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后面的积淀,《浑河文论》(2022.三)

云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福”字后面的积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漫话文学创作与文化自信(二)</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净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浑河文论(2022第3期总第77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抚顺作协评论委员会微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农历正月荡漾着节日的喜庆。按习俗,春节将一直延续到二月二。依地方政府禁令,今年没有了烟花的硝烟弥漫和爆竹的纸屑飞扬,升温的则是另一种传统习俗。“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城市中心广场张灯结彩,成为市民共享的节日看点。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福”字一片,只在灯火阑珊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绵延悠长的历史前行,生存的惯性以外,注定还有信念的陪伴。中华民族文化的魂魄里,植根最深的便是对祈福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福文化可谓渊远流长。自古以来,春节就是福文化的荟萃之时,点睛之笔自然当属春联。年三十儿中午之前家家户户贴出春联,无论是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中记载古老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还是当下流行的“金玉满堂家兴旺,鸿福齐天富贵长”,人们期盼新年的皆是吉星高照,多福多财,门上贴着硕大的“福”字,厅堂挂着庄严的财神。</p> <p class="ql-block">  每个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时代变迁似乎都离不开战争、迁徙、游牧、农耕,在种族群落之间的生存对抗、习俗蔓延和文化覆盖中重复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浓厚的宗法文化、农耕文化与血缘文化。由是才有了君臣父子的礼制、丰衣足食的期盼和家比天大的信念。而文学在记录民族繁衍生存的过程中,也生动地再现了时代兴替演进的规律和民众祈福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从“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王朝更替时代变迁中,作者不禁仰天长叹“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p><p class="ql-block"> 从“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战乱,到“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民不聊生,作者内心的哀怨一直绵延到凄冷的旷野。“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p><p class="ql-block"> 也许正是这种染了血污的历史繁衍,人们才在灵魂深处播种了日益强烈的人生祈福,渴望世态平安、风调雨顺,渴望人寿年丰、人财两旺。</p><p class="ql-block"> 若翻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国人最为礼敬的“福”字作一小考,便会发现“福”字支撑的是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说文解字》解释“福”字:“祐也。从示畐聲。方六切。”“祐”,赐福、保佑之意。“示”象形祭台,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畐”(fú)的原初意象,自古学者持论不同:或释为“腹满”,或释为“仓廪实”,或释为“尊”。无论是吃得饱饱的样子,还是谷仓装满了,或是以酒(畐)敬神(示),获得“神的护佑”,所表达的都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背景下对衣食温饱的强烈渴望。</p> <p class="ql-block">  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逐渐与地方习俗融为一体。入乡随俗也许就是最好的人生享受吧。</p><p class="ql-block"> 素有火腿之乡、樟树之乡、竹子之乡的江西安福县,另一美称为“中国福文化之乡”。其文化积淀不仅有儒释道三教同修的析福圣地武功山衬托,更有遍布山乡的“福主崇拜”蕴育的与“福”相关的民俗,如表嫂茶、吃新节、火把节、朝拜节、中秋烧塔、花朝节、接花鼓等。</p><p class="ql-block"> 而每天清晨最早拥抱阳光的东北,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辽东龙脉环抱中的启运之地抚顺,近300年满清文化的传承,可以探寻风格迥异的北方福文化脉络。