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行走一一《骑行川藏北线G317》

爬满青藤的小屋

<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西藏,但对有的人来说(比如我),一次进藏是远远不够的。</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9日,开始了我的第三次的进藏之旅,这次进藏与前两次不同,简单而直接,下次4点左右,动车从荆州到宜昌,然后乘车直接到达三峡机场,飞机于6:30起飞,约三小时飞行,晚上9:30左右到达拉萨贡嘎机场。</p><p class="ql-block">下机后,感觉呼吸有压迫感,身体有些轻微不适,于是决定在拉萨休整两天,适应一下环境,然后再开始新藏线的骑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9日上午,休整的第一天,到拉萨火车站中铁货运处提取自行车,自行车于出发前一周由中铁快运寄出,路上四天到达,取件时车身无刮蹭,但支架断裂,无奈在拉萨找了个自行车专卖店重新安装了一个。</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来到两藏公路纪念碑前。前两次分别于2016年的7月(骑行川藏南线G318),2019年的9月(骑行青藏线G10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打卡,由于疫情原因,进入广场必须要测体温、查验行程卡、身份证等,管理非常严格。</p> <p class="ql-block">每次来到拉萨,一定会到八廊街转转,然后到玛吉阿米坐坐。</p> <p class="ql-block">进入玛吉阿米,坐在二楼靠窗的地方(我每次来固定的座位),喝一杯正统的酥油茶,读一本名叫《青稞的时光》的诗集。坐在这里,可以边读着诗集,边听着舒缓的音乐,边喝着酥油茶,还可以俯瞰八廊街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布达拉宫,雄伟壮观。广场前的马路已经封闭,仪仗队正在进行国庆节广场升旗仪式训练。</p><p class="ql-block">白天,在广场英雄纪念碑前,填词一首献给英烈,以作祭奠与缅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团圆•国庆英烈祭】</span></p><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菊白柳垂,哀思无双。</p><p class="ql-block">格桑花前缅英雄,雪莲祭忠良。</p><p class="ql-block">丹心长存,汗青永照,振兴炎黄。</p><p class="ql-block">农奴解放,辟筑天路,血染西疆。</p><p class="ql-block">(词林正韵,第二部)</p> <p class="ql-block">30日,休整的第二天,计划到拉萨市区内几处著名的寺庙去转转。</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扎基寺。扎基寺位于拉萨市北郊的扎基路上,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财神庙,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扎基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色拉寺的分寺,也是一座可以免费参观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色拉寺。</p><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p><p class="ql-block">色拉寺的辩经,辩经多是一对一进行,站立者为提问方,席地而坐的为答辩方。提问的僧人高举手臂,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动作,比如“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这个动作,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意思: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提问僧人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答辫者必须不加思索的回答问题,并要集中精力,充分展现自己口才和学识,除机智回应外,还得试图驳倒对方,答辩者如果应对得体的话,即引起围观喇嘛的喝采;若词不达意或义理不通的话,即遭满堂哄笑。 据说,辫经是僧人们习研佛法的重要方法,也是僧人们依次进阶进入高僧行列的重要途经。</p><p class="ql-block">辩径场面庄重、激烈,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建议来拉萨的朋友一定到色拉寺来转转,亲睹辩经盛况。</p><p class="ql-block">记住,辩经活动每日下午如期举行,风雨无阻。</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哲蚌寺。</p><p class="ql-block">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哲蚌寺内亲切交谈的僧尼。</p> <p class="ql-block">在布达拉宫公园里看原汁原味的锅庄。</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国庆节,正式出发。</p><p class="ql-block">不过骑行新藏线的计划发生了改变,在尘埃落定骑行客栈,遇到两位刚骑完新藏线的骑友,他们告诉我新疆的防疫政策非常严格,以现在的疫情形势,恐怕还沒到新疆就被隔离了。所以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更改骑行线路,在川藏北线和川藏中线之间,我最终选择反骑川藏北线G317。</p> <p class="ql-block">由于2019年骑行了青藏线,这次反骑G317,拉萨到那曲320公里的路程是重复的,所以,我决定乘车直接到那曲,在那曲开始我的G317之旅。