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要允许别人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活,活出他自己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强加你的期待和控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来访者有很多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他们大多都是父母带着而来,</span><b style="font-size:20px;">父母的期待是想让我们咨询师改变他的孩子,让他变得不讨厌学习,情绪稳定和心态积极,正常交往就可以了。</b><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在咨询过程中,这些父母们总是期待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改变孩子的现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咨询中我发现,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学校恐惧、辍学的孩子在内的来访者,有80%-90%经过6次左右的咨询后都会出现情绪慢慢稳定,内心出现积极的信号,充满着实现倾向,开始出现力量感。这是来访者慢慢认识了自己的问题,看清了自己困难,在咨询师的共情与支持下内心充满了希望。可以说是咨询师触发了其内在的力量,让他的压力慢慢得到释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遗憾的是孩子背后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的改变太慢了,甚至总是问孩子:“葛老师都给你做了4、5次咨询了,我怎么发现你的改变不大啊?”“为啥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啊?”“为啥你的抑郁症状还没有改变啊?”这种急功近利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给我花了钱做咨询,花时间陪着我做咨询,我怎么能没改变呢?于是心里产生动摇,咨询师灌注的希望感就会消失,就会在内心觉得心理咨询不管用,心理咨询师只是给自己谈道理,或者咨询师没有能帮助自己。于是咨询中断,非常遗憾可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其实,孩子做完咨询都会有一些良好的迹象,比如轻松了,没那么压抑了,或者和父母有交流了,在家里想说话了…等等。家长应该及时发现这些迹象,积极鼓励孩子的这些进步,告诉孩子你看到了他的这些表现,你对他的咨询充满信心,这才是家长对咨询师的积极配合!</b><span style="font-size:20px;">心理咨询的规律是小的改善带来大的改变,这改变是发自内心,是自我的完善,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而不是突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你期待孩子的抑郁症5、6次咨询后就不再抑郁了,那是他开始时就不是抑郁症,如果孩子2、3次咨询就能够去上学了,其实你不来做咨询孩子也能正常去上学,你的咨询目标错了。缺少了成长和心理建设的心理咨询是没有用的。好的咨询师有时让孩子咨询后会有痛苦和焦虑,这是让他面对问题了,有焦虑正常。面对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尤其是婚姻和亲密关系咨询,我在咨询中大多3、5次就解决了,成人抑郁症焦虑症可能轻重程度不同需要8到10次左右,而儿童青少年轻、中度抑郁症12次左右,重度的需要12-20次左右。为什么儿童比成年人治愈慢,当然这里有咨询师的水平和胜任力问题,还有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自愿性和主动性问题,二就是家长的焦虑影响孩子,三是家长在背后盯着孩子的改变让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备受压力,咨询关系受到不良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一次的心理咨询都是专业化的过程,是来访者的一种心理建设过程,包括提升心理素养,完善行为模式与沟通模式的过程,他过去成长中的创伤和情绪需要慢慢处理,他与父母长期的不健康的相处模式需要慢慢调整,尤其是在与咨询师形成的信任和支持关系中,过去没有修复的关系得以修复,自我的不一致性重新得到再体验,一致性慢慢得到协调,心理弹性慢慢得到修复和发挥。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不是改变了,而是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了,认知灵活了,僵化和绝对化思维被宽容和积极思维代替,过去都那些问题已不再是问题了!这就是心理疗愈的本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再次重温大师荣格的那句经典:“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破土发芽是不会要太长时间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也说过:谁都无法预料明天和未来会是什么样,谁都无法确定孩子的未来。也就是说,孩子今天的状态不算什么,活出自我,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宰自己,掌控自己,也许激发出来的是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里,有一块世界闻名的墓碑,上面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span><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然后,作为一个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可能能为国家做些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然后,谁知道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间有句话是:“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希望爸爸妈妈好好体会,在孩子做咨询时,你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与其改变孩子,不如先改变你自己的好,改变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改变你的控制和高期待。其实做心理咨询的很多时候应该是家长,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作者葛操,中国心理学会注册临床督导师(D21-080),心理学博士,郑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心理学会心理测量分会会长,河南乐尚完满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兼督导师。目前开设项目有: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个案与小组督导,心理咨询实战技能精英班(一年班),180学习赋能家长成长计划,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培训,中美认知行为疗法连续2年制培训项目。欢迎联系助手王老师18595722929咨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