从旗人服饰装点典雅的旗袍文化,到晚辈每天按时给长辈请安的起敬文化;从满族筵席的八碟八碗,到粘火勺、粘豆包、苏子叶饽饽、油炸糕汇聚的饮食文化;从颁金节、添仓节,到走百病、中元节、虫王节的祭祀祈福文化等等,都极强地吸附着地方民俗。</p> <p class="ql-block">  文学作品再现福文化总会烙上时代的痕迹,也会揭示作家对幸福的认知。中国旧时小说、戏曲作品多为大团圆结局,昭示着芸芸众生对幸福的渴望和祈求。不过,上世纪80年代勃兴的相继以伤痕、反思、寻根等命名的新时期文学,却常常演绎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悲剧,以凸显人生幸福的珍贵,劝诫人们努力追求和倍加珍惜幸福。也许,悲剧更能激发人们对幸福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在《祝福》中,面对阴郁的鲁镇,鲁迅怀着极度的悲悯讲述祥林嫂的悲惨故事。祥林嫂死了丈夫又丢了儿子,害怕死后被阎王分尸,就把一年工钱拿去土地庙捐了门槛。可当她在祝福晚上兴高采烈去端供品时,还是被鲁四婶拒绝了。她内心祈求的“福”从此灭掉了,整日失魂落魄,做事丢三落四,最后被赶出了鲁家。又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废都》中,贾平凹叹息庄之蝶的人生总是离幸福越来越远,既理解他的纠结,也痛恨他的沉沦。一心要适应社会而到底未能适应,一心要有所作为而到底不能作为,最后归宿于女人,希望成就女人或女人成就自己,结果与女人一起毁掉了。</p> <p class="ql-block">  福文化的呈现通常与家文化紧密相连,人一生的福求在家的烘托下才是实在和生动的。文学的自信往往正是在民俗福求的传承中去点燃那些有灵性的跳动。浩然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有一段关于北方婚嫁民俗的生动描写:“这女人十八岁嫁到芳草地。女大三,抱金砖,为取这个吉利,那会儿秦富是个刚刚十五岁的小孩子。这女人却按照祖辈的传统、父母的教训,把小女婿当成大丈夫那样敬着、怕着……不张嘴是男人的影子,张嘴是男人的应声虫……秦富今儿个处处都显着反常,听说摔了壶,没跳,没闹,只是轻轻地瞪了女人一眼,朝朱铁汉咧嘴一笑,说:‘你瞧瞧,这像过日子的人吗?’接着,又把那一捏茶叶末放回原处;手掌心沾了一片叶未,他伸舌头舔到嘴里,很惋惜地说:‘活该铁汉没有喝好茶叶的命。’ ”</p> <p class="ql-block">  福文化的发展,除了温润民俗的簇拥,自然还有理性的支撑。深圳园博园,绿树掩映,荫蔽幽深。园内有弘福寺坐落于聚福山上。寺院有高53米福塔,九层八角,据说为国内最高石塔。塔身镌刻144个历代名家手书风格各异的“福”字。如若有幸进入塔内登楼赏“福”,便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福文化的内涵。福塔首层供奉着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的舍利。沿旋转石梯攀援而上,一至九层顺次命名福缘:觐福、祈福、种福、培福、拥福、知福、惜福、添福、洪福。须知,欲得“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人生“五福”,还需上述九种“积福”途径。</p> <p class="ql-block">  祈福是中国传统福文化的出发点。不同时代的人们往往渴望不同的福报,心中还会念念不忘“五福临门”,可如愿的有多少呢?岂不知福报并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人生积累多少功德,方得多少福报。很多人孜孜以求一生却命运不佳,与富贵、康宁、长寿、善终无缘,其根源是恰恰忽略了五福中关键一福——“好德”。正如《诗经·大雅·文王》所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说,“常思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也许为了求证,也许年过花甲更加理性,春节前夕,笔者向抚顺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曲宝洪先生求了幅墨宝,选了禅联“文人天趣清独水,贤者风期静若兰”,续了横批“清平淡世”。细细咀嚼,只觉神清气爽。 2022年2月5日</p> <p class="ql-block">  文章插图摄影/净缘</p> <p class="ql-block">  尹晓晖(笔名净缘),现居辽宁抚顺,曾从事教育、新闻和政法工作。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学习研究。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抚顺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抚顺手机摄影俱乐部创办人。著有散文集《给心灵一个支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浑河文论》编委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 编:马 平</p><p class="ql-block">副主编:费 阳 李 允 孟庆革</p><p class="ql-block"> 王 浩 尹晓晖 何艳玲</p><p class="ql-block">微刊制作:何艳玲</p><p class="ql-block">编发日期:2022.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