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泡饭

九曲清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泡饭(水煮白饭),曾经是一款老少咸宜的家常主食,也是老上海人几代人的早餐主打。可以这么说,改开前的几十年,上海人的一日三餐通常是从烧泡饭,吃泡饭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烧泡饭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却也有重点可划:其一,水烧开后要再煮一会,不然的话会出现水沸饭不热的现象,上海话叫做"冷滚",这种现象冬天容易见到。其二,泡饭要煮透,但不可多煮,煮过头的泡饭将成为一锅饭不饭粥不粥的“饭泡粥”,不但卖相难看,而且味同嚼蜡。</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泡饭是原味的淡饭,下饭菜很随意,有剩菜时吃剩菜,无剩菜时可用酱菜、腐乳,油条之类佐餐;要是前一天恰好煮了菜饭,第二天就能吃到美味的菜泡饭。记得外婆善煮菜饭,所以外婆家的菜泡饭也特别好吃!简简单单的泡饭也有高下之分,用优质大米饭煮成的泡饭香糯可口,如果有锅巴同煮(锅巴以色泽微黄者为佳)则增色添香,更胜一筹。下饭菜的口味也至关重要。以扬州酱菜、鼎丰腐乳或肉松、皮蛋、油汆花生,海蜇等开胃小食佐优质泡饭,不仅吸引眼球、调动味蕾,还能提升泡饭的品位。</p><p class="ql-block"> 上海人有很深的泡饭情结,因为天天见面,又常常是一天的第一餐主食,所以对泡饭有种亲如家人的感觉,几天不见就会想它;外卖的早点虽然花色多味道好,吃多了就会觉得乏味,潜意识里最吃不厌的早饭终归是泡饭。于是沪语问候语中除了那句经典的"侬饭吃过伐?",又多了一句:"侬泡饭吃过伐?"。上海人哪怕遇到逢年过节,或是饭局应酬,也不会冷落了泡饭;酒阑席散、饕餮之余想清清胃、消消食,一小碗泡饭、几片榨菜必定是不二之选。上海人的泡饭情结还表现在对佐餐菜品的考究和追求。淮海路上有一家全国土产食品商店,这里供应的酱菜闻名遐迩、有口皆碑。上海人逛淮海路有个习惯,即便其它物品都不买,也要挑一些"全国"酱菜带回家;有时候去淮海路就是冲着"全国"酱菜去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选择和喜好也越来越多元随意;啖泡面习以为常者有之,饮奶茶大呼过瘾者有之……泡饭已然淡出百姓的餐桌。然而,泡饭和我们这一代人相伴数十载,凝聚在泡饭中的烟火气和家的感觉,难以忘怀,难以割舍。</p><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早点可谓是融汇中西、精采纷呈:既有面点、馄饨、馒头之类的传统经典,也有汉堡、披萨、饭团之类的时尚新款,还有……应有尽有;若论色香味、技艺工,平平淡淡的泡饭自然难以匹敌,可是要说朴实无华、清爽适口,经济实惠、甚至健康卫生(营养稍嫌不足),试问除了泡饭还能有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