的基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医,并不是像很多老百姓想象的那样、直接学习看病和开刀这么简单的事。一个医学生在准备接触临床知识之前,必须要具备扎实而严密的基础医学功底。比如说,内科的基础是生理学这些学科;外科的基础是解剖学这些科目……此外还有药理、影像、微生物、检验等必不可少的课,它们共同构成了医学工作者的专业基石——而这些学科,恰恰都是战争年代的红色军医学校所无法传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49年7月2日这天的上海《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前国民党国防医学院员工注意》的军管会启事。上面说:“前国民党国防医学院员工自本日至7日到南京西路962号登记处登记,以便量才录用”。</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召回原国防医学院教职员工的启事</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启事发布后,那些四散到社会上的国防医学院教员们纷纷回来了。对于他们,解放军这边的政策非常灵活:穿不穿军装,什么时候参军,一切都好说。<div><br><br>这些回归校园的国防医学院教员们,与联勤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共同构成了新学校的第一批师资力量。</div><div><br><br>与此同时,学校还从社会上聘请了一批颇有声望的专家,并招募了一批地方医学院的毕业生入伍,以充实师资力量。这些毕业生里,就有我们熟悉的吴孟超院士(刚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拿到文凭)。</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日后领衔“三人小组”、为中国人攻克肝脏手术禁区的吴孟超院士。1949年刚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被郑宝琦教授破格录用了,如愿地成为一名外科医生。</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当时中国知名的生药学家李承祜教授,原本是中央军医学校和国防医学院的教官。在林可胜折腾停办药科那会儿,李承祜教授一气之下去了同济大学。当他一看到“华东人民医学院”成立的消息后,就主动前来,要求加入。<div><br></div><div><br></div><div>不仅如此,他还把同济大学的知名大学者嵇联晋(留日,生物学和细胞学泰斗)也给鼓动了过来。</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早在抗战时代,担任中央军医学校药科教官的李承祜,在1949年时候已是当时名满全国的著名学者,麾下弟子众多。他回到了江湾的校园,成为第二军医大学的首批一级教授。</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一级教授嵇联晋(1900~1991),是近现代著名的生物学家,对中国的蜘蛛、毒蛇分类分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林可胜在二十年代的协和学生侯祥川,当时已经是全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家了,被校领导特地请来主持生化这门学科。<div><br><div><br></div><div>毕业于哈佛、曾担任北平协和医院和南京中央医院眼科主任的林文秉教授,在国内是与汤飞凡教授齐名的沙眼领域巨擘。对于他,向进等人登门求贤,请他来校任教。</div><div><br></div><div><br></div><div>他们俩,都是建国后的首批高教一级教授。</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林文秉(1893~1969)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眼科病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以及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曾是协和医院的第一位华人眼科主任。</font></h5><div><br></div> 至于生理学科,除了留用的国防医学院教官卢振东等人以外,学校还专门从江苏医学院请来了朱鹤年坐镇。朱在抗战前,就已经是湘雅医学院的教授了,后来十年里更是蜚声全国。<div><br><br>朱鹤年教授欣然应允,并穿上了军装,还把自己当年从美国带回来的宝贝仪器,慷慨地交给人民医学院的学员使用。</div><div><br></div><div><br></div><div>在全新的军医舞台上,他将继续探索生理世界的奥秘,并为新中国培养出第一位基础医学博士。<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朱鹤年(1906~1993),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生理学家,高教一级教授。这是他和自己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位医学博士路长林在一起。</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学校的新任内科掌门人,则更是一位重量级人物。本来,当时的上海滩各大医院也算是名家如云了,学校可选的邀请对象是不少的。