</p> <p class="ql-block">大巴行驶在京藏高速上,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如影随形,这三条青藏高原上的交通大动脉,我都有幸经过(2016年乘火车回家,2019年骑行青藏线),在大巴上,我看到青藏线上一个个熟悉的地名:羊八井,念青唐古拉山,当雄,古露,香茂乡。这都是我曾经骑行经过的地方,尤其是当年那曲到古露的逆风让我至今仍心有余悸。如今故地重游,真是让人感慨万分。</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骑行第一天,目的地,夏曲镇,行程约100公里,要翻越三座4000米以上的垭口,难度较大,所以起了个大早。从那曲市出发,沿G317反骑,约5公里的上坡,便到达今天的第一个垭口:拖古拉山。</p> <p class="ql-block">从拖古拉山一路缓下,来到1888公里碑,毫不犹豫的下车打卡。</p> <p class="ql-block">约行进15公里左右,到达今天的第二个垭口:巴桥拉山。</p> <p class="ql-block">南羌塘地区的天气变化多端,转瞬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来不及换上雨衣,大</span>雨便从天而降。辽阔的羌塘,是无处躲避狂风暴雨的,只由得风吹雨打。</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公路边出现了一座废弃的房子,赶紧过去躲避风雨,破屋里有两只流浪狗也在避雨,显然,它们对我的到来特别反感,伺机对我做出不礼貌的举动,结果惹怒了本想与它们和平相处的我,不能惯着它们,我使出驱狗神器加上石块,很快让这两只流浪狗明白:逃跑,是最好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待风住雨停,继续骑行赶路,不料,又是一阵狂风大作,这次来的不是雨,而是冰雹,天空的云层压的很低,空气中弥漫着重重的湿气,让呼吸困难。</p> <p class="ql-block">羌塘的天气变化多端,阳光,暴雨,冰雹,狂风,轮番上阵,雨衣穿了脱,脱了又穿,费尽周折。当一路爬坡到孔玛乡时,可以看到远处高耸的山峰,想必应该是今天的第三个垭口江古拉山了。风从羌塘的深处吹来,横侧风、逆风不断变化,骑行异常艰难,仰望盘旋的山路,也不知多久才能到达垭口,终于,饥寒交迫下体力开始不支,当我决定放弃骑行准备开始推车时,这时刚好转过一道弯,风向大变,顺风来了,最后的两公路,大风一直把我送到了今天的第三个垭口:江古拉山。</p> <p class="ql-block">寓意深刻的公路碑,有藏民敬献的哈达。</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便是极其爽快的40多公里的下坡,直接到达终点夏曲镇。</p><p class="ql-block">夏曲镇正在大兴土木,到处都在建房。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时,看见两位藏族正在挂国旗,我问了拿国旗的小伙子一个问题,为什么镇上每家每户都挂国旗?小伙子告诉我,今天3月夏曲发生了地震,很多牧民的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政府修好了他家受损的房屋,还帮助损毁严重的牧民重置新家,要在今年冬天前完成所有房屋的建设,让全体牧民入户过冬。所以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感谢政府,自愿挂上国旗表示对国家的热爱。看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己深入人心,各族人民<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自内心</span>的爱戴与拥护<span style="font-size:18px;">党和政府。</span></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骑行第二天。</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计划骑行到索县,行程130公里,其中翻越岗拉山。</p><p class="ql-block">昨晚住宿在夏曲镇粮贸宾馆,没有地方洗漱,一夜睡的很不舒服,所以天刚亮便动身出发,在小镇转了很久,才找到一家早点铺,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匆匆上路了。虽然才10月初,但羌塘清晨的温度已经到了零度左右,公路上积水的地方开始有些薄冰,骑行时应尽量避开以免摔倒受伤。骑行约30多公里后开始翻越岗拉山,快到垭口时有接近三公里多的土石路,因为这里是永久冻土路段,路面没有铺装。</p> <p class="ql-block">海拔4824米的岗拉山爬起来也很费劲,在土石路段爬坡的过程中遇到来往的大货车时,扬起的灰尘充斥整个空间,让人呼吸困难,视野模糊,不得不下车避让,待灰尘慢慢消失再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与流浪狗遭遇的一天,从夏曲出来的一路上,不断的受到流浪狗的侵袭。骑行青藏线时,一位在五道梁开了十几年饭店的四川老板告诉我,冬季来临时,藏羚羊,藏原羊,藏野驴等大型食草动物往可可西里和羌塘腹地迁徙,独狼或小型狼群便抵近公路觅食,它们会以流浪狗做为主要食物来源,在羌塘和可可西里,公路沿途的流浪狗大多都是在狼爪下生存下来的,基本上看不到体型弱小和体态羸弱的流浪狗,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论是青藏线的流浪狗还是G317上的流浪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体型硕大,毛皮光亮,目露凶光。今</span>天被流浪狗追逐了5次,如果是一两只狗还好对付,但如果遇到的是一群,那就只好下车硬拼,然后找准机会溜之大吉。</p> <p class="ql-block">从岗拉山下坡30公里到达雄塘村,然后40公里的起伏路段到达索县,进入索县时,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赞丹寺便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赞丹寺近貌。