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窗内和窗外把人分成了两个世界,虽然窗内和窗外只有一张玻璃厚的距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未能走出窗外,于是透过窗户观看外面的世界就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期待,甚至是一种奢望。</p><p> 窗户可大可小,尽管只是一个飘窗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透过窗户我们看花、看草、看树、看山、看水、看田野里的麦浪、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看雪舞银蛇、看老松衔月、看烟波浩渺、看行人如织、看鹰击长空、看鱼翔浅底……</p><p> 窗内的人把每一天的希望都寄托在窗外,从日出到日落,从春播到秋收,从夏日里的细雨蒙蒙到冬日里的白雪皑皑,在他们的眼里总能捕捉到微观世界的细微变化。在萋萋的枯草里萌发出一个嫩绿的新芽,墙角下一棵蒲公英绽放出的花朵,一只喜鹊衔着一个树枝从远处飞来,几只麻雀站在墙头上叽叽喳喳的欢叫,大地里飘着一片一片的雪花……,这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道或红或绿或黄或蓝或深或浅或远或近的美丽风景,都是一部部精彩绝伦的好莱坞大片,令人激动不已!</p><p> 窗外的风景不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而自己的风景却未必在窗外。失恋的他总希望她能够走进窗内,但飘忽中他看到的只是她曾经的影子,当他呼唤她的时候她却茫然不知,当他冲她招手的时候她却渐行渐远。此时的他所能留下的就只有那份挥之不去的惆怅和失落。失恋的她总希望那个在窗前徘徊的人是他,当她推开窗户向他呼唤的时候,却发现他是那样的惊恐和愕然,此时的她多么希望那个曾经的他能够给自己一个转身,如果转身太昂贵了,一个微笑也行,但她失望了,一层薄薄的玻璃竟让他(她)隔断了千山万水,无法走出自己的世界。此时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去留无意,微笑向前呢?</p><p> 在遥远的他乡我曾经看到了一个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一幕,看到了一个让自己感到强烈震撼的场面。那是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刻,在一所精神病院的门前,我看到了几十张脸庞,也许是上百张脸庞从窗囗中探出,正努力地向远方张望,向日落的方向张望。我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那份渴望,那份期待,还有那个久远的故事。也许在他们当中有的人永远都走不出这扇恍如隔世的窗户,也许有的人把记忆永远搁浅在这片斑斓的风景之中,也许有的人只是抓住了一片落叶就紧随着黄昏一起下沉。</p><p> 如果说仅仅是刚才所发生的场景还不足为奇,那么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幕却让我产生了一种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在我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担忧和悲悯的时候,却突然有一个黑脸庞的小伙从窗口中挥舞着几下毛巾,大声喊着“咿呀!咿呀!”,然后唱起了那个曾经红遍校园的歌曲《又见炊烟升起》一—</p><p> “又见炊烟升起 </p><p> 暮色罩大地</p><p> 想问阵阵炊烟</p><p> 你要去哪里</p><p> ……”</p><p> 那悠扬的歌声 从一楼到五楼,从左到右,从男到女,从老到幼很快就汇合成一股强大的,震撼人心的弦律,他们打破了年龄的界限,打破了男女之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浑厚且有力的歌声,优美且欢快的曲调,悠扬且跌宕的旋律绵绵密密,凄凄切切,醉在黄昏里,爱在春天里,唤醒了刘伶,医好了梁山伯,泪奔了俞伯牙。欢快的鸟儿,飞舞的彩蝶,辛勤的蜜蜂都成了他们最忠诚的粉丝。那歌声仿佛表达了一段彩蝶双双久徘徊的生生之恋,并以其强劲的力量从一扇扇窗户中传出,冲破了层层的重围,终于飞到了外面的世界!</p><p> “夕阳有诗情</p><p> 黄昏有画意</p><p>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p><p> 我心中只有你</p><p> ……”</p><p> 这些特殊的歌星兴致正浓,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嘹亮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着——</p><p>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p><p> 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p><p> 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p><p> 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p><p> 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p><p> 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p><p> 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p><p> 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p><p>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p><p> ……”</p><p> 这歌声吸引了许许多多驻足围观的人,就在大家为这震憾的场面感到惊奇,并为之贺彩的时候,突然那个挥舞着毛巾的小伙又大声的喊起了:</p><p> “咿呀!咿呀!咿呀!”</p><p> 然后这歌声嘎然而止,此刻广场上静的格外出奇,甚至连喘气的声音都能听见。那些围观的听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屏住了呼吸,静静的等待着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片刻间,那个挥舞着毛巾的小伙又喊起了:</p><p> “咿呀!咿呀!”</p><p> 然后那些伸向窗外的脑袋都一囗同声地喊起了:</p><p> “少哆哩你回来吧!</p><p> 阿诗玛你回来吧!</p><p> 少哆哩你回来吧!</p><p> 阿诗玛你回来吧!</p><p> 从这家精神病院里走出来之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家后我查遍了百度,翻遍了好几部词典也未能找到“咿呀”这两个字的满意注解,我猜想“咿呀”二字用在现实的语言环境可能是少数民族的方言,也可能是这些特定人群相互联系的囗令或行话,就像“鸡肋”一样,除了曹操和杨修之外没人能听懂,只有窗内的人才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他们都是因爱而悲,因爱而恨,因爱失意的人,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因为爱的迷途让他们无法走出这扇窗户。</p><p> 在他们的世界里可能永远都不缺爱,但缺少真爱,永远都不缺情,但缺少真情,永远都不缺善,但缺少良善。</p><p> 身在窗外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在意窗外世界的美好,而身在窗内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充满深情地去拥抱每一个朝阳,惜别每一缕落日的余晖。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望,只要给他们一扇窗户,哪怕是一个窗口,哪怕是一寸光阴,哪怕是一片蓝天,哪怕是一缕炊烟,哪怕是一个洒落的花瓣,哪怕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哪怕是路上行人的一个转身或回眸,他们都会足以慰风尘,守住眼前的风景,不惊不扰,感觉甚好。</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