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韵夏都 续写先贤风雅

俏,

<p class="ql-block">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老而文明的黄土地曾孕育了无以数计的历史名人。治水英雄大禹,疏渠通水,始定九州,大禹因治水有功而取得了帝位,封国号为夏,大禹又是黄帝的玄孙,承袭华族,国名为“华”,从此“华夏”称中国,夏县可谓是“华夏”的源头;一代名相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为政治通史,治国安邦,警诫后世;黄帝元妃螺祖植桑养蚕,始于夏县西阴;一代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忠义可钦;东晋书法大师卫夫人,传技授道王羲之……他们都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光辉形象。</p> 司马温公祠 <p class="ql-block">  司马温公祠主要分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茔地、祠堂、余庆禅院、涑水书院四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茔地:占地面积约50亩,司马光本人及其先祖多人均归葬于此。古冢垒垒,树木森森,石刻遍布,气象肃穆雄浑。每逢深秋季节,松柏翠拥,秋柿尽染,红绿相映,景色极丽。</p><p class="ql-block"> 祠堂:创建于宋,历代重修,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七年规制,迎面是五间“杏花碑”亭,内藏宋苏轼撰文并书石、金代摹刻的《司马温公神道碑》(俗称“杏花碑”)。后为祠堂,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间。殿内祀温公四代先祖塑像。</p> <p class="ql-block">  余庆禅院:为北宋英宋治平二创建的司马温公祖茔香火院。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敕赐“余庆禅院”额,五间大殿系宋代原物,内奉彩塑金妆大佛三尊,高达3米左右,并配有彩塑韦陀、胁侍菩萨等,东西两侧为十六罗汉,均为宋塑。艺术精湛,造型传神,施彩绚丽,满堂生辉。</p> <p class="ql-block">  涑水书院是系司马光为家乡子弟所建学堂。现内陈列司马光手迹,《资治通鉴》各种版本,科举制度展,邵仲节艺术展馆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茔祠内还保存众多的北宋石雕,以及宋、金、元、明、清珍贵碑刻。如王安石撰文、书法家雷简夫书丹的司马沂碑,苏轼撰文并书石的司马光神道碑以及明代时用宋制螭首龟跌,宋哲宗篆额的“忠清粹德之碑”,均为历代金石学家视为珍品。</p> 堆云洞 <p class="ql-block">  道教名观堆云洞位于夏县城西二十五公里的水头镇上牛村洞沟,始建于元代初年,因建筑群远观如云朵叠加,进穴崖而入,洞阶相连故名“堆云洞”。历经明清时期不断地增筑扩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寻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层叠构筑的建筑奇观。素有“小布拉达”之称,被誉为“放大的盆景、浓缩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堆云洞做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至今遗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p> <p class="ql-block">  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学习、生活战斗,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活动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1922年,革命先烈嘉康杰在此道观创办了“平民中学”,把这里做为传布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招收北方九省学习达1200余人,其大部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 198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0月,又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这两处名胜古迹,我的心中充斥着一个声音——我骄傲,我是夏县人!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奋进,续写先贤风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