</p><p class="ql-block">那曲地区索县的赞丹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建于1668年五世达赖之时,是拉萨哲蚌寺的属寺,修建在雅拉多山顶上,形态酷似布达拉宫。赞丹寺所处的雅拉多山西面的雅拉乡,是格萨尔王妃子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出索县沿317国道巴青方向1公里,就看到山上的赞丹寺。赞丹寺位于索县亚拉镇4村,属于格鲁派寺庙,索县四大寺庙之一。</p><p class="ql-block">赞丹寺整寺地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壮观,分红白两个建筑群,远看外形酷似布达拉宫,该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该寺分为两部分,白宫和红宫。居中的是红宫,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两旁和后面是白宫,僧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寺内珍藏大量的佛像、壁画、藏经印册等,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p> <p class="ql-block">由于流浪狗的追逐,今天的骑行惊悚而刺激,极大的激发了身体潜能,不断泉涌式的肾上腺素象一针针的强心剂,使我的身心一直处在亢奋状态,一点也不觉疲劳,到达索县时,时间才到下午4点左右。时间尚早,离天黑还有近5个小时,所我决定继续前往,直接赶到巴青,如此一来,今天的骑行里程达到了160公里,创下了自己在高海拔地区单日骑行里程最长的记录。</p><p class="ql-block">在给骑友们分享今天的骑行经历时,用了以下这段文字:</p><p class="ql-block">“给你们描述这样的场景,一个50多岁的中老年男人,在平均4700米海拔的羌塘高原,不断的被三五成群的野狗追赶,以至于不得不以接近30公里的时速狼狈的逃遁。速度是逼出来的,路程是被赶出来的,今天也算是检验了自己的体能和面临危险时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巴青县,虫草之乡,详情可百度。</p> <p class="ql-block">10月4日,骑行第三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骑行到荣布镇,里程90公里,途中翻越安吾拉山,恰拉山两座4000米以上的垭口。</p><p class="ql-block">刚出巴青不久,就遇上了冰雹,好在没有大风,才得以拍下这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从巴青到安吾拉山垭口近30公里的路上,冰雹断断续续的下着,快到垭口时,乌云消失,冰雹停止,太阳露了出来,天空一片湛蓝。</p><p class="ql-block">安吾拉山垭口,官方海拔标注5089米,但又有骑友实测为4586米,孰对孰错,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从安吾拉山下来,在路边山上看见一头体型健硕的牦牛,它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象国王一样巡视着自己的疆域。这张图片是我在匆忙中拍下的,当我和它对视的一瞬间,我读出了它目光中的敌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法判断它是野生还是驯养的牦牛(如果是野生的呢,我</span>知道野生牦牛容易对色彩鲜艳的移动目标发动攻击),所以不敢久留,迅速离开。</p> <p class="ql-block">途经公安检查站,值班民警例行检查身份证,行程码。到检查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民警告诉我,离恰拉山大概还有20公里左右,看天气下午可能会有雨,一路没有住宿和补给,到恰拉山途中有可能会遇到大风和雨,如果不赶时间,可以在检查站值班室住下,晚饭可以和他们一块吃。我对西藏的警察一直心怀崇敬,几次进藏,我都受到过警察的帮助,尤其2019年骑行青藏线,在翻越海拔5010米风火山时,一名巡逻警察下车送给我一瓶水并给我加油,时至今日,这一幕仍历历在目,这瓶水我一直保存着,看到它,就会让我想起那些常年坚守在青藏高原上的警察,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敬仰他们。</p> <p class="ql-block">考虑到时间尚早,<span style="font-size:18px;">加上前两天已经历过大风大雨和冰雹,以</span>目前的状态,翻过恰拉山应该没问题,于是谢绝了警察的好意,继续前行。但是我低估了逆风对一个努力翻山越岭的骑行者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它近似摧枯拉朽式的肆虐足以荡平一切自以为是的信心。逆风从三点开始刮起,没有丝毫歇息的迹象,骑行中,感觉总有一双大手压迫着自己胸口,使呼吸极其困难。恰拉山不像其它的山路螺旋式的盘旋上升,而是一条斜线从山下直接拉到山头,简单而粗暴,给你一点顺风的机会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虽然恰拉山海拔并不高,却是翻越最艰难的垭口之一。到达垭口时,已是下午6点左右,所幸雨云从旁边移过,没有受到大雨的侵扰,垭口风太大,不敢多作停留,打卡拍照后迅速下山,在进入荣布镇的时候,又被几只流浪狗纠缠了许久,最终有惊无险的进入镇区。</p> <p class="ql-block">10月5日,骑行第4天。</p><p class="ql-block">今天骑行计划到达尺牍镇,行程70公里。