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江海之鹰——毛爱群叔叔告别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陆幸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悼毛爱群叔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丑岁末,惊悉毛爱群叔叔与世长辞。毛叔叔和陈英阿姨与家父为抗战时期战友,可谓世谊故交。生前他们夫妇对我等后輩关爱有加。文革前,毛叔叔以启东县长调省农垦局党委副书记,陈英阿姨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调东辛农场任政治部主任。文革中夫妇双双受到冲击迫害。69年初,农垦改兵团,我去农场务农。陈英阿姨任兵团农一师三团政治处副主任对我等江海战友后人一直关爱有加,視作亲人,艰难困苦中的温情照顾令人动容,终身难忘,据我所见,当年受到冲击的原无锡市委副书记郁谦和上海梅山矿纪委书记倪丕桥的儿子,我们经常在星期天去陈英阿姨家打牙祭,每每受到她母亲般的热情接待,闲时长谈陈英阿姨对WG和中国农民问题均有独到而深刻见解,使我少年心灵,每有启发和触动。动乱结束后,毛叔叔出任省水产局副局长,陈英阿姨参与筹建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江苏分公司(现舜天集团)并出任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家中常常宾客盈门,笑语喧哗,多为启东乡间寻常百姓。他们还收养贫困农家子弟,视同家人,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可见父妇二人的平易敬人,不分等级尊卑贵贱,一视同仁,大爱凡心,在领导干部十分难得,当下更是弥足珍贵。他们的一生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共产党人的一生。陈英阿姨2008年初春,冰雪红梅开放之季,因病去世,现毛叔叔也撒手仙逝而去。他们夫妇二人的音容笑貌高风亮节永存人间。现父辈前人先后辞世,老一辈英风萦绕,风范长存,足为后世楷模,有悼詩三首对敬爱的毛叔叔仙逝以致沉痛哀悼,抚育教导之恩,铭记在心,永誌难忘:</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寒林悲風细雨微,</p><p class="ql-block">忍看松折與世違。</p><p class="ql-block">傲骨蕭疏雪映洁,</p><p class="ql-block">梅萼遒枝花交飛。</p><p class="ql-block">情谊隔代知音久,</p><p class="ql-block">関愛餘恩鐫心扉。</p><p class="ql-block">雄姿長存山河里,</p><p class="ql-block">鹰掠苍穹沐新暉。</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凍雲凝寒悼离魂,</p><p class="ql-block">漱漱悲風吹雨聲。</p><p class="ql-block">煙浦柳岸霾霜重,</p><p class="ql-block">微茫山影雾瘴橫。</p><p class="ql-block">驰骋江海英名遠,</p><p class="ql-block">遺愛人間群心真。</p><p class="ql-block">雄魂歸去化杜宇,</p><p class="ql-block">星璨空明鉴平生。</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五九寒冬悲色幽,</p><p class="ql-block">江南風起雨添愁。</p><p class="ql-block">空黯夜黑不見月,</p><p class="ql-block">疠起疫张又惊秋。</p><p class="ql-block">此際紙钱添未燼,</p><p class="ql-block">昔年慈顏竟長留。</p><p class="ql-block">孤燈烛影摇曳里,</p><p class="ql-block">前辈业绩念未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丑农历腊月廿三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讣 告</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共产党党员、新四军老战士、原江苏省水产局副局长、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毛爱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5日3时5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按照毛老关于后事一切从简的遗嘱和疫情防控的要求,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单位的相关领导和在宁的少数至亲好友参加了告别仪式。受启东市委市政府委托,启东市驻宁联络办的领导也参加了告别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女儿的奠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毛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0年,年仅16岁的父亲,怀着满腔抗日救国的激情参加革命,在新四军崇海启常备旅政工队任文化教员。1941年,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地方政权战略任务的要求,父亲和一批部队骨干被派往地方工作。父亲在极其艰难严酷环境下,发动群众,组建和壮大了启东的地方武装力量,与日寇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回忆那段岁月,让父亲深为痛惜的是,1944年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亲眼目睹了原东南警卫团团长王澄、政委鲍志椿的牺牲(启东的王鲍乡即由这两位烈士牺牲所在地而命名)。他痛惜的说: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军事人才啊!他们牺牲得太早、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痛惜的还有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他一起并肩战斗过并献出了生命的许许多多的战友:高希士、蔡月英、朱惠平……</p><p class="ql-block"> 王鲍乡、希士乡、惠平乡,这些以烈士血肉之躯命名的地方,承载了那一辈人多少不屈不饶、前赴后继的悲壮故事?