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七天乐,明天上班也快乐

上海新华 李超

正月初六,无论过去的人们,还是现代的人们,都认为是不错的日子。正月初六,寓意六六大顺,一帆风顺。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初五破五以后,就进入正常生活状态之中。大年初六,各行各业都开始进入营业状态。<br><br>在大年初五,人们迎来了财神。到了大年初六,店铺开张的日子,大家热热闹闹,欢声笑语。首先是要燃放鞭炮。这一天,到处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寓意驱邪趋利,红红火火,平安顺利,财源滚滚。 在初六这一天,虽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人们期盼开始营业的美好愿望,依然存在。更加期盼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招财进宝。 今天科普一下如何尽早发现肾癌?<br><br>最好的预防是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脏超声检查。<br>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肾癌是通过超声或者CT等影像学检查,而被发现的。<br><br>超声不仅具有无创性、价格低、准确性高等优点,而且可以发现直径最小为约0.5cm的肿瘤。<br><br>CT是准确性更高的检查,可以发现超声无法发现的更小的肿瘤。<br><br>但是,CT检查因为会受到放射线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不会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而是更多的作为超声发现病灶后,进一步确诊的检查方式。 说到这里,感觉有必要提一下,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PET-CT。<br><br>因为,对于PET-CT现在可能存在一些夸大和误解。<br><br>PET-CT确实可以用于检测许多种类的疾病,比如癌症、心脏以及大脑疾病,比如心肌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br><br>PET-CT的检查原理是将示踪剂注入患者体内,由于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得多,需要更多的能量,示踪剂会在病灶内聚集,产生的正电子与邻近细胞的电子发生作用,产生γ射线,这种聚集可以通过PET检测出来。<br><br>对于早期的癌组织或者转移等CT常规检查比较难以分辨的情况,PET可以做出相对更为准确的判断。<br><br>但同时也会因为敏感性太高,而出现很多假阳性的情况。<br><br>换句话说,PET-CT是一种敏感性极高,但特异性仍然相对较低的检查手段。<br><br>个人观点,PET-CT不建议盲目的应用于各种肿瘤的初筛。<br><br>最主要的原因是PET-CT的辐射比较大。<br><br>每做一次PET-CT,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值大概在10~30mSv之间。<br><br>这是什么概念呢?<div><br></div><div>一个人每年受到的自然本底辐射(指人类生活环境本来存在的辐射,主要包括宇宙射线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大约是1~2mSv。<br><br>也就是说,照一次PET-CT,相当于5年左右的自然本底辐射。<br><br>还有一种说法,可以让大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br><br>据报道,2014年1月30日,监测到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5公里的的地方,辐射是2.88 uSv/小时。<br><br>这样来换算的话,照一次PET-CT,相当于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站上1年。<br><br>为了尽量减少辐射风险,在接受完PET-CT检查后2小时内,还应当避免接触10岁以下的儿童。<br><br>所以,大家在知道这样的情况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来决定是否要做PET-CT。<br></div> 又有点跑题了,再说回肾癌。<br><br>虽然数据统计显示,肾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0-60岁,但仍然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应时刻警惕血尿、腰痛和腰部肿块等相关症状,一旦出现任何一个症状,应想到肾癌的可能性,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因为忽视而耽误病情。<br><br>此外,对于肾癌的各种高危因素,我们也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其发生的风险。<br><br>比如,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避免肥胖,控制BMI在正常范围;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及时调整血压至理想状态;有家族史的人应注意更加积极地进行筛查,防患于未然。<br><br><br> 如果真的不幸患上了肾癌,又应该怎么办呢?<br><br>首先需要去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或肿瘤科门诊就诊。在门诊面对医生的时候,医生会简单询问一些个人情况,进行查体和基本的检查,了解身体的整体状态。<br><br>由于肾癌的诊断更多的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进行超声,增强CT或者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肿瘤的大小、性质,这些都是必要的常规检查。<br><br>患者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癌症。<br><br>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战胜癌症的重要条件。<br><br>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状态和机体免疫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患者充满信心和癌症作斗争,生存率会显着提高;而如果面对癌症,精神崩溃、失去信心,生存率则会明显降低。 了解更多科普,欢迎关注。 <div><b>作者简介:</b></div>李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br>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导<br>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小儿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尿道修复与重建学部委员,上海医学会尿控整形学组委员,性学会手术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质控督导专家。<br>参编多部尿道修复重建学术专著:《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泌尿修复重建外科学》;《尿道修复重建外科学》;《下尿路修复重建手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br><b>专业擅长</b>:泌尿系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各种复杂性尿道狭窄、尿瘘的手术治疗及阴茎假体、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等。<br><b>专家门诊:</b>周三上午<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