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 年初一,看了《爱情神话》,很有味道,很丰富,很细致的电影。</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个电影让我为之回味的不止是中年男女的“爱情神话”,更让我感到韵味无比的是,它让我再一次看到上海,也让我有机会再次窥探老上海,填补我对这个城市边边角角的认识。除了故事内容与我贴近,它还为我整理了上海的印象碎片,使我从东方明珠的璀璨,到大都市的繁华磅礴,再到落入凡间的世态,进入了地面文化,为我还原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魔都。</i></p> <p class="ql-block"><i> 之前的上海于我而言,是不可触摸的,它神秘、高贵,像陌生洋气、轻蔑的外国人,与我格格不入。在它的城市边上,我踌躇不前,如它一贯所言,我是个乡巴佬。</i></p><p class="ql-block"><i> 显而易见,我依然残留着文化不自信的余孽,八国联军和殖民地的历史耻辱太深刻,外滩的十里洋场、妖曳媚惑,紧连国际都市的桥梁,均如T台的模特般视而不见。这些统统与我的内陆相隔着一片海,还横跨着翻腾的黄河,阻止我与它相见。面对它,提起它,心深处那触小火苗是敬畏和惧怕。还有关键的一点,是我资金不够雄厚,我没有土豪横冲直撞的勇气。驻足在它的城市,我畏手畏脚。</i></p> <p class="ql-block"><i> 但是电影,这样一个好东西,它为我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它告诉我上海性格的另一面。它来源于小资情怀,它被万众瞩目,它是上海风味的市井,它渗透着异国情调,它是吴侬软语,它自嘲风趣,还有它潮湿的文化气息。它是大气、明艳华贵的,它也是弄堂里的偪仄局促。</i></p><p class="ql-block"><i> 本来我要谈的是电影,却从电影里看到的是上海。我最关心、最在意的地方,它胜过北京,因为它之前在我心里最不接地气。 </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那么,除了这个城市本身,还有城市里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更具有代表性。它是中国现代人际社会的缩影,它起着风向标的作用。跟着电影的节奏,我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自觉是一个极为不细致不周到的人,但我还是使用惯常的感觉努力去品味上海。</i></p> <p class="ql-block"><i> 电影讲述的是现代爱情,我想它传达的含义是,爱情的形式是随着社会和生活变迁的,但是爱情的幻想却是永恒的;爱情本来是纯粹的,但是因为有了时间和岁月的加持,就像上海弄堂里的小路,在某个时刻必须抛开两边的楼群和人烟,小心穿越着,奔向去往的方向。</i></p><p class="ql-block"><i> 但是这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同时也涵盖了男人和女人的轮回变化,诸如类似魏晋时期的男风;还有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人当仁不让的姿态。电影本身有味道的地方还在于,它对于人内在世界丝丝入扣的刻画,通过眼神、姿态、甚至走路的背影传递出情感的波动。除此之外,它还很心理学,围坐餐桌边,六个人不约而同赴宴,赴的是徐峥演的老白的家宴。</i></p><p class="ql-block"><i> </i></p> <p class="ql-block"><i> 这个无结构、非正式的团体聚餐小组围绕着男主老白,由老乌、亚历山大、格洛瑞亚、李小姐、蓓蓓,还有白鸽及女朋友等人全力配合,辐射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以及生活的画卷。它归于平淡,又起起伏伏;不是跌宕的,而是波折不断,流淌着细腻而微弱的情绪,每个人的心理随着时间、事件、人物的出现发生着谨慎的变化。</i></p><p class="ql-block"><i> 电影开端是老白与马伊俐饰演的李小姐在看话剧,老白睡着了,李小姐不知情从何处,落泪伤怀。夜晚李小姐留宿老白家,第二天早上却趁其不备逃之夭夭,老白端着做好的早餐万分沮丧…...</i></p><p class="ql-block"><i> 开门见三,发生在二位身上的《爱情神话》,两个各怀心态,各持自我的人在碰撞于中年,一波三折,考验着彼此被岁月蛀蚀的爱情。