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标语,短小精悍,字字珠玑,直奔主题,是宣传文学的一种好形式。</p><p class="ql-block"> 标语与流行歌曲一样,是时代留下的脚印,是过往记下的路标,载录着不同年代的酸甜苦辣和喜怒悲愁。</p> <p class="ql-block"> 两年来,为战胜新冠肺炎,加大宣传力度,各地也是脑洞大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许多硬核的、接地气的标语光鲜登场,把个标语玩得那是相当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科学指导、温馨提示的居多,比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治。” “个人防护三要素:戴口罩 勤洗手 多通风。”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亲戚不走 明年还有,朋友不聚 回头再叙。”“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少喝一杯酒,感情仍长久。”……</p><p class="ql-block"> “今天到处乱跑 明年坟上长草。” “返乡人员不隔离,亲人不死扒层皮。”“返乡不报备,全村人的死敌。”“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串门就是相互残杀,扎堆就是自寻短见。”……这<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些标语,本意虽好,但言辞偏激,让人看了如苍蝇在喉,呕吐不止。</span></p> <p class="ql-block"> 当然,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我们自然还要玩点有文化含量的。“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出门记得戴口罩,否则麻将都点炮。” “不戴口罩到处走,胜似粪池自由泳。” “不戴口罩你试试,试试就逝世。”“戴口罩总比戴呼吸机强,躺家里总比躺ICU强。”这些标语风趣幽默,既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又没有板着脸的训斥,更没有尖酸的刻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应该是标语中的尚品。</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人世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骗子,另一种是傻子。此话是否科学,不去深究。但自从普及了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貌似这种说法越发的正确了。智能手机干掉了小偷,却滋生出了大批骗子,广大人民群众防不胜防,深受其害。</p> <p class="ql-block">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配合行动的反诈标语,大街小巷可谓是铺天盖地、狂轰滥炸,不可谓不多。“陌生电话不牢靠,寄钱汇款是圈套。” “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致富是陷阱。”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苍蝇专叮有缝蛋,骗子偏爱贪财人。“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难分电话真与假,请您拨打110。” 公安部国家反诈骗中心开发出APP,政治任务人人安装,也不可谓不给力。可偏有倔强的韭菜们就是不信那个邪,靠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逻辑与信念,誓与骗子欲比高,陶醉于笑眯眯地数着钱,嘴里喃喃说着“小样儿,跟我玩”的自编虚幻故事里,结果成了真实的韭菜。被骗少的隐忍不说,自叹时运不济;多者呼天抢地,一顿骚操作,把人民警察忙的不亦乐乎。究竟何故?人性的贪婪。倘若人不能走出贪婪的泥坑,愚昧就是他的同胞兄弟,这样的人即使再茁壮,也只是骗子生长的肥料而已。</p> <p class="ql-block"> 班级标语另具特色,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化育人功能。同样,时代的变迁也深深地印在班级标语里,几多回味,几多叹息,时光不老,远去的却是一代代青春少年。</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强调又红又专,班级标语多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初期,一首“春天的故事”吹进校园,代表着深圳速度的“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标语激励着学子们惜时如金,奋发向上。“求实进取,开拓创新,” 成了当时最耀眼的班级标语。</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千年,高考竞争日趋激烈,家长焦虑,学校焦虑,社会焦虑。传统派搬出圣人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张贴于教室。 激进派造出了“增长一分,杀敌千人。”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用于百日誓师,悬挂于校园。看着这样的标语布满校园教室,着实让人五味杂陈,更不知“生于斯,长于斯”的学子作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政治任务需要标语,发展经济需要标语,文化建设需要标语,保护环境需要标语,社会建设需要标语,还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普法制、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反对邪教、防灾减灾、农田水利、食品安全、人口生育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标语显神功、出奇效,标语俨然成了我们了解党和政府指示精神、政策措施的窗口,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好的标语有“良言一句,三冬暖”之效,如沐春风 ,沁人心脾;不好的标语似“恶语伤人,六月寒。” 鲁迅先生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假如标语少些刻薄,少些恐吓,多些人文关怀,多些科学精神,相信标语这种宣传文学会更有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