但吴之理、向进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位教授——应元岳。<div><br><br>应元岳这个人,属于旧中国医学界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级影响力的一位学者。早在1928年,他就在中国第一个发现了肺吸虫病的存在。而且这个成果,还是他在地方上的一家小医院里取得的。</div><div><br><div><br></div><div>应元岳当时正在绍兴的一家很小的教会医院——福康医院——做内科医生。他来这儿上班,并不是因为学历或是出身不好,没资格进大城市里的大医院。相反,他是金陵大学早年的高材生,又从湘雅医学院第一期毕业,还拥有美国耶鲁的医学博士学位。<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应元岳教授(1896~1991)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内科教育家、内科学和热带病学家,也是老一辈学者们心目中的一位人品高贵、师德厚重的导师。在淞沪抗战期间,他还曾经担任过上海红十字医院的院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早年,应元岳在北平协和医院进修放射医学时,美国籍主任Hodges对他非常赏识,一心想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工作。但是应元岳觉得:相比于放射医学,当时苦难的中国更需要的还是内科医生,尤其是在寄生虫病这个领域。<div><br><br>于是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只身来到了浙江绍兴,到了这家小医院里,成为一名内科医生——在这里,他可以近距离地为饱受疫病折磨的底层百姓服务。</div><div><br><br>在福康医院工作了几年后,应元岳拿到了全额资助,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内科,第二年又到全世界最顶级的寄生虫病研究机构——伦敦热带医学和卫生学学院——攻读热带医学。</div><div><br></div><div><br></div><div>回国后,应元岳依然推掉了各大医学院的盛情邀请,回到绍兴水乡的这家福康医院,依旧做他的内科大夫。这里没有什么达官显贵,也接触不到什么学术大咖,日夜服务不完的就是劳苦大众。</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应元岳教授在他1951年编写的军医大学教材《热带病学》中,关于“血吸虫病”一章的开篇概述。今天的教科书,我们大概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那种让人感动的东西了。</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样的文字,也许可以揭示出应元岳教授在旧中国,毅然前往小城市的基层医院为民众服务的初心。</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这里水网密布、河汊纵横,河里长有一种石蟹,当地人素来喜欢生着吃……这其实是浙东一带的习俗——鲜虾鲜蟹,加点酒醋一泡,味道美的很——我自己从小到大,也没少吃这个……<div><br></div><div><br></div><div>应元岳的故乡与我家相距不远,应该也是深谙个中门道。<div><br><br>应元岳工作的医院在绍兴兰亭一带,他的日常病人中,以血吸虫病居多。然而,在1927~1928年期间,他发现有一些被诊断为“血吸虫病”的患者身上,却出现了胸痛、咳嗽、低热、咳血这些本不应该属于血吸虫感染的症状。</div><div><br><br>刚开始,他以为是伴发的肺结核导致的,但痰检之下,根本找不到抗酸杆菌。况且,在当地的医院里,血吸虫病也素来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因此,这些病人基本上就被糊里糊涂地放回家了。 <br><br><br>但是应元岳不甘心,他翻遍了病人的痰液、粪便标本,并回忆起自己在求学生涯中学到的寄生虫病知识。然后,他敏锐地注意到了病人生食虾蟹的这个习惯。</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再贴一段应元岳教授《热带病学》一书中“血吸虫病”一章的结语。</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久违了的、半个多世纪前的医学教科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应元岳觉得,这些临床表现,很像是以前在书上看到的那个什么“肺吸虫”病。但以他当时手边的条件,实在是做不了进一步的验证了。他心想:“错就错了吧。”于是硬着头皮,给中华医学会的杂志投了篇稿件。<div><br><br>这篇报道是用英文写的,在1930年的《中华医学杂志》第十六卷上刊登后,居然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是因为: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医学界就已经下了结论:中国并不存在“肺吸虫”病。<br><br><br>肺吸虫病是一种由并殖吸虫引发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美洲的众多地区,最早是由西方人在1850年发现的。在列强的全球殖民过程中,他们的热带病学家深入世界的各个角落,调查各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对中国也不例外。但他们始终就没有找到过肺吸虫感染的任何证据。