</i></p> <p class="ql-block"><i> 老白,上海人,上海某美术学院毕业,做过小学美术老师,当过电视台舞美设计,能敲鼓,会做饭烧菜,给前妻烧了二十多年的菜,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有一套带花园的洋房,目前的职业是中老年人的美术老师,外加房东。依然幻想拥有浪漫爱情。</i></p><p class="ql-block"><i> 因为前妻蓓蓓出轨离婚,向老母亲发出呐喊绝不会复婚。老母亲还像个护着蛋的母鸡,经常随意步入已四十多岁的儿子的领地,或给予,或掠取,毫无边界;大多数中国母亲的惯例,儿子像自己的私有财产,选择性忘记他已成年,依然想童年恒长。</i></p><p class="ql-block"><i> 显然,老白多次反抗无效,母亲总会出现。老白的无奈是所有男孩和男人的无奈。</i></p> <p class="ql-block"><i> 第二次老白制造浪漫邀约李小姐,结果野性小猫格洛瑞亚捷足先登,好巧不巧,老乌、前妻蓓蓓接锺而至,两个的浪漫一下子成了六个人的饭局。</i></p><p class="ql-block"><i> 有意思的是,六个人的晚餐,六个人的性格,在碰撞中其实是独个人的较量。老白携性格迥异的老乌、亚历山大落座,其余三个女人,三种个性,又呈现出一个女人的完整。</i></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这个电影许多的隐喻,每个出现的人都像老白人格多面体的一面。</i></p><p class="ql-block"><i> 老白过着上海男人的慢生活,感觉不出他的强悍,看不到他的痛快淋漓,也没有发现他的思维如何缜密和富有逻辑。男性气质在他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不高大、不帅气、不多金,一点也不够“贺涵”。</i></p><p class="ql-block"><i> 老乌,老白的朋友,职业不详,总想掺和老白的事。一生未婚,无子无女,有一段遥远的美国往事,是关于浪漫爱情的,爱情的女主人是享誉世界的大明星,索菲亚.罗兰,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天,成为一生执念,他是她生命中第一个中国男人。还有一幢被赠予免费居住的房屋,直至死亡。</i></p><p class="ql-block"><i> 这故事像杜撰,又像精神病人的幻觉妄想,且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反正真作假时,假亦真。关键是它清晰犀利地反映出一个男性对情感、对女性的期待和愿望,可以说这也是老白的爱情神话。强势、富有、浪漫、给予、无条件、还要光彩夺目的女人,男人一生的幻想。</i></p> <p class="ql-block"><i> 老白、老乌、亚历山大、修皮匠均像是一个人的多面体,老乌是老白的另一面,如影相随,老白是世俗的,老乌便是不谙世事的,他天真的理解老白,也是老白希望可以天真的理解世界,但许多事不是天真可以完成,所以老乌便需要适时的死去。</i></p><p class="ql-block"><i> 修鞋匠很上海,有一肚子哲学道理,还有自己的咖啡时间。这个节点有趣的地方我理解的是,上海低层工作和生活的老百姓也是很精致和极具内涵的,不然那个修皮匠差点让我以为是大隐隐于市的江湖高手。但这个人物似乎也可以说明,在美术老师老白的心目中,他自认为他的工作和生活是卑微的,但是他的心却是高极而精明的,他是有理想的,他不同于一般的市井百姓,他可以是艺术家,可以驻足于真正的画廊,而不是租借某个饭馆、某个书店。这也是他内心正常的自恋。</i></p><p class="ql-block"><i> </i></p> <p class="ql-block"><i> 亚历山大,租住在老白房子里的壮硕的外国小伙子,常常毫不遮掩自己的身体,裸着要洗发水,开着门蹲厕所,像一个任性的儿童,又以成年人自居,随意带陌生女人回家过夜。这都是他当下拥有的资本。然而这些人格面同时也住在老白的内心,它可以说是老白的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的存在带给老白亚历山大的压力,因为那个自我也许是老白已经逝去的年轻和充满荷尔蒙的过去,留下的是怅惘的中年。所以亚历山大仅为暂租,最终总要离开。</i></p><p class="ql-block"><i> 而“亚历山大”,最后他去的地方是去“义乌”继承家业。