他们也是父亲心中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曾经同在启西区坚持斗争。1949年渡江战役开始前夕,父亲因为忙于渡江部队兵员的补充及物资保障等工作,过度劳累而得了肺结核,并且开始咳血。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已经近乎“不治之症”了,而父亲却还是常常边咳血边工作。善良的母亲便是在这时冒着被传染的风险,时常在工作之余帮助父亲洗衣、煮饭,照顾父亲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病后,组织非常关心和重视,时任东南县委书记的赵一德伯伯几经周折托人从上海买回了当时非常难买且价格昂贵的盘尼西林给父亲进行治疗。或许那时还没有“耐药”这一说吧,父亲的病很快开始好转,不久便痊愈了,而父母的战友之情也逐渐延伸成为了爱情。并且于1952年结婚。</p><p class="ql-block"> 在谈起这段历史时,父亲不止一次动情的说:“我这条命是组织、赵政委救回来的”。记得我有次话赶话的调侃说:“他们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药救你这样的痨病人”?父亲笑咪咪的说:“因为我坚持斗争时勇敢顽强,有点小名气啊”。这大概也是我唯一一次听到过的父亲的“自我表扬”。</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父亲曾先后任南通行署监察处副处长、处长。母亲则任南通行署妇联主席。</p><p class="ql-block"> 1957年,父亲和母亲先后调启东工作,在那里前后工作了九年。启东是他们出生的地方,也是他们在战争年代坚持斗争的地方。对这块土地,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的许多战友牺牲后永远的留在了那里;也因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那里的许多老百姓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掩护过他们,使他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用自已的才华心血精力服务于那里的父老乡亲,造福乡梓。</p><p class="ql-block"> 九年里,父亲作为主抓农业的县领导,几乎每个月都要带着机关干部下乡,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很好的平衡和解决了种植粮食和棉花的矛盾,实现了粮食和棉花的双丰收。</p><p class="ql-block"> 1965年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周总理接见了启东参加会议的代表,充分肯定了启东半粮半棉,实现粮食高产、棉花丰收的经验,高兴的说:“我们就是要树立这样的典型,这样的经验值得提倡。”农业部也在《启东县是怎样领导农业生产的》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启东县的领导是有雄心壮志的,他们不断进取、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比较突出,而这种精神是建立在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无论什么时候,家里的门永远是向来自最底层的群众敞开着的,家里的饭桌上几乎每天都坐着来自启东各个乡村的农民。</p><p class="ql-block"> 这些人中,有曾经帮助和掩护过他们的乡亲,也有来反映困难和问题的不熟悉的农民,还有来县城请求父母帮助、求医问药的基层群众。父母对他们都是热情接待,留饭留宿,还常常拿钱支持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如此,父母亲虽然只有我们姐妹俩,那时他们加起来也有二百五十来元工资,可是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每到月底陷于困窘几乎是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 1966年3月,父母调离启东。父亲调任江苏农垦公司(后为省农垦局)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离开启东时,家中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也几乎没有存款,差不多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可是良好的口碑,是父母亲留在启东的最好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父亲调任省农垦公司工作不久,那场灾难性的WG便开始了。父母亲自然而然便成了被天天批斗的走资派。戴高帽子、游街示众成了家常便饭。不久父亲又被打成了“五一六”关押了起来。在当时以组织的名义对他审查的人软硬兼施,一定要他交代他的老战友中还有哪些人是“五一六”,并保证说只要配合,就很快可以“解放”时,父亲斩钉截铁的说:“我自己就不是五一六,我怎么知道哪些人是五一六?”当审查的人提供了不少老战友的名单,诱劝他指认时,他毫不客气的说,“这么做,不是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直到被转至石山头劳动改造,审查组依然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 文革结束后,父亲任江苏省水产局副局长(后改为省海洋渔业局),主要分管干部人事等工作,他坚持原则,严以律己,对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和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绝。 </p><p class="ql-block"> 父亲最让我钦佩的是,他一辈子没说过假话。我曾经调侃他说,如果需要你说善意的假话,譬如需要对身患绝症的朋友隐瞒病情,你怎么办?父亲说,那就只好啥也不说了。我只能报之于苦笑。父亲一辈子仕途平平,或许与他的如此不善于变通也不无关系吧。</p><p class="ql-block"> 在离休前,省委组织部曾征求他意见,准备调他去省纪委工作,也以提高他的职级。父亲感谢组织关怀的同时,也婉拒了这一安排,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即将离休,不能再继续为党工作时还享受这些待遇,他说,比起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我已经很满足啦。