</div><div><br><br>更何况,这个首创性的发现,居然还是在中国绍兴一个小医院里的年轻中国医生报道的!<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和它的中间宿主溪蟹。1930年,应元岳在中国率先发现了这种寄生虫病的存在。此后,肺吸虫流行在中国广大地区被陆续识别发现。</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此后,应元岳名声大振,年仅36岁就出任了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的热带病学、寄生虫学和实验诊断学科主任。1933年,他获得英国皇家热带病研究院的热带医学博士学位,并摘得英联邦每年只颁发一枚的金质奖章。<div><br><br>应元岳后来编撰过《内科学》巨著,也写过不少寄生虫病的专著。由于他渊博的中英文阅读量、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他撰写的专业著作,有着一种特殊的轻盈感、艺术感。他的学生和同事,甚至是把他的《热带病学》,当成长篇散文来读的。</div><div><br><br>1949年,应元岳推掉了赴英、赴美、以及去台的各种劝说,静静地在上海的家中,等待新时代的到来。</div><div><br><br>转过来年,在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里,向进在北京协和医院见到了自己昔日的老师张孝骞教授。张孝骞对他说了一句:“你们的人民医学院请Y. Y. YINGLIN (应元岳的英文名),很好。”</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应元岳教授《热带病学》中关于“疟疾”的开篇概述。这本书的很多章节,带有一种特殊的文学美感。从这些医学文字里,你又能感觉到一种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爱。</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49年的8月15日,新学校正式开学了。<div><br><br>这期间,校园里还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原国防医学院的学员,也要求加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到了台北之后,难舍故土。他们偷偷收听“敌台”广播中陈毅的讲话,得知在国防医学院旧址上新办了医学院,再加上国防医学院内部一些地下党员的鼓动,于是他们从各种渠道逃回了大陆,又回到熟悉的校园里。</div><div><br><br>这批学员中,就有后来与吴孟超院士一同攻克中国人肝脏手术禁区的胡宏楷。在十年动乱时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当做敌特对待,酿成历史悲剧,那是后话了。</div><div><br><br>但在1949年的那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新政权和解放军,实实在在是以极大的宽阔胸怀,来对待这些回归的学子们的——这些从台湾返回的国防医学院学员,被欣然收下,并在日后的培养和工作安排上一视同仁。</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从中央军医学校、国防医学院一路执教下来、并加入新中国的新学校的徐印坎教授。</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这样的收纳与留用,在当时全国范围解放军接收旧知识分子的过程中,处处可见。1949年4月南京解放了,恰在此时,有一位中央大学的年轻医生,收到了赴美深造的录取通知书,茫然不知所措。<div><br><br>请求出国学习?在那样的一种形势下,任何人可能都会觉得:你一个伪中央医院的大夫,能在新政权手底下得以保全,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居然还奢望什么出国留学?而且还是去万恶的美帝国主义那里?</div><div><br><br>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这位年轻医生大大意外——刘伯承听到了这件事,让军管会给年轻人放行,并托人带话给他:学好了,最好能回来。</div><div><br><br>一代名将刘伯承的胸襟,换来的是这位年轻人的一生承诺。七年后,在美国完成学业的这位中国医生苏鸿熙(后就职于解放军总医院),突破重重阻挠,辗转六国十万余里,回到了祖国怀抱,并为中国人实现了体外循环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领域零的突破。</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这是中国现代胸心外科的巨匠苏鸿熙教授,1949年南京解放的时候,刘伯承送他去美国按计划完成深造。苏鸿熙学成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国,还把自己的美国夫人也带了回来。</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在这种宽阔胸襟的背后,沉淀的是共产党武装力量在前二十多年里修炼出的耐心和自信。<div><br><br>古往今来,但凡不同阶级、不同阵营间的人员交流,就不可能不伴随着猜忌、龃寤、乃至敌对。早在红军时代,我军在使用白区医务人员的过程中,不信任的空气就始终弥漫在军营之中——“万一这些医生暗中伤害我们的战士和首长,怎么办?”</div><div><br><br>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里面有了更多的来自国统区的医务人员,而他们的学历、背景差异甚大,从城市来到革命队伍的动机也各不相同。