今天要翻越斜拉山(G317在西藏境内有三条隧道:矮拉山,朱角拉山,斜拉山,但凡要开凿隧道通行的山,必定是道路阻障且安全保障较差的高山),所以把骑行定在了一个比较合适的里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翻越斜拉山比较顺利,上午天气给力,比昨天翻越恰拉山轻松了许多,路过巴达乡时,遇到一只流浪狗,它一直尾随我,即不攻击也不离开,我走它走,我停它停,搞得我很紧张,生怕被它冷不丁的整上一口,上坡本来骑不快(最怕上坡遇到狗),后面还跟着这么个玩意,"潜力"不知不觉又爆发了,卯足了劲往前赶,直到遇到两位上山采摘藏香草的藏族小伙,他们帮我赶走了"跟屁虫",显然他们对我的座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狗追人己司空见惯,见多不怪了。</p> <p class="ql-block">到斜拉山隧道口,依然是下午二点多了了。早上出发时,有个冲动的想法,不经过隧道而是沿老路直接翻垭口,但到隧道口的那一刻,才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隧道口右边便是去往垭口的土石路(老旧的G317),土石路蜿蜒而上,直入云宵,目测到达垭口的路程至少有10公里以上,没有3个小时肯定到不了垭口,时间和体能不允许我去做这样的冒险,于是我毫无遗憾的放弃了走垭口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刚下垭口不久,大雨就来了,幸好路上有几户住家,便到檐下避雨,和我一起避雨的还有一位藏族小伙,小伙牙齿洁白,脸颊黝黑,<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人的眼神羞涩温和,只能用不太熟练普通话和我交谈,房屋的男主人出来邀请我俩进屋避雨喝茶,进屋后,男主人继续诵经,女主人抱娃嘻闹,大女儿给我们倒茶,小伙低头喝茶,我对一屋子的人和物充满好奇。</span></p> <p class="ql-block">雨停后,继续前行,到了尺牍镇,客栈马老板是四川人,热烈豪爽健谈,我俩相聊甚欢。<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几天胃口不好,吃不下饭,但又不能不吃,怎么才能打开胃口呢,某一刻,我的味蕾在童年的记忆中得到了开放(外婆总是在我生病吃不下饭时,给我做上一碗鸡蛋汤,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最美的味道),晚</span>饭时,我请马老板给我做个鸡蛋汤,四天来我第一次就着鸡蛋汤吃完了满满的一盆饭(马老板说我俩有缘,执意不要饭钱)。鸡蛋汤加米饭也成了我后面骑行每天的饮食标配。</p> <p class="ql-block">10月6日,骑行第五天。</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计划骑行到丁青县,行程64公里,翻越4460米的琼涅拉山。从尺牍镇出发20公里后,到达色扎乡,然后开始翻山,琼涅拉山和斜拉山的道路很相似,不断的向上盘旋,好在上午的天气不错,也没风,路上遇到一群去丁青县上学的藏族小朋友,和他们开心的交流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大约中午一点左右到达垭口,天阴了下来,按惯例下午会刮风甚至下雨,所以没有久留,拍了照赶紧下山。</p> <p class="ql-block">连续30公里的下坡,便到丁青县。</p><p class="ql-block">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琼布”,是大鹏鸟的故乡。这里有海拔6328米的本教神山--布加雪山,宽阔的高原湿地自然公园--布托湖,有3000多年历史的孜珠寺,丁青素有“冬虫夏草之乡、热巴艺术之源、象牙玉石之都、象雄文化之藏、藏文书法之廪”的美誉。</p><p class="ql-block">丁青县城的建设很美,县城内居然有家“荆楚食府”,进去依然点了个鸡蛋汤加米饭,虽然时间尚早,但不想再走了,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去孜珠寺。</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在石块或者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p> <p class="ql-block">10月7日,骑行第六天。</p><p class="ql-block">计划到达觉恩乡,然后前往孜珠寺,行程约43公里。</p><p class="ql-block">1413公里碑,打卡。</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全貌。</p><p class="ql-block">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这座寺庙已经成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天门处俯瞰孜珠寺。</p><p class="ql-block"> 孜珠寺是苯教(苯波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苯教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p><p class="ql-block"> 孜珠寺海拨高度为4800米,是海拨较高的寺庙,位于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觉恩乡,离丁青县城37公里。</p><p class="ql-block"> 孜珠寺由于地处海拨4800米的雪山上,自然条件极为艰苦,至今还没有通电,僧人是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修炼苯教的佛法。现在孜珠寺有200多个僧人,寺庙为他们开办了内明、辩论、禅定3所学校,僧人在孜珠寺从内明开始修学到禅定,要把苯教现有甘珠尔(祖师敦巴辛绕口述的苯教知识)187部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学完。</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由于内地的信徒的捐款,建造了通往孜珠寺的公路。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孜珠寺最佳朝拜时间,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和跳神舞蹈。