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皮影戏与舞狮

金品湾

<p class="ql-block">  邻居刘灿辉家去年起白墅一幢,按照农村习俗还愿黑都上圣(本地一位福神),唱花台一本(皮影戏)。同时也是庆祝华堂落成致庆,请邻里各位老人前来看戏,共同分亨快乐。</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非常喜欢看皮影戏。</p><p class="ql-block"> “一口戏说千古事,两手舞起百万兵”,皮影戏这种精彩而朴实的表现形式,带着浓厚的乡情乡味。</p><p class="ql-block"> 皮影戏作为融绘画、雕刻、戏剧、文学、音乐(吹、拉、谈、唱)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一般三人一台戏班子,演尽旦、生、武、未、丑。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延续至今。 </p><p class="ql-block"> 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亡后,武帝整日恍惚,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图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相思之苦得以寄托,从此重振朝纲,这个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p><p class="ql-block"> 皮影戏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宣扬忠、孝、仁、义、礼、智、信,惩恶扬善,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各朝各代的经典故事,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  舞狮,也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舞狮,除了玩头的把狮舞得活灵活现,玩尾巴的也能默契配合。狮子烦皮可爱的样子以及雄狮的威风凛凛姿态让人忍俊不禁。更称杰的是“喊彩”,喊彩,就是用四言八句的七律诗来赞美的贺词,虽然平仄不一定会很讲究,但一句七字,四言或八言,一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有贺春,拜年,贺外甥,贺龙孙,贺新姐夫,贺新屋,贺大学生,贺寿星,贺新媳妇等等。总之谁家有什么喜事就喊什么样的彩。能喊彩的人一定是声音宏亮,抑扬顿挫,随时可以即兴吟诵。除了文字功底不错,还应有引经据典的底蕴,能见什么赞什么。只有彩喊得好,主家才会打红包更多,而且是心甘情愿,满脸佩服,恭恭敬敬地拿红包。</p><p class="ql-block"> 有时,主家也有文化高的人,看到彩喊得好的,高兴之余也会复彩,也叫斗彩,斗彩是互相赞美,非常谦虚的比一比。就和刘三姐对山歌差不多,只讲文彩,不讲输赢,不论谁输谁赢都会握手致谢,谦虚地说"敬佩敬佩,学习学习″!</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乡的舞狮与佛山的醒狮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偶意吉祥,都有乐器伴奏。佛山的醒狮讲究是以“武”为主,舞得虎虎生威,比如传承的有黄飞鸿的舞狮派等。而我们家乡的,虽然武不如黄飞鸿,但也讲“功夫”。跳大桌,抛秀球,高空取物,高空翻身,等等,除了有一定的武术功底还有一种玩杂技的感觉,再一个就是喊彩。所以说佛山的玩的讲"武”和讲“舞”,而我们家乡则是即讲“武”又讲“文”。</p><p class="ql-block"> 我读初中的时候也和邻里的小伙一起舞狮,因身材弱小,我是文艺小青年,喊彩的职责由我负责,收红包礼品也由我兼任。虽然我个子不高,但在舞狮队伍中,我就是领头羊,孩子王。不论年龄大小,身材高低,男孩女孩都得听我的话。因为我为人公道,公平,公正,加上我也精心钻研贺词,不论什么场合也不会怯场,有人复彩,我也能免强应对,所以大家都很尊重我的。</p><p class="ql-block"> 时隔境迁,现在的春节,可娱乐的内容太丰富,生活节奏加快,上班的的,经商的,打工的,年初五初六慢慢回到各自岗位,传统的庆祝方式及文化传承慢慢少了,能玩龙舞狮的人也少了。</p><p class="ql-block"> 地方的传统文化应该发扬光大,应该得以传承,玩龙舞狮即热闹祥和,亦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更能增加疑聚力,还能强身健体,可以说一举多得。现在的年轻人基本生活被电视、电脑、手机游戏,打牌所替代。真心希望政府及民间有能力之人将带有地方特色文化代代薪火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