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的课——听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有感

且行且歌

<p class="ql-block">  今天看了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主题是“单位,让分数更好玩”。这节课在人教版中,相应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看了华老师的这节课,我不禁被华老师的个人魅力和他给大家展示的课堂魅力深深折服。<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巧妙的教学构思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深深吸引着我。</span>2010年的课,在当今,依然是经典之作。在他的课中,让我对数学课有了更多的认知。教学似乎并不只是教数学知识,可以课程融合,也可以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课,有深度,有广度,还有温度。总之,细细品,味道丰富。</p><p class="ql-block"> <b>1.有“数学”味</b></p><p class="ql-block"> 新课伊始,华老师从学生们喜欢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动画片引入新课,十分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看视频,引出今天的学习的主题:分数的再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华老师通过度量的讲解,让学生对度量,对分数有了更多的认识。他是这样引导的:刚才大头儿子在家里没有找到尺子,就找了领带,创造了一把尺。告诉你,尺子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量教室的长用什么做单位?量铅笔的长用什么做单位?量一粒米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单位不同,尺子就不同。创造了一把尺子,就创造了一个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 接着,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炮兵创造的分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感受到,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数单位就不同。本来是一个很小的单位,还可以再分,产生一个更小的单位。</p><p class="ql-block"> 华老师在这些案例中,让孩子们理解了度量的本质,度量产生单位,单位让分数更好玩,从来更深入的理解了分数的本质(先分后数)。</p><p class="ql-block"> 在最后,华老师再次让孩子们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b>2.有“文化”味</b></p><p class="ql-block"> 听了几节华老师的课,他的课,总是带有浓浓的文化味。文化和数学进行完美的融合,这需要多大的功底才能做到的呀。</p> <p class="ql-block">  <b>3.有“人”味</b></p><p class="ql-block"> 现在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儿。作为教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德育,并不是班主任的事儿,更是每个老师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华老师在课上,通过让左右两边孩子做同一题,但是总数不一,孩子们有两种答案,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学生产生了争执。</p> <p class="ql-block">  其实他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通过这一题,华老师想告诉孩子们,<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与自己不同的,不一定是错的。(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课中,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发言,给了很多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人人学数学,人人学不一样的数学。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华老师的课太有味道,课下还需多加理解,消化。“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加油!</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我的听课笔记:</p>

老师

分数

学生

单位

尺子

数学

孩子

度量

创造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