一开始的时候,共产党的队伍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并在物质和生活上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优待。</div><div><br><br>然而渐渐地,出于阶级差异、业务歧视、新老矛盾等种种原因,再加上少数医务人员吃不了部队的苦,法牢骚、开小差等事件,主客双方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误解、摩擦,甚至矛盾冲突。</div><div><br><br>据第二军医大学老校长吴之理回忆:新四军“建军之初,我们遇到一个麻烦问题乃是部队对我们的信任问题”。</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建国前的我军高级医务人员大量来自国统区,例如吴之理、钱信忠、傅连璋等开国将校。涂通今将军则是其中为数稀少的、由我军自己在战争年代完成完整培养的医学专家。后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当时很多新四军的指战员,长期在敌后作战,对国民党的仇恨很深,别说是对这帮白区知识分子了,就连他们的军长叶挺,很多部队将士都信不过。他从国统区带过来的沈其震、吴之理这些人,当然也不在话下。<div><br><div><br><div>因为对外来医生和护士的不信任,导致有的战士在做手术的时候拒绝上麻药;有的则因为伤口化脓这些普通的医学并发症,也联系到“医生搞鬼故意残害”这些指控上来。</div><div><br><br>1938年,有一位新四军战士在扔手榴弹时发生了上臂骨折,吴之理给他上了夹板,嘱咐他不能乱动,否则胳膊会出问题,严重的话甚至要截肢。</div><div><br></div><div><br></div><div>结果这话被以讹传讹,传成了“吴医生要锯战士的胳膊”,部队的基层干部于是怀疑吴之理是国民党特务,要对他采取行动。最后还是谭震林紧急召集了干部开会,才把这一风波平息了下去。</div></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吴之理是第二军医大学在1950年代的老校长,也是老一代专家教授心目中历任校长中最优秀的一位。在他的任上,大批名家被邀请回到了军医大学校园,我们在后文中还会提到。</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干部大会后,吴之理闷闷不乐地走回军部,结果在路上又遇到了几名医生被五花大绑,押往保卫部门。一问,说是基层部队认为这些医生“有好药不拿出来用”。后来,是军长叶挺亲自干涉,部队才把几位医生放回去。<div><br><br>当时共产党部队的大多数人,都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些外来医务工作者,只是我军不得不高薪聘请的技术人员、是统战对象而已,而非革命队伍中的“自己人”。在新四军有的部队里,医生给伤病员开刀,甚至需要政工人员批准。<br></div><div><br></div><div><br></div><div>1939年周恩来到新四军视察,一下子就察觉出了这种不信任的气氛。他对项英说:你们的医生都是好医生,要信得过。</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著名记者史沫特莱与新四军军医处的一批学员们的合影。史沫特莱来新四军采访,是林可胜介绍过来的。当时这些医务人员与国统区的联系之密切,在革命队伍中是引起了一些猜忌的。</font><br></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41年4月23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中吸收和对待专门家的政策指示》,要求对外来技术人员给予充分信任,不许强迫他们搞政治学习,也不强迫他们上政治课等;对于非党员的专门人才要求入党时,应乐于吸收他们入党。<div><br><br>《指示》对那些“不懂技术”、“自作聪明”的政工人员们做出了严厉批评。并规定:专业人士的工作一律由最高长官负责,政委无权干涉。</div><div><br><br>皖南事变之后重建的新四军里面,陈毅和刘少奇坚定地将外来医务人员视作革命队伍的一员,不但经常性地表彰模范医务工作者,还和他们一起庆祝“护士节”,努力发展医护人员入党。</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49~1950年,学员们在接收后的国防医学院校舍内做医学实验。</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与此同时,党的高级将领们以身作则,在普通士兵的医学观念方面加强了教育。战士的个人卫生、刷牙、洗脚、换衣服、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这些事,也都被纳入了团、营、连的军政一把手主抓的范围。<div><br></div><div><br></div><div>通过这些点点滴滴,去潜移默化地树立部队对医务人员专业权威的尊重。<br><br><br>到了1942年以后,共产党部队对外来医务人员的态度、信任和团结,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br><br><br>1949年,解放军接收国防医学院后,在这方面也发生过小小的风波……<div><br></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未完待续</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