从藏历(汉历同)鸡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举行一次大型的讲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导和平的苯教神舞――《天堂与地狱》,现在全藏地区,唯有孜珠寺保留和可以重现此舞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苯教转山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左转,也就是逆时针转山,这与藏传佛教的顺时针转山规定不一样,所以在孜珠寺转山一定要按指示的方向转,或跟着信徒转。我转山时,有两个游客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结果被沿途的信徒呵斥,指责他们不尊重教规。</p><p class="ql-block">孜珠寺内几处学校可以去看看,经殿富丽堂皇,僧人诵经的场景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图中黄顶房屋的后面便是天葬台,胆大的可以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天门的最高处,有个独居修行的僧人,居室内有一石洞,供奉苯教大成就者占巴南喀,神像前有一手印,据说是占巴南喀所留。</p> <p class="ql-block">10月8日,骑行第七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骑行到类乌齐县,行程103公里,翻越4676米的斜嘎拉山。</p><p class="ql-block">今天是骑行南羌塘大湖盆区的最后一天,明天将进入横断山脉地区,从觉恩乡出发后,渐渐远离荒凉,大片大片的牧场映入眼帘,牦牛三三两两点缀其间,悠闲的吃着草,让天地间的景色生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风来的比以往早一些,并不强劲,以侧风横风为主,虽然对骑行有些影响,但比前几天的逆风好了许多,下午二点多,经过近六个半小时的爬坡骑行,顺利到达垭口,在垭口遇到了来自深圳的74岁的大哥和72岁的大姐,这是他们的第八次自驾进藏,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p> <p class="ql-block">打卡网红点,几乎G317上的每位骑行者,都会在这里打卡留念,我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类乌齐在藏语里是“大山”的意思,位于昌都市北部,地处G317和G214交汇处。素有“天堂类乌齐·三江花都城”、“西藏小瑞士”、“昌都后花园”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查杰玛大殿为类乌齐寺的主体建筑,也是类乌齐最著名的景观,大殿分为花殿、红殿、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p><p class="ql-block">创建于公元1277年,系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10月9日,骑行第8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骑行到昌都市,翻越珠角拉山,行程93公里。</p><p class="ql-block">沿途一直听闻珠角拉山的险峻,所以起了个大早,当类乌齐县城(桑多镇)还沉睡在梦乡,晨雾缭绕中,我便开始了骑行。从桑多镇出发,沿着紫曲河一路疾驰,约34公里到了宾达乡,宾达乡是传统的茶马驿站,G214从这里(类乌齐到昌都市为G317与G214重合路段,路标为G214)离开紫曲河,开始向珠角拉山垭口盘旋。今天正式进入横断山脉,公路两边高山耸立,山岩峻峭,树木参天,涧流汹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持续不断的约20公里爬坡,来到珠角拉山隧道口。</p> <p class="ql-block">隧道口前,我决定不走隧道,继续爬老路到垭口,沿着老路往上爬,骑行不到一公里,被两名骑摩托车的藏民拦下,由于语言不通,通过对他们的肢体动作分析,应该是告诉我上山的道路很危险,劝阻我不要往前走。于是我返回隧道口,走隧道穿过珠角拉山。</p> <p class="ql-block">珠角拉山隧道口旁,便是昌都地区著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古寺,该寺建寺距今已有750多年历史,是昌都市比较著名的古刹之一,是以前强巴林寺活佛加拉的避暑行宫,朱古拉山风景区最为著名的是附近的一大片唐代古柏群,据德国科学家考证,古柏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被称为研究西藏高原生物进化、气候演变的“活化石”,</span>这一带地势复杂,崇山峻岭,山坡上被野生植被覆盖,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p><p class="ql-block">朱古寺还因一历史事件名垂千史,1950年10月昌都战役中,昌都总督阿沛·阿旺晋美率部在此归顺起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朱古寺陡下约25公里,在俄洛桥镇沿着昂曲河一直到达昌。</p><p class="ql-block">昌都茶马广场夜景,楼房,街道,广场,灯光,即现代精美,又极具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昂曲河(左)与扎曲河(右)在天津广场前相汇,形成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昂曲河与扎曲河相汇全景。</p> <p class="ql-block">昌都,这座澜沧江畔的古老的城镇,如今作为西藏东侧的门户,成为了我们进入青藏高原旅游的必经之地。当我们来到昌都的时候,你会看到整个昌都坐落在群山之中。它是四川、云南入藏的一条必经之路。昌都是它的藏语名称,它的本意为“水汇合的地方”。 