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神联评(上)

三默

<p class="ql-block">一年来,不断有网友提议对凉州南城门楼子上的所谓对联进行解读,为了满足自己和网友的好奇心,在恶补了有关凉州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后,于是决定从神联诗句的原作者,历史背景,诗文原义、与凉州的文化联系等方面作一些不揣浅漏的探讨。</p><p class="ql-block">从总体看,这个所谓的从六个历史名人的诗作之中摘录而来神联,前三句似乎意在回忆历史,后三句似乎又在描述景物,但无论是忆史还是绘景,却都没有抓住凉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更没有体现出凉州社会的时代特色;而且六句话在意境上也缺少贯通之气韵,只有“入凉州”三字似乎和凉州有那么一点儿关系。那些顶在凉州头上的历史光环,如振武扬威、五凉古都、佛教圣地,交通要冲、天马故乡等等大美凉州之印象在神联的六句话中看不到任何的踪迹。</p><p class="ql-block">此神联的首句“关山忆梦回”,出自中唐“边塞诗人”高适的《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一诗。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p><p class="ql-block">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p><p class="ql-block">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p><p class="ql-block">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p><p class="ql-block">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p><p class="ql-block">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p><p class="ql-block">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p><p class="ql-block">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p><p class="ql-block">(高适像)</p><p class="ql-block">诗人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少孤贫,有游侠之风,以建功立业自期。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为“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称为“边塞四诗人”。</p><p class="ql-block">诗人高适一生从未到过凉州。自出仕后,除在哥舒翰的陇右军营里做过几年书记掌军,安史之乱后又先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等职使,此后一直在朝庭的中枢为官。这首诗是诗人高适参与宴会时的唱和之作。高适为官的这个时期,唐人诗家围绕陪、送、宴“侍御”的作品叠出,显见“侍御”的社会地位之高,身份之重要。诗人高适在陪权贵宴饮之时心中却想着边关的大唐山河,可见诗人存在着很深的入世情怀。</p><p class="ql-block">从全诗看,诗是诗人高适陪同权贵窦侍御在都城长安灵云寺南的一个亭子里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酒时所作。大约是诗人在品酒微熏之际,受到了残雨之中的几声轻雷的惊扰,从登高极目边关的梦想之中回转到现实场景之中。诗人登高望远,回忆梦中之景,想到了边关战事,面对安史之乱后边关河山残破的现实,感觉眼前的景物都知到诗人的满腔愁情。</p><p class="ql-block">高适是后世之人公认的“边塞诗人”,其忧国忧民之情常常跃然纸上。这里的关山是凡指大唐的边关地区,所以“关山忆梦回”,重在回忆过去之景。故吾猜测摘录此诗句之人的意思就是想引起人们对凉州历史的回忆。然而此诗并没有提及凉州,而且也并非专为凉州所作。史上安史之乱后的凉州已经从西部边境之重镇,沦为地方割据政权之下属。可见摘此句者大概就是想用“关山忆梦回”为神联的后续五句话确定一个忆史的基调。</p><p class="ql-block">神联的第二句“车马相交错”,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温子升的《凉州乐歌》,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诗中表现了诗人眼中凉州的富庶和繁华。全诗如下: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 车马相交错, 歌吹日纵横。</p><p class="ql-block">温子升(495—547)北魏济阴冤句人,字鹏举。自称为晋温峤之后。在北魏到北齐的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创作的诗文传到了江南,梁武帝萧衍非常赏识他的文笔,将其和曹植、陆机相提并论。南北朝杨愔作《文德论》认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温子升是美德与文彩俱佳之人才。</p><p class="ql-block">根据其诗之意,似乎是诗人温子升亲临到了凉州,看到了凉州的繁华之景,使其不得不提笔作歌以颂。然“车马相交错”一句若是脱离了诗题《凉州乐歌》和下句的“歌吹日纵横”,便使人有不知所云之感,况且“车马相交错”之景也绝非凉州所独有之特色,自然不能代表凉州。联系上句“关山忆梦回”,摘录者大概是让人们的思绪从唐穿越到了魏晋南北朝,好像凉州的历史在此神联之中是逐渐倒退的。</p><p class="ql-block">神联的第三句“人烟扑地桑柘稠”,出自晚唐诗人元稹的乐府长歌行《西凉伎》,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p><p class="ql-block">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p><p class="ql-block">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p><p class="ql-block">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p><p class="ql-block">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p><p class="ql-block">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p><p class="ql-block">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p><p class="ql-block">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p><p class="ql-block">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p><p class="ql-block">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p><p class="ql-block">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修。</p><p class="ql-block">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p><p class="ql-block">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元稹八岁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并称为“元白”。乐府诗在元稹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题材多“取其病时之尤急者”,以启发创作激情,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诗人往往能借古题而创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故元稹乐府诗主旨多暗含讽谕之意。</p><p class="ql-block">元稹的这首诗与白居易《西凉伎》相同,但写作时间可能比白诗要早。从诗中可知,诗人元稹并没有到过凉州,其对凉州的印象大都是通过别人的诗文和口耳相传间接得来。“人烟扑地”描述了凉州人口众多稠密或许契合当时实际。但“桑柘稠”则令人生疑,史上从未见过凉州桑蚕之业发达一说。桑、柘皆为树木之名,其叶为养蚕的饲料。诗人元稹从小生于官宦之家,不事农业生产自然可以不知,也能想象。可以肯定的是“桑柘稠”并非凉州之农耕盛景。</p><p class="ql-block">《西凉伎》以描写西凉盛唐时伶人的表演生活来表现凉州的繁华富庶,将其和晚唐时西凉成为凋敝边地进行对比,谴责了当政者和守边之将只顾享乐不思进取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诗人对“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的现状痛心疾首。全诗运用对比的方式,传递出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诗人所处的时代凉州已经沦为中国交通西域的障碍。神联的摘录者在此又犯了和第二句同样的错误,不仅脱离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人烟扑地桑柘稠”也并非凉州所独有,“桑柘稠”和凉州也无什么特别的联系,养蚕业在凉州从来都未形成规模。千年前的唐代之人因时空限制而产生的错觉,出现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实在是非伊所思。</p><p class="ql-block">所谓神联之上联的三句话,其中两句若是结合原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其不仅不能突出凉州的历史文化特色,更会使人产生苦难凉州的联想,恐怕超过了出联之人的意料。(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