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篆刻艺术已流传3700余年,自商朝起,古人就开始治印。汉字之美在方寸之间蕴涵了千姿百态,一方小小的印章之上,刻的是千年古韵,人生百态。不黑文化艺术学社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孙溟㠭讲篆刻》系列。孙溟㠭先生潜心治印几十载,他将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他本人对篆刻的独到见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通过图象生动的展示了人的生活状态和事物形态,似画非画。甲骨文对中国画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国画很多都是“写出来”,而非画出来,换言之“书画一体”。比如,山字的甲骨文表现形式就是一座大山,字如画,画为字。甲骨文更像一幅幅主题画,充满画意美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氏众人卜甲•商(图源/《山东省博物馆藏品选》/山东友谊书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的特点多直线,少有弧度的线条,这与甲骨文承载的材质有极大的关系。古人因材质局限,最早龟甲上刻字,也因此甲骨文很难刻出拐弯的效果。青铜器的诞生,使甲骨文的文字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铜器使得甲骨文也多了更多的圆润。</p><p class="ql-block">甲骨文的结体类型,分为三种类型,雄奇型,风格雄奇;宽阔型,舒朗开放;婉转型,婉转流利。但甲骨文总体特点还是直线多,弧线少,在篆刻创作的时候,要秉承这个特点,趋于直线,不能够有过多的曲线,这样才能体现出甲骨文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书法(图源/《罗振玉殷墟文字楹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虽然是古老的文字,但作为篆刻入印的文字却是在上世纪30年代才开始,甲骨文篆刻不是对文字的单纯模仿,而是在方寸之间通过文字拆补玩转空间布局,这对篆刻家的审美功底考验更为严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孙溟㠭甲骨文篆刻作品《来此作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孙溟㠭先生在用甲骨文入印时,除保留甲骨文本身的传统特点之上,还会使用现代篆刻技法创作,用刀器强化甲骨文的直线特点,非常雄奇有力。在孙溟㠭先生看来,甲骨文入印最大的特色是它的不等量,所谓不等量就是大小不一样,错落有致,又看似协调合理,甲骨文还能保留着中国人的文化形态,即规矩。当代人的思想活络,因此现代甲骨文篆刻如果可以融古化今,更能获得创新突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溟㠭甲骨文篆刻作品《来此作甚》</p> <p class="ql-block">溟㠭甲骨文篆刻作品《来此作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现代创新基因的作用下,甲骨文不再仅仅是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的字,而是注入了现代审美的艺术新创。孙溟㠭先生把甲骨文那种不等量的美和独特的刚劲味道,通过对文字的重新排列组合、构图,甲骨文篆刻也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p><p class="ql-block">篆刻艺术博大精深,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 TANA</p><p class="ql-block">图| 伊利、47</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