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刚刚跨入2022年,惊悉老朋友唐伟于2022元旦当晚去世,万分悲痛!虽早知他病体在身,却总以为他在恢复中,可以微笑着面对大家…。唐伟一生善良、热情、正义,爱生活、爱亲人、爱朋友,如今他把爱带到了天堂。</p><p class="ql-block"> 与唐伟相识在那个特殊的WG时代,我当时是清华附中学生属于温和派,附中学生在大学挍园看大字报,听大学生辨论的人不在少数。1967年我和陈庆辰、袁琦、江小明附中几个好友去大学宿舍新斋拜访唐伟,主要是向大学生讨教,也记不清那次拜访交谈了什么,询问、解答?但我脑海中只留下唐伟的热情健谈真诚的印象,他头脑敏捷记忆好,引经据典,常常有话语出彩,“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就是出自他口。以后几十年中,断续来往于书信、邮件、微信。1973我离开陕北到了陕西渭南供电局当工人,唐伟和祖楊从西宁回京途中还专门到渭南看望我,第二年得知他们有了可爱的唐岳。</p><p class="ql-block"> 唐伟是个重情义的人,凡在他人生旅途中对他有过帮助的人,常心念感恩。他长期在深圳工作生活,却每年要来北京给刘冰(生前)祝寿。偶尔在北京碰到他,时间安排挺紧,如果得知他的朋友父辈生病了,一定要去看望,可见他除了关心自己的家人外,还要关心很多人和事,正因如此他也赢得了众多朋友。</p><p class="ql-block"> 唐伟有很好地文学修养,<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过他为几本书写的序言,文笔流畅一气呵成且感染力强。</span>他说打算且有初步构思要写部长篇小说,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终成遗憾。是他向我推荐胡鹏池的“芦花瑟瑟”,看过他写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序言后,由衷称赞写的好!序言中的“善良本真是欲海风浪中的定海神针”是作者笔下人物写照也是唐伟本人的写照。</p><p class="ql-block">胡发云写的“如焉”是唐伟看过后送我,那时我还未退休,滿脑子是工程技术,他见我没有兴趣的神态,补充一句,值得读一读。听从他的建议翻开书页,没想到竞吸引我想一气读完,又关注一个作家胡发云。</p><p class="ql-block"> 唐伟擅长书法爱好绘画,在折扇上书画扇面,生病后还画不少统统赠送朋友,据他讲不下百把扇。2018来京治病出院后,身体稍恢复又继续画扇,我建议他画好的扇照个照片留下,可惜留下照片不多。如今扇在人去,睹物思友。</p><p class="ql-block"> 为了缅怀多年的老友,找出一些老照片特编辑此美篇以寄托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伟的父亲唐徵久,新华社记者,在渣滓洞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对绘画的兴趣原来由来已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我陪唐伟去看望袁琦夫妻</p><p class="ql-block">我自1978上大学、回京工作,很长时间与唐伟没有联系,1996再相遇后才了解了唐伟这段时间跌宕起伏的人生,从西宁到兰州大学任团委书记,又参与了深圳大学創建,扭亏为盈两个国企等傲骄的成就,之后因遭污陷而身陷囹圄,1996他虽已人身自由,但却还在等待最终落实政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唐伟受邀于老段在四通公司帮忙。</p> <p class="ql-block">1996.10在清华南零楼我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1到深圳开会后拜访唐伟,还到了他家里,祖楊与女儿在上班,儿子唐北琴在家。家庭、妻子和孩子是他心中的宝。</p> <p class="ql-block">大约2010,唐伟来京,邱心伟为调查清华文革8.24事件,希望拜访卜大华,我安排了这次饭局,蒯大富随唐伟同来。饭局情景唐伟在“从清华文革谈清华校训”文中有提到,稍有微词:</p><p class="ql-block">“去年校庆后,清华附中的几个朋友请我吃饭,我把老蒯也邀请上了,由于事先没给主人打招呼,见面后两位男主人还给面子,两位女主人当下就脸色不好看了。老蒯讪讪吃罢,中途离席。”</p><p class="ql-block">没有好脸色的主要原因是老蒯一进门,就急忙掏出文革中与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江、戚等合影集册,彰显他的“蒯司令”光荣史,无限留恋那“往日时光”,还希望别人视他为舞台上主角,本人比较厌恶这种表演,无奈没好脸色。</p> <p class="ql-block">2018.5.3在北京,我和袁琦看望出院后的唐伟,当时他的精神很好,思维与语言表达都没问题,朋友与他都对这疾病治愈充满信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癸巳年收到唐伟送我的扇画,一面画的是颐和园,配附中校友胡氏写于1967的诗;另一面是“人到中年”文,是我特别喜爱的散文:“人到中年,唯心独醉,扬手是春,落手是秋,…”字美文美!</p><p class="ql-block">赏扇字画,思念故去友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扇是唐伟在养病期间为我的朋友袁琦所画,扇面最后唐伟写道:“世事如棋、如画、如茶、如风、如万物。北京冬日淸晨那个用滚水浇开公用自来水管的小女孩哪去了?”这几句概括了跨世纪的变迁。</p><p class="ql-block">事隔几十年唐伟仍能记起袁琦初中的作文中描写场景,(此文当年被选入中学生范文。)可见他为朋友画扇用心用情之真。</p> <p class="ql-block">唐伟从2018初得病至病故将近四年的时间内,期间几经病情反复,但凡病情过了危重期,他就会发微信,实质是向朋友传递他的状况,而今到了天堂,从此朋友再也看不到你的微信,但会永远怀念你的微笑、热情与善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