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台阶

GZSSWXH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相信,天堂不一定在天上,大地上一定有可以与天堂媲美的地方。这个地方被我找到了,它就是西藏——一个离天空最近,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一座魂牵梦绕的人间天堂。  </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前,我以为我所在的云贵高原就是人间天堂。这里是喀斯特地形,地表崎岖,在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云贵高原连绵起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也是人间的天堂。这个观念一直延续到2014年我抵达青藏高原的那个夏天。   </p><p class="ql-block"> 我和贵州的一群作家从贵阳出发,到重庆后又乘坐火车,经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最后到达拉萨。那段被称作“天路”的青藏铁路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多个小时,便让我们完成了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的漫长行程。进入青藏高原,海拔逐渐升至3000米以上,一路上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辽阔壮丽的草原。如毡般的草地无边无际,晚开的油菜花点缀在绿中,牛羊在草地上懒懒地吃草、游荡。从车窗远眺,蓝天白云下的青海湖静若处子,浩瀚的湖面上烟波缭绕,宛如仙境。  </p><p class="ql-block"> 在列车上游西藏别有一番风味。清晨,当太阳从山峦间喷射出灿烂霞光时,列车已进入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地,博大的昆仑雄姿和由远及近的一座座雪山映入眼帘。这时的原野已不再是芳草青青,而是褐色一片、野草荒芜。在旅客的一片欢呼声中,列车进入了野牦牛和藏羚羊的天堂——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三五成群的牦牛和藏羚羊在不远处出现,呼啸而过的列车并没有影响牦牛和藏羚羊那份惬意与怡然,依然低哞着悠闲地游走。  </p><p class="ql-block"> 从可可西里横穿而过,跨越长江源头——沱沱河,再翻过海拔5072米唐古拉山脉,列车开始下行。这时,很难见到高原湖泊的景色,取而代之的是山峰、河流、沼泽,还有一座座牛叫羊欢的牧场。高原草原的草长得都不高,不像内蒙古大草原的草那样疯长过膝且草叶宽厚。我虽然不懂绘画,但是喜欢这里的浅与淡,它会让你的心能瞬间安静下来,似乎每一声惊呼每一个雀跃都会破坏它永恒的静美。</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青藏高原的日照长,来到现场果然如此。都晚上七八点了,如果在贵州,已经进入梦乡,而青藏高原仍然阳光明媚。天空如果没有云彩时,就会流溢出一片极致的蔚蓝,蓝得像是蓝宝石,令人迷醉。黄昏临近,远山斜阳如血,草原的湖光山色浸泡在夕阳的余辉里,尽情地舞动着一天当中最婀娜、最撩人的风娑。</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精华,当我看到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的时候,一下子就穿越时空,把我的思绪拉进特殊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这座神奇的宫殿已有1300多岁了,始建于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宫殿的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十三层楼宇相互叠砌,迂回曲折直至山颠。远远望去,高高耸立的布达拉宫殿如同天上的楼宇镶嵌在山中,蓝天相依白云相伴。沿着宫体拾级而上,仿佛慢慢走进千百年前那悠远的历史文化长廊,而置身于殿中,又如同翻阅一部部藏传佛教史卷,眼前闪烁的酥油灯、袅袅的藏香、厚重的围幔、古朴的唐卡都给人一种森严、神圣、神秘之感。  </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没有这样雄伟的宫殿,也没有藏族对于藏传佛教的集中信仰。我是贵州的布依族人,布依族的信仰属于自然神信仰,一树一木都可以被崇拜,并没有佛教的前生前世概念。但是,我的家乡环境优美,至今还保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满脸的宁静和安详,只有每个传统节日到来时,才会让他们平静的日子荡起涟漪。  </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没有重男轻女的恶习,我虽然是女娃,照样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从小喜欢听老家的布依族老人讲布依族的传说,从小喜欢读书,喜欢在蓝天白云下展开自己的文学想象。尤其在春天,和小伙伴们都像鱼一般在花海里穿梭,白玉兰从青石板道的背景浮出,模样十分清幽。杨絮飘飘,小草用嫩绿的颜色笑着,湖也醒来了,湖水轻拍湖岸,湖里的涟漪对天空的云彩很有感觉,不笑也不哭。风喊醒了鱼,湖里的鱼不再沉默,它们纷纷露出水面,追逐着水面上的那些涟漪,像是解析命运的圆环。 </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无论是布达拉宫,还是大昭寺,都与一个女人的名字有关,这就是文成公主。当年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了布达拉宫,随后,文成公主将从长安带来的陪嫁品——赤金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奉在距今1350年历史的大昭寺中。