扎曲河和昂曲河是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昌都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昌都市内缠着我讲骑行故事的藏族小骑行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昌都,康区的中心,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康巴人”、“康巴汉子”就是对这里的藏族同胞的称谓,康区的25座神山大多都在昌都境内。</p><p class="ql-block">在我经过的西藏地级城市(林芝,那曲,昌都)中,昌都无疑是最具现代感的城市,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商业氛围,都与内地城市相差无异,走在昌都的街道上,会有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如果没有满大街行走的藏族同胞,你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藏区。</p> <p class="ql-block">西藏昌都地区强巴林寺:是格鲁派寺院中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位于昌都镇内的昂曲和扎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的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此寺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殿堂为藏式建筑风格,均为土木石结构。该寺院落重叠,殿堂林立,金碧辉煌,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西藏昌都强巴林寺与内地王朝的关系历来极为密切,从清朝康熙帝、乾隆帝开始,该寺的主要活佛受历代皇帝册封,寺内至今保存有康熙帝颁发给帕把拉活佛的铜印和乾隆帝书写的匾额。寺内有五代活佛世系,十二个扎仓,最多时寺内有僧人5000多人,今天看到一千多僧人们正在上课诵经,其场面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强巴林寺众僧像:为了心中那个愿望,他们每个人也都怀揣梦想,从年轻时就都步入神圣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10月10日,骑行第九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骑行到妥坝乡,行程约120公里。离开昌都市,沿着扎曲河一路缓上,扎曲河深藏在峡谷中,自上而下的水势汹涌澎湃,急弯处涛声雷动,G317在峡谷间起伏不定,峡谷间或有平缓地带,十几座民居局促的拥挤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村落,到现在,我对一路的流浪狗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流浪狗一般会在村庄和牧场附近觅食游荡,所以,每到一个村庄和牧场时,我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随时做好迎战的准备,路过村子时,依然有流浪狗在村里游荡,好在它们没有攻击人的举动,大家相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骑行约60公里后,到达噶日村,这时G317便离开了扎曲河,拐进了一条更加幽深的峡谷,峡谷两边林木参天,色彩斑斓,热曲河流经其间,从这里开始,山路开始变陡,景色也更美。沿热曲河逆流而上20多公里,下午三点到达妥坝乡,刚进镇区,山峡宾馆前,数只流浪狗躺在公路边晒太阳,每只都体型健壮硕大,不好对付,赶紧下车观察,准备伺机而过,良久,山峡宾馆老板出来,便请他帮忙驱赶,老板人不错,成功把狗群赶走,此时,又开始刮起侧风,风势不小,决定住下,明早出发。</p> <p class="ql-block">10月11日,骑行第十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骑行到江达县,翻越4494米的宗拉夷山和4347米的雪集拉山,行程120公里。今天无疑又是难度较大的一天,从妥坝乡出来,离开热曲河,骑往<span style="font-size:18px;">24公里外的宗</span>拉夷山。</p> <p class="ql-block">24公里的路程骑行的相当精彩,说精彩主要是我与流浪狗博斗的过程,途经一片牧区时,我停下来仔细观察前方路况(牧区初生的小牛犊与流浪狗的体型相差无几,远距离很难判断,一路上很多次因为把小牛犊误判成流浪狗而把自己弄的十分紧张,后来找到了它们的区别,小牛犊的尾巴细长,狗的尾巴粗短),确认前方有4只流浪狗,我下车观望,本想等狗离开再过去,但这群狗开始向我径直走来,显然,它们对我的存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步伐越来越快,我迅速将路边的石块捡在一起准备迎击,离我十米开外,它们停了下来,齐刷刷的盯着我,我手持石头,双方进入对峙,其间有车辆经过,但都没有停下来帮我,如此僵持一段时间后,我知道如果不主动出击,恐怕很难脱身,于是我大声吼叫,将石头迅速的砸向它们,流浪狗被我的气势震慑,纷纷逃离,一只被我砸中的流浪狗一路哀嚎而去。流浪狗和驯养狗不一样,一般不会狂吠,如果想攻击你,大多数情况是上来直接出招了,根本让你反应不过来,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流浪狗没有领地意识,如果跟你干上了,就会一直跟着你,想摆脱很难,唯一的方法就是迎头痛击,打得它落荒而逃。今天是本次骑行中最后一次与狗遭遇,后面一路坦途。</p><p class="ql-block">宗拉夷山到垭口的几公里难度较大,和翻琼涅拉山的感觉差不多,一路不能松懈,一鼓作气直达山顶才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从宗拉夷山垭口下来10公里到达玉龙镇,再继续起伏前行30公里到达青泥洞乡,在这里阴差阳错的与正骑的骑友“完美”错过(云南昆明的独行女孩,单人单车骑行G317,她是怎么对付那些流浪狗的呢?我一直充满好奇,同时也深深敬佩她的勇敢与坚强),G317上骑行者寥寥无几,在这次骑行中,我只遇到9位骑友,其中两位独行的男骑友,一位独行的女骑友。骑行在G317上的每位骑友都值得被尊重,独行者更甚,女独行者尤甚。