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3年,朱自清再回家探亲,这一次父子正式决裂。</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团聚,两父子积蓄多年的怨恨终于爆发。朱自清认为,自己的工资应该由自己支配;朱鸿钧则觉得“父亲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冲突中,朱鸿钧还提到了武仲谦,称她那爱笑的性格很让人恼火,他还痛斥朱自清未好好管教妻子。</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言论,彻底刺激了朱自清,他本对父亲对待妻子的方式心存不满,可父亲却反过来怪他和妻子,这是他怎么也无法接受的。</p><p class="ql-block">悲愤之下,朱自清转身离开了家,这之后几年,他都几乎未与父亲联络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这便就是散文《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和结尾“最近两年的不见”的真实背景。</span></p><p class="ql-block">文人的文字总是这般艺术,艺术到非得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拿上面的“不见”来说,“不见”与“没见”是一个意思,但她们表达的内涵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见”代表“没见”,却显然是“主动的没见”。</p><p class="ql-block">朱自清的主动几年“没见”,终于让父亲朱鸿钧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种种。1925年,身体慢慢不如从前的朱鸿钧开始思念儿子。</p><p class="ql-block">朱鸿钧对儿子朱自清曾给予了最多的爱,也曾倾注了最多的心血。朱自清出生前,朱鸿钧曾有两子,可他们都早早夭折了,这自然更加加深了他对儿子的疼爱。</p><p class="ql-block">朱自清的成才路上,也离不开父亲朱鸿钧的引导。</p><p class="ql-block">因是实际长子的缘故,朱鸿钧对朱自清的教育极其看重。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罗玉凤在讲到朱自清上学时的经历时说:</p><p class="ql-block">“朱自清白天在新式学堂上学,晚上被父亲送去夜塾继续读文言文。”</p><p class="ql-block">朱鸿钧这样做,自然是因为:从传统教育中走出的他不放心新式学堂。另一方面,朱鸿钧如此费劲心力地栽培儿子,是因为他想让儿子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p><p class="ql-block">朱自清少年时期,每天回来朱鸿钧都要检查他的作文。遇到写的好的字句,朱鸿钧还总会拿起桌上的豆腐干、花生米奖励儿子。当然,如果文章不好,朱鸿钧也会责备儿子。最厉害的时候,动气起来,朱鸿钧甚至会将他写得不好的文章投进火炉烧掉。</p><p class="ql-block">这般尽心尽力的教育下,朱自清成才自是必然。</p><p class="ql-block">付出和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划等号的,为朱自清付出如此多心血的朱鸿钧自然是深爱儿子的。只是,世间有付出越多越想付出的父母,也有如朱鸿钧这般付出越多要求越多的父母。</p><p class="ql-block">朱鸿钧对朱自清付出越多,晚年遭逢不幸后他便越发对儿子要求多了。</p><p class="ql-block">通常,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多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折腾,另一种则是接受。很不幸,朱鸿钧是前者。这样折腾的结果,势必是决裂。</p><p class="ql-block">但好在血溶于水,朱鸿钧与朱自清毕竟是父子,打断骨头尚且连着筋!父子之间纵有再大的仇怨,也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逝。</p><p class="ql-block">1925年,朱鸿钧提笔给在北大教书的儿子朱自清寄来了一封家书。在信里,他写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span></p><p class="ql-block">这封信表面在絮叨家常,实际却散发着浓浓的“求和解”的气息。为此,朱鸿钧甚至不惜“咒”自己“大去(死)”。</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子女听到父母跟自己说“自己可能快死了”,都会伤痛感怀,何况已与父亲决裂几年的朱自清。捏着父亲的信笺,朱自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和父亲这几年的积怨,竟在父亲跟他哀叹“大去不远”的瞬间土崩瓦解了。</p><p class="ql-block">随之涌上心头的便是父子间骨肉相连的情感,和父亲已年迈自己还未尽孝的悲叹。此时再看自己身边天真浪漫的孩儿闰儿,父亲与自己过往的点滴如潮涌来......</p><p class="ql-block">人类的记忆总是这般神奇,它从来是被情绪和情感主导的。当你爱一个人时,你会选择记忆那些爱的瞬间,当你怀疑或者怨恨某个人时,你的记忆链条上将全是不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怨恨消散之际,便也是朱自清与父亲温馨、美好记忆的复苏时刻。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里,父亲与自己初现矛盾时的在火车站分别时的情景,竟也与以往全然不同起来。</p><p class="ql-block">以往回忆起这些,朱自清满满都是怨言甚至懊恼,可这一刻,他想到的全是父亲的不容易和对自己的爱的点滴。</p><p class="ql-block">随即,彻夜无眠的朱自清将记忆中与父亲南京浦口送别的情景,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成了《背影》。</p><p class="ql-block">散文中,朱自清不仅对父亲多年的荒唐行为只字未提,也一笔带过了父子几年的失和,而是将大量笔墨用在了:父亲送“我” 去火车站,叮嘱茶房照应“我”, 给“我”买橘子等等爱的细节上。</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最初的目的是回应父亲的和解意图,说来它最终出人意料地被选入课本并感动中国,实在是出乎朱自清本人意料。当时的朱自清只是想用它告诉父亲:我懂你的爱,也原谅你过往的种种。</p><p class="ql-block">在《背影》一文的末尾,朱自清还写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span></p><p class="ql-block">不久,朱自清以《背影》为题的散文集出版,书被寄到朱自清老家时,拿到书的朱鸿钧迫不及待地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着儿子的文章。</p><p class="ql-block">朱自清三弟朱国华在回忆父亲看到《背影》散文集的情景时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那一刻,这对积怨多年的父子,终于尽释前嫌。</p><p class="ql-block">由于代沟、家庭琐碎等,父母与子女的种种冲突普遍存在。然而,如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这般,最终得以全然化解的却并不多。</p><p class="ql-block">朱自清与父亲的最终得以和解,归根到底在于:父子两都各退了一步,且采取了有效的沟通方式。</p><p class="ql-block">天下间,父母与子女的爱,从来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只要用合适的方式做到有效沟通,任何的父母与子女,都可以朱鸿钧与朱自清这般:纵再多纠葛恩怨,最终也只余《背影》里的满满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