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记第三小学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老教师们

绥芬河市第三小学

<p class="ql-block">  疫情让绥芬河人的这个新年五味杂陈:当我们目送着自己的邻居、亲人、朋友穿着隔离服,拉着行李踽踽独行,内心充满了焦虑;当我们排着队等待核酸,看着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坚定守护的工作人员,内心充满了敬佩;当我们吃着政府赠送的蔬菜,内心充满了温暖……</p> <p class="ql-block">  在人们品味这种种滋味的时候,有一群人,他们没有时间品味,没有时间迟疑,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只带着责任奋战在一线。他们就是第三小学的老教师们!</p> <p class="ql-block">  57岁、54岁、53岁……这是他们的年龄,孔子说人五十而知天命,可是这些人,他们知天命却不懈怠人事,用豁达和积极的态度,用勤勤恳恳的工作让人肃然起敬。</p> 白甲天使 <p class="ql-block">  他们中有人冲锋在前,身披白甲,在核酸检测的第一线,动辄四百多人的信息采集年轻老师都吃不消,而他们毫无怨言,从不叫苦叫累,从软件下载都要求教他人到熟练无误录入信息,随时解决任何操作问题,他们背后有多少次演练,多少次重来,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没有享受一点年龄照顾,不要求特殊对待,不提困难,主动请缨。</p> <p class="ql-block">  52岁的崔丽凤老师爱人患病,全靠她一个人悉心照顾,疫情开始后她二话没说全身心投入工作,从来都是到岗最早,最后一个离开。默默奉献的背后是辛苦,是承受,是一名老教师无悔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  53岁的季维红老师一直奋战一线,学校表示要照顾她,她却说:“每个老师的工作量都大,我不用特别照顾,跟以前一样,需要我干啥,学校安排就行!”</p> <p class="ql-block">  53岁的杨秋玲老师大年三十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后,在寒风中延时等待几个小时也毫无怨言;</p> <p class="ql-block">  54岁的刘俊华老师作为校医没有轮休,物资的保管、配送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p> <p class="ql-block">  51岁的陈万历老师身体一直不好,但只要检测的号角吹响,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应,第一个到岗,永远精神抖擞,不知疲倦。</p> <p class="ql-block">  心里装的是同事,忘记的是自己。这就是老教师的责任担当和敬业执着。</p> 红甲卫士 <p class="ql-block">  他们中有人坚守阵地,身披红甲,在小区卡口值班。他们是被遗忘的奉献者,当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线教师的身上时,这群平均年龄53岁的老教师们守在寒风中的值守棚里,默默守护着小区安全的防线。</p> <p class="ql-block">  从日出到日落,简陋的值守棚就是他们绝不退后的阵地,在学校人员紧张的时刻他们主动发信息要求替岗、加岗。放弃家的温暖,担当职责使命,他们是寒风中的英雄,守夜的微灯终将点燃漫天星光。</p> <p class="ql-block">  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这就是三小人面对疫情谱写出的爱岗敬业的最强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