</p> <p class="ql-block">出镇3公里开始翻雪集拉山,下午两点又开始起风,不过雪集拉山的地形不错,居然是顺风多逆风少,12公里的爬坡2小时就完成了。从垭口陡下10公里,再沿着北曲河缓下30公里,下午6点前按计划到达江达县,江达县座落在一条狭长的峡谷里,县城的两边都是高耸的大山,城区内热闹非凡,人流量大,街边古老的大树下旋转着巨大的经筒,行人悠闲的行走,没有内地城市的行色匆匆,到处充斥着藏文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10月12日,骑行第11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出藏入川,到达四川省德格县,翻越矮拉山,行程100公里。清晨,吃完早点,太阳还没升起就出发了,一路起伏33公里,到达瓦拉寺。拉寺坐落在孔雀开屏之地,祥和的瓦拉河如金双鱼盘游,是昌都市影响较大的早期萨迦派寺庙之一,该寺依山而建,气势宏伟,瓦拉寺历史悠久,是萨迦传承的主要寺院之一,原属白苯教,后由元朝帝师八思巴改为萨迦寺院,是德格王的祖寺。瓦拉寺旁绝壁上修有数十个碉堡式的小房子,是僧人们闭关修行之所。闭关期间,修行者独自住在小房内,只喝水、吃少量食物,整日打坐悟经,一般2-4年方可修成出关。</p> <p class="ql-block">在从昌瓦达寺对面的山上,有座宏伟的寺庙,在瓦达寺的桥头,我仰望了它很久。从317国道的岔路口进去,绕过瓦达寺,要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前行几公里才能到达,目测骑行很难上到寺庙,我一直好奇这座寺庙的存在,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它叫德钦日追寺,也是瓦达寺的一部分。尽管骑行G317前,我自以为做足了功课,但还是远远不够,沿途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和宗教场所依然知之甚少。比如十八军解放西藏的历史遗迹、索县的赞丹寺、比如县的骷髅墙,还有现在视频中的德钦日追寺,都在攻略中忽略了。317国道和318国道不一样,有太多值得去欣赏的景观,有太多需慢慢品味、理解的文化,不应该匆匆而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瓦拉寺开始爬坡前往矮拉山,坡势渐渐变陡,越到山顶,坡度越陡,山路和以前“之”字形山路不一样,极象一名儿童信手涂鸦的线条,毫无规律的凌乱,山顶就在头上,感觉总也爬不到顶,和G318的觉巴山近似,从瓦拉寺到矮拉山隧道口大约13公里,大约爬了3个小时,边爬边拍照,下午一点左右到达隧道口,隧道口吃了点干粮便穿隧道过山,这次没有走老路的打算,抬头仰望老路的垭口,感觉自己才到半山腰,走老路到垭口的念头根本没有滋生。</p> <p class="ql-block">矮拉山隧道。</p> <p class="ql-block">矮拉山隧道内景。</p> <p class="ql-block">沿着矮拉山疾驰而下,进入峡谷地带,峡谷绝壁千仞,山崖陡峭,在稍微平缓之处,便有村落和牧场出现,精致的藏居和牦牛、马匹组成十分和谐的场景,999公里碑处打卡。</p> <p class="ql-block">沿峡谷而下12公里,到达岗托镇,</p><p class="ql-block">岗托镇是个有光荣传统的地方,解放西藏的第一枪、第一仗就是在这里打响的,岗托镇中心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红旗广场”,担任解放西藏任务的十八军遗址就在广场内。</p> <p class="ql-block">进入岗托镇红色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边十八军强渡金沙江雕塑。</p> <p class="ql-block">从岗托镇继续在峡谷中行进,8公里后到达金沙江大桥。过了金沙江大桥,西藏就在对岸,从现在起,我正式离开了西藏,进入了四川境内。</p> <p class="ql-block">从金沙江大桥开始,一路缓上,进入了另一个美丽的高山峡谷,路经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林卡,时值十月,峡谷内一片金黄,河流经流其间,崖壁上到处悬挂着经幡,河流中的石头上刻满了经文,让古老的藏区充满了虔诚和神秘。前行约30公里,到达德格县城,县城的入口处,耸立着格萨尔王的雕像。</p><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神子推巴葛瓦的化身,一生戎马惩恶扬善,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1119年,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始建于雍正七年,据说这里也是格萨尔王的出生地,该院藏有印版32万余块,印版内容包括佛经、历史、科技、医学、数学、文学、天文、地理等,被誉为“雪山下的藏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按照藏历每年的三月十五至九月二十日人们可以到印经院朝拜书版,称为“巴尔恰东”。</p><p class="ql-block">印书用的纸是专门采用一种叫“阿交如交”的草根皮制成的,这种纸韧性强,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p><p class="ql-block">在印经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虔诚和敬重,每印一张经文时都要一鞠躬,其认真虔诚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洗版工。</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外观图。</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模版库房。</p> <p class="ql-block">印经院内景。</p> <p class="ql-block">与康巴汉子多吉合照留念,多吉是年轻的唐卡画师,曾在尼泊尔学习唐卡绘制多年,英语流利,是名虔诚的佛教徒。</p> <p class="ql-block">10月13日,骑行第12天。