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族艺术 第二十六篇

張朝瑞DaDa.Ryan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感理念日记(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Light Sense Idea Diary</span></p><p class="ql-block">艺术大师与簇族艺术(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画的时候,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法国著名画家,是印象派主要人物,被世人称为“印象派之父”。</p> <p class="ql-block">  1840年出生于法国的莫奈,从一开始就接受了艺术家欧仁·布丹(Eugene Boudin)的影响,欧仁·布丹强调:绘画要特别注意对所描绘对象的第一印象,要注意光,注意画面要在描绘外光条件下看到的场景。即便于1860年莫奈进入巴黎斯维赛学院学习和后来得到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绘画的启示后,仍然坚持布丹的理论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  莫奈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对光和色彩执着的追求,热衷于描绘景物在光线下产生的瞬间印象。在营造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的色彩构成的画面中,呈现出高超的对光与影的理解,色彩层次微妙丰富,用最真实的色彩来直观反映物或景的瞬间视觉效果,突出的绘画风格表现在:改变了以往物体投射阴影和轮廓线的处理画法,以至于后来树立了“印象派”的绘画风格。</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后期诞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印象主义画派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成为后来创立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画家,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p><p class="ql-block"> 因为印象派特别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瞬间感受和印象是建立在光的基础上的,所以又被尊称为“外光派”。后来一部分画家出现了对印象派风格的反叛,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地只追求光与色的瞬间印象,他们强调在作品的表现上要抒发画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后印象派。后印象派作品在色彩上成为传递情绪的语言,主要在于体现一种象征的意义。代表人物有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等。</p> <p class="ql-block">  后印象派从印象派摆脱古典主义束缚中得到启示和利用互补色对比的关系表现色彩的方法,使画面的色彩表现力上大大提高,由此让色彩更好地摆脱自然找到了方法,打破传统观念和意识,关注于表现画家的感受和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艺术风尚。</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纪当下的簇族光影艺术,从月光得到太阳的照耀后惠及地球照亮他人的人文思考开始,从工作室的暗房出发,惠顾于多色光叠加的效应,到闹市借用繁华都市霓虹灯光参与多色光照对装置物像的照耀,将关注点放在光和光影与场景气氛的联系上,成为当今印象画派和后印象画派理念的延续进行式。簇族装置光影作品将莫奈的《干草垛》的投影处理转换至簇头的投影上,并借用科学光谱的色彩学原理,为印象画派在用互补色处理自然景观光与影的色彩关系上,找到了科学的演示依据。</p> <p class="ql-block">  莫奈曾说“作画的时候,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这说明处理画面关系时,“印象”来自于对色块的归纳和总结,也就是具象的审视和抽象的笔触依靠光影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作用下对同一景致所蕴涵不同美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  艺术从第一世界里来,以对大自然的“感物”而生成的“印象”是对第一世界发自内心的赞美,用不同时间记录大自然受到光照后的物象改变,是人性表达探索之美的具体行动。一味地追求第一世界客体之美,会丢失第二世界审美的主体性,为此,后印象画派带来的后印象主义强调主体意识需要觉醒,用色彩表达自我认知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莫奈在后印象派出现以后,发现主客体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后来他补充说“对我来说,主题是次要的东西。我想要表现的,是主题与我之间的东西。” (见图1 簇族艺术与第三世界)</p><p class="ql-block"> 探索“人性本体的美”承载了后印象画派演变成其它形式的艺术流派。</p> <p class="ql-block">  就艺术流派而言,印象派、后印象派、簇族艺术等都属于第三世界的产物。究其主观的表达上,印象派侧重于表达第一世界的自然世界,后印象派侧重于表达第二世界的主观情感,簇族艺术侧重于表达第三世界与其它世界的交互共联。(见图2 个体观念与簇头之间的掩映关系)</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主体下的三个世界与另一个主体下的三个世界产生共鸣,不在于各个相对应世界相互认同,而在于因前一个主体的第一、二世界与后一个主体的第二、三世界产生认知层面的通感交会,产生彼此互益的影响,被簇族艺术表示为“异彩共联”的效应。将“异彩共联”效应放在石墨烯材料微观概念里叫“超导互联”,放在科学研究领域里被钱学森先生定义为集“大成智慧工程”,放在万维电子网络空间里被定义为“元宇宙的共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02月07日写于中国龙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