</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休后,依然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同时也和江海地区工作的老同志,致力于有关的党史征集工作。他怕后代忘记了那些在战争年代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怕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群众的鱼水之情会在和平年代被逐渐遗忘。同时他也常常牵挂着启东的建设和发展。因为那里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有他长眠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爸爸和妈妈一直与老同志、老战友保持着亲密的往来。在战争年代结下的牢不可破的战友情是这个年代最真诚、最纯粹、最难能可贵的友情,也是他们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p><p class="ql-block"> 2008年3月,母亲因病去世。我和妹妹遵照母亲留下的照顾好父亲的遗嘱,努力使他的晚年生活充实而丰富。比起为数不多的同龄老人,他生活的平静而康顺。</p><p class="ql-block"> 然而父亲这样的生活在2021年的6月2号那天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他在下床时摔了一跤,当时便剧烈疼痛,动弹不得。我们赶紧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拍片结果是股骨颈骨折,同时他又因为肺部感染开始发烧。</p><p class="ql-block"> 他住进了省人民医院。期间他的病情开始一天比一天趋于严重。他的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子,每天长时间的挂水,无比痛苦。但更让他和我们都痛苦的是,因为疫情,医院是不让家属进病房探视的。我们只能每天通过护工,隔着冰冷的屏幕,和父亲含泪相望。有时父亲会反复的说,你们来看看我吧,来看看我吧。我们只能说明天就来。可是明天留给父亲的依然是失望。</p><p class="ql-block"> 不久父亲陷入了半昏迷状态,但是有几次我们在和他视频时,他忽然会使劲全力清晰的说:“我是清白的,我是忠于党的,你们一定要让组织给我一个结论!”</p><p class="ql-block"> 我们呜咽无语。唯有旁边的护工结结巴巴的安慰他说:毛老,组织说你是好同志。</p><p class="ql-block"> 在七个月多月的时间里,医院先后发过三次病危通知书,到第四次发病危通知书并允许我们进病房探视时,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他只是静静的躺着,默默的看着我们,那眼神里有着无尽的哀伤和不舍。</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的凌晨,父亲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永远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他和他们那辈人一样,都曾经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舍身忘死;在共和国的建设中默默奉献,如今他们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又先后离去。</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却又是为着理想信念而甘愿付出一切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这一代曾在江海之滨闯出一片新天地的时代骄子集体谢幕了!</p><p class="ql-block"> 人们在告别父亲时,是在向那群雄鹰集体告别,在向他们代表的那个时代告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斯人虽去,精神永存!</span></p> <p class="ql-block">毛叔叔与陈阿姨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谓"江海之鹰"是指当年新四军北撤时,被苏中四分区各级党组织留在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的一批骨干,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出生入死,孤军敌后,与敌顽和还乡团武装展开游击战爭,为当地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当时就牺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烈士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家乡的土地上;有的在解放后,大都工作奋斗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又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各种政治运动及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现在他们这些当年如同翱翔在江海大地天空上的雄鹰,搏击风浪,穿越血火,舍生忘死迎来黎明曙光的老战士一一我们的父辈先后谢世。毛叔叔大约是最后的守望者了。现在也谢世离去,皈依去了前辈的老战士行列,但是他们的英灵始终縈绕在天空,关心注目着祖国的前进发展和未来的命运。</span></p> <p class="ql-block">1946年新四军北撤,原东南县委书记赵一德伯伯回忆录中称赞留启海地区坚持敌后工作的陈英阿姨为女英雄</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陈英阿姨在海门工作期间与同事留影</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时的毛叔叔与他的新四军战友</p> <p class="ql-block">调离启东县后毛叔叔(下图前排左三)和陈英阿姨(前排左二)始终与启东的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担任启东县县长时的毛爱群叔叔</p> <p class="ql-block">离休后的毛爱群叔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