</p><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骑行到马尼干戈,翻越川藏第一险、川藏第一高:雀儿山,行程92公里。</p><p class="ql-block">昨天接到电话通知,需尽快赶回参加建党百周年活动,后面的骑行计划将发生变化,今天将是G317骑行之旅的最后一天,但无论如何,雀儿山是我必须完成的翻越任务,G317上的川藏之险,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是我梦寐以求的邂逅。</p><p class="ql-block">清晨从德格县城出发,向60公里外的雀儿山前行,出县城开始一路缓上,沿途风光无限,前20公里在峡谷中逆流而上,20公里后走出峡谷,进入河套地区,视野豁然开朗,山坡上大片的草地,河床边散落着色彩鲜艳的藏居,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最后20公里,坡度变得极其陡峭,最艰难的骑行开始,4个小时后,终于到达雀儿山隧道口,这是迄今为止我爬过的最累的垭口,全天爬坡60公里,总用时8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雀儿山隧道口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石碑右边是去往雀儿山垭口的老路。</p> <p class="ql-block">雀儿山垭口海拔5050米,是四川境内最高的公路垭口。高出隧道口约1000米。</p> <p class="ql-block">从雀儿山隧道下山20公里左右,到达玉隆拉措。</p><p class="ql-block">玉隆拉措静躺在雀儿山下,晶莹的大型冰川从海拔5000米的粒雪盆直泻而下,极为壮观。相传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藏族英雄人物格萨尔王的爱妃,来到玉龙拉措时,被这般美丽的湖泊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在湖边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位爱妃对这片圣湖的喜爱,将此湖泊命名为玉隆拉措。终年白雪皑皑的高大山脉将湖泊紧紧环绕其中,如屏障般隔绝了外界世俗纷扰,把这个小世界深藏闺中。清澈纯净的冰川融水源源不断注入湖泊,为湖区生态提供鲜活长久的生命力,从湖泊尾部流出的溪流是措曲河源头之一。</p><p class="ql-block">如果安静是一种美,那么玉隆拉措应该被好好褒奖。湖泊周围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树、杜鹃树和草甸环绕,每一个季节都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从玉隆拉错继续下行10公里到达马尼干戈,便完成了这次的G317骑行,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尽快赶往成都,马尼干戈没有直接到成都的汽车,只能先前往甘孜县再作打算,我请德格的多吉帮我联系顺风车,结果运气特别好,刚好有辆从德格到成都的皮卡今天出发,我在马尼干戈等到他们,然后向甘孜县出发,晚上9点左右到达甘孜县。</p><p class="ql-block">甘孜县朱德总司令与格达活佛的雕像,讲述红军长征时,朱总司令和格达活佛的深厚的友谊,记录在难忘的峥嵘岁月里,红军和藏族人民并肩战斗,书写了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p> <p class="ql-block">在甘孜县吃完晚饭,我们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经炉霍到塔公草原,连夜翻越折多山,这是我2016年骑行川藏南线G318时走过的线路,车辆在浓雾笼罩的折多山中盘旋而上又曲折而下,让我回忆起曾经翻越折多山的艰难。凌晨3点,我们到达康定城。康定城的折多河依然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跑马山依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再次来到康定,感觉依然美好。</p> <p class="ql-block">10月14日。</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康定出发前往沪定,沪定桥的对岸,大渡河边新修了红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沪定桥全景,让我想起毛主席著名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横铁索寒。</p> <p class="ql-block">下午6时,到达成都,到57318骑行驿站寄车,见到了笨笨,领取317骑行纪念章(来图片为笨笨提供)。</p><p class="ql-block">此行川藏北线骑行之旅,历时14天,骑行里程总计1500公里,翻越4000米以上高山14座,其中途经南羌塘地区,横断山脉,沿途风光无限,无垠的草原,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河流,安静的村庄,袅袅的炊烟,翱翔的雄鹰,肥壮的牛羊,肃穆的寺庙,虔诚的朝圣者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狂风、暴雨、冰雹、烈日、暴晒、野狗的追咬等,丰富了我的骑行经历,我想,有了这些经历,将给我的下一次远行提供宝贵的经验。</p><p class="ql-block">川藏北线G317即有青藏线的高寒,又是川藏南线G318的峻险,是非常值得骑行的一条线路,由于G317沿途有众多的文人景观,出发前最好做足功课,以便更深入的领略一路上神秘而浓郁的藏文化内涵。G317不象G318热闹成熟,没有搭车和驮包业务,全程需要凭毅力和勇气完成,沿途有住宿点,不需要携带帐篷睡袋等重装备。最后友情提示:最好携带驱狗装备,比如打狗棒,驱狗神器等,G317上的流浪狗数量众多且凶悍无比(10月18月,笨笨组织了20人的团队骑行G317,途中有两名骑友遭到流浪狗袭击,致使其中一位骑友中途退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