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法院的正厅前。前排左三为看守所所长谢金彪(老红军,1955~1963年任榆次县看守所所长)</p> <p class="ql-block">在榆次古城的老城里有一条大街叫东大街。在东大街西头的一溜青砖高墙的中间,有一个坐北朝南的大圆门洞,两侧是细条磨砖镶边的八字形影壁,解放以后,影壁里是随政治形势变化的标语口号。</p><p class="ql-block">从常开着的两扇厚重的黑大门进来,青砖地面,一条十几米宽,百米长的通道,直抵正面旧时知县或知事审理案子的大堂或大厅。大堂前,东西两边传统古建筑小院。旧时,县衙就在这里,故人们称从县衙里出来的这条街是“衙门街”。 1948年7月19日,榆次解放。1949年11月12日,榆次县民主政府改称榆次县人民政府,就在“衙门”里办公。工商科、财粮科、教育科、民政科等政府部门在里边。审判机构是延续解放前的,叫司法科,科长宇文哲。</p><p class="ql-block">司法科在从“衙门”进来,东面的一个小院里。小院的门也是朝南,门口有法警室、接待室,进了小院东西两边是审判员室,里边是正厅。正厅分里外间,里间是科长办公室,外边是会议室。</p><p class="ql-block">据山西省晋中地区组织史资料(1949年10月——1987年10月),1949年,榆次县设立县政府司法科,1950年8月,改设为县人民法院,院长王殿邦(兼)、杨金镛(兼)。1955年1月,榆次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法院领导人,院长王巨臣。 </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有两个问题要解释:一是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1950年8月,县司法科改为县人民法院。而拍这张照片的时间却是1951年1月3日。笔者的猜测是,由司法科改为法院,自然是行文在先,而实际成立在后。相隔数月,也有可能。</p><p class="ql-block">二是谢金彪当时是县看守所所长,为什么跟法院的人在一起?据《山西通志•政法志•警察篇》和《榆次市志》,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各市、县都设有看守所。有的隶属于人民法院,用以羁押法院审理待决、已决的犯人;有的隶属于公安局,用以羁押公安机关直接拘押而尚未送达法院的未决犯。1950年11月30日,司法部、公安部联合下达《关于监狱、看守所和劳动改造队移转归公安部门领导的指示》, 1950年12月31日,榆次看守所划归公安局领导。笔者的猜测是,看守所移转归公安部门领导,恰逢人民法院成立。谢金彪是当时榆次仅有的十几个老红军之一,所以他不仅参加了法院的成立活动,而且照相时还坐在了较中间的位置。</p><p class="ql-block">笔者以为,对这张照片的解读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有人能对照片做进一步的解读,对完善我区特别是法院的史料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