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望归雁》<br>一一介休童年散忆<br> 今年是虎年的春天,格外祥和喜气,正月初六的天空已是暖阳髙升,普照大地了。冬奥会的烟花编织着人类奥林匹克的冰雪之梦。隐隐约约记着北京市市长有个叫蔡琪的人。洽巧山西介休的奶弟发来微信说弟兄们在一起吃节日年饭了,于是跳动的思绪用几个关键词把五十多年前的事情连想在了一起…<br>北京,山西介休孔家堡,”蔡琪"一一插队青年的哥哥姐姐们其中之一…<br> 那一年也是春天,上山下乡的一群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到了孔家堡,十几个人对于七十年代左右的农村确实是一件大事。孔家堡是我奶妈家,奶爹是当年的政治队长。这些哥哥姐姐们一批住在我家隔道儿的大队办公房子,有几个姐姐就住的是我家二叔的房子,和爷爷奶奶一个门道。那时候的我才七八岁的样子,她们的到来,印象特别深刻,时不时的和他们有交接的混在一起。能吃颗糖也是一件乐好一阵子的喜事。迷迷糊糊的记得他们,卫中、田来喜、蔡琪、沈连成、朱小宝、陈迟萍、赵文筠…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你们可好。<br> 孔家堡村子不大,一千多口人吧,打记事起就在这个村,奶爹家独一家姓降,爷爷降大科是降家寨搬家来孔家堡安家的穷秀才,据说是来投靠姓郭的舅舅家的。只记得爷爷写一笔好字,给在包头二叔写信都用毛笔字,麻纸的土地账本有不少,现在还留着他看过的残旧古书《列国志》《国语》。奶爹当政治队长可能是有缘由的,反正印象中知青们住我家房子是白住的。小时候村中间隔着一个所谓的水库,把村子前街后街南北隔开,大队戏台院紧连着水井台。又把东西向长条水库隔成两半,形成了吕字形样子,一群群鸭子和儿时伙伴不时在戏水、捞鱼、打水漂中发生着好多故事,那时的知青哥哥姐姐们就住在水库周围。他们也就比我大那么十来八岁,二十浪当岁的样子。<br> 插队青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是北京来的,说话好听,唱歌,吹口琴还有个带把子的琴,都很好奇。卫中和朱小宝搞对象了,一会哭一会笑的…家里最穷的可能要数田来喜和赵文筠了,他俩穿的总是洗的发白的劳动布衣裤和白衬衫,简朴的很。不过他们住的家总是干净整洁的,闻到香皂的清香味成了永恆的记忆。在村里的表现我没有理性的评判,只知道田来喜会打武术,后来有一年回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据说参加了特种兵…一个黑黑髙髙痩瘦的帅哥,脸上还有圪塔。蔡琪印象也较深,戴个鸭舌帽,瓜子脸,一口白牙,身材中等精干帅气典型的文艺青年,身皆乐器成了他的符号。他们还有手风琴等,中髙微胖的卫中,身体健壮又白又英俊的沈连成…还有微黑的朱小宝,髙个苗条的陈迟萍,善良朴素的赵文筠…和朱小宝总相跟的瘦姐姐,娇小玲珑经常穿一件格子衬衫的,不知道什么名字了…哎,陈迟萍好象后来到了汾阳医院…近年来知道沈连成找了孔家堡本村的美丽姑娘,我也认识,只是当时候太小,印象不深了。现在的孔家堡变化也不是太大,但村中间的水裤变成了盖满新房的街道。生活条件当然好多了,汽车摩托倒处都是。但儿时的记忆总是会不时的闪现。<br> 有位外国专家评价中国人说,中国的5060后,他们是中国建设发展的中坚。这个评价当之无愧。一生的北大荒,一生的塞罕坝,一生的青春,平凡踏实的奉献,给了祖国,给了人民,给了我们伟大的时代。现在他们如果健在也都七八十岁了,你们好么?因为我也六十二岁了,忘不了的岁月,平凡的缘份,佛说是修来的,我们说是我们共同走过来的,有血有肉的记忆才是人间珍贵的财富,村里还有我们的同龄伙伴,忘不了我们共同呆过的永远的孔家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