</i></p> <p class="ql-block"><i> 表面温情的男主,借由一个个男配暗喻了一个男性复杂的多面性,每一个面都是他的人格。他精明算计、天真卑微,他充满理想、浪漫多情,他平日里温情脉脉、体贴入微,他每一步都走得谨慎如斯,他遮遮掩掩,但又亦步亦屈,决绝果断。</i></p><p class="ql-block"><i> 正是这样,他与另外一个女人上演了“爱情神话”。</i></p> <p class="ql-block"><i> 李小姐,老白喜欢的职业女性,有品味,知性优雅,含蓄要强;格洛瑞亚,有钱有闲、风情万种、野性率真、洒脱不羁;蓓蓓,没有明显的个性,看着像贤慧,另外被交待是一个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的女性,再一窥其 真实的是,探戈舞池边上的沙发里,半明半暗的灯光下,那张流露欲望的脸——被离婚反倒使得束缚自动散解,天性似要跨出门槛。</i></p><p class="ql-block"><i> 格洛瑞亚的出现揭开李小姐隐藏的另一面,纵情恣意;犯了全天下男人都犯的错误的蓓蓓骨子里是传统的,就像李小姐也保留着中国女人拘谨的品格。</i></p><p class="ql-block"><i> 三个女人一台戏,聚焦于老白的餐桌上,你一句,我一句,金句频出,像这个时代女性的宣言。大女人的出现,搞得男人就像小学生,却又是众多女人潜意识中争夺的对象。选择这么一个温暖温情的上海男人,或许也是女人的渴望。</i></p><p class="ql-block"><i> 像母亲般包容、体贴、会做饭,不大男子主义,有文化艺术气息,不缺情调,尚有浪漫情怀,能上得庭堂,还能下得厨房,可贵的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还有一套花园洋房。精神物质双双傍身,老白不正如此吗? </i></p> <p class="ql-block"><i> 一双高跟鞋,谁知道它到底是正品还是仿品,也就是说不知道她是真高级,还是假高级。但是这个电影诠释了女人真正的高级,因为无论鞋是否真假名牌,重要的是她真的假的都不要了,因为比较起尚未准备好的未来和内心的舒适,再好的物质也抵不过对自我的定义。台词是“一个女人至少应该拥有一双JimmyChoo”;那么真正的含义或是,“一个女人至少应该有一次为自己。”这也是女人走向成熟的所经之路。</i></p> <p class="ql-block"><i> 在与女人的较量中,看似男人败下阵来,但是这并不是女人所希望的,女人只是希望男人换一种眼光去看待自己,理解自己。在新时代的变迁中,男人或许更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世界,因为每个人无法阻挡时代的步伐。</i></p><p class="ql-block"><i> 就像老白的儿子白鸽外显女孩般柔美的一面,喜爱美妆;白鸽的女朋友却有男孩般的果敢,走起了中性风,这是时代多元化的象征,发展至今,或许也是富庶的表达。这个时代存在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硬汉和淑女,人们需要的是打破某种刻板印象,接纳多元化、多色彩的社会。 </i></p><p class="ql-block"><i> 所以智慧如老白,在暗红的色彩里,影影绰绰的灯光下,如梦如幻的在两位女性面前,有了道歉的诚意,也会承认自我的不足。(这段戏我个人感觉徐峥演得有垂头丧气之嫌,这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不过这和个人观感有关。)</i></p><p class="ql-block"><i> 不管如何,有了诚肯,便有了爱情的可能。</i></p> <p class="ql-block"><i> 经典语录有着时代的气场,也在其中看到女性智慧如芒刺植入男性世界,借用蓓蓓代表女性的一句,“我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犯的错误……”,直击固有信念。</i></p><p class="ql-block"><i> 看完电影后,很想说一句,男人、女人来自于女人,又都曾受教于女人,终身又将会被女人所影响,一生又想获得男人或女人青睐、承认、拥抱,如何超越内心的桎梏,如何与内心的那个自我相遇、并真诚以待,是我们毕生的功课。</i></p><p class="ql-block"><i> 这份家宴虽说是上海风味,但是却可以广为流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