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无法知道当时公主远离家乡、千里迢迢进藏时的心情,但大昭寺却似乎因公主带来的佛像香火旺盛,千年遥遥不断。 </p><p class="ql-block"> 宗教和爱情都是永恒的,布达拉宫虽然距今1300多年了,我完全能够想象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宫殿内夫唱妇随、卿卿我我的情景,因为两个人有说不说不完的话,这俩人文化背景不同,由于深爱对方而彼此融合了对方的民族文化。在西藏,有佛的地方就会有旋转的转经轮,就会有千千万万虔诚的朝圣者。布达拉宫与大昭寺以及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每天都会迎来朝圣的信众,他们当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咿呀学语、稚气未脱的儿童。只见他们全身匍匐在地,三步一叩首,嘴里念着“七字真经”,虽极耗体力,却依然一脸肃穆、坚毅的神情,那双被雪水洗亮的眼睛总是凝视着梦想召唤的前方。</p><p class="ql-block"> 宗教带来信阳,爱情产生力量。虽然时光无法倒流,如今的人们无法看到松赞干布的俊朗和文成公主的美貌,但我相信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之间的爱情,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爱情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在青藏高原上行走,犹如在天堂上行走。  </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我终于彻底松弛了下来,平时那些琐碎的烦恼完全放在脑后,一心朝着阳光的方向行走。由于林芝有朋友,我驾车去林芝,车窗外有一片片绿色葱茏的山,山上有柏树柳树,有桃花杜鹃花,山顶上常常云雾缭绕。这里还有清澈见底的湖,秋天的时候漫山的红枫叶折射出金色的阳光倒映在碧绿的湖面上……</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尼洋河如一条玉带沿着川藏公路在山间蜿蜒,河水湍急却不浑浊,宽阔的河道与两岸巍巍青山构成了一幅浑厚壮美的山水画。这里已经感受不到浑厚沧桑的高原气势,高山、河流、深谷、森林、田园、村庄构成了其与众不同的美丽景观:峡谷处的山峦起伏跌宕,河两岸灌木苍翠,山脚下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阵阵飘香,红绿屋顶的藏式民居与蓝天白云、巍巍青山相得益彰……  </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的脑海里就涌现了故乡的油菜花。油菜花能把山野染黄,这是油菜花的看家本事。刚过春节之时,这些南国的油菜花尚能把那些令人颤抖的鲜黄藏在油菜的叶子里和梗子里,天气一天天变暖,它们就一天天长高。早春二月,山坡和山凹里的大片的油菜花地,陡然爆出了第一朵小花,黄黄的,像是夜空里的星星。这朵小花也可以说是一颗火星,只消一个晚上,就能点燃了山坡和山凹里大片的油菜花。这些灿黄灿黄的油菜花一旦被点燃,就不再是一种蔬菜的花朵,而是生命的符号。油菜花的金黄和天空的暖结合到了一起,相互呼应,此起彼伏。  </p><p class="ql-block"> 如今,看着林芝山脚下那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山坡上不仅有油菜花,还有桃花和杜鹃花,我的故乡也盛开桃花和杜鹃花,使我产生了错把他乡当故乡的感觉。在在尼洋河畔,我还与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堡相遇,古堡便是格萨尔古堡群,它巍然矗立,好似一根根落地的烟囱竖立在茫茫草原上。依山傍水而建的格萨尓古堡群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古堡之间的距离30-50米一柱,各个堡垒互相呼应,相互牵连,而令人惊奇的是,古堡都用石片堆砌而成,非常坚固。相传古堡是格萨尓王在征战胜利后,为展示其威武勇猛所建。这些十分坚固的堡垒,使得我对于想起了故乡历史上那些土司们,他们为了防御,也把城堡修建得十分坚固,但是毕竟无法扛得住时间的侵蚀。不管坚固也好,被侵蚀也好,历史就是历史,一如贵州的土司们不管在百姓中的口碑如何,毕竟成了历史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水一直是支撑人类文明存在的物质。山有山的仁义,水有水的智慧,科学家探索人类的起源,均离不开水。  </p><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虽然海拔很高,但并不缺乏水资源。位于安多和那曲之间的措那湖是我见到的第一座美丽湖泊,湖的四周绿茵覆盖,野花烂漫,湛蓝的湖水如一汪碧玉。与宽阔、大气的青海湖相比,措那湖又是另一种秀美、迷人的神韵。从拉萨到日喀则,翻越了高耸入云的冈巴拉山后,就会看到湖水如羊脂般清澈的羊卓雍错。羊卓雍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的咸水湖,海拔4000多米。从山上看去,湖面如一大块晶莹剔透的绿色翡翠,丰满而圆润,湖水与湛蓝的天空连在一起,如诗如画。而从山口下到湖边,在阳光的映照下,只见云朵和草山投射在碧蓝的湖水中,让人分不清哪个是真实,那个是影像?</p><p class="ql-block"> 我对圣湖的向往在日趋加剧,我的心早已飞向那座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高原圣湖——纳木错湖。在辽阔无垠的羌塘草原上,一条笔直、平坦的“天路”引领着我奔向了它。</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纳木错湖如一位神秘的女神静静地躺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之巅,日夜守望着那片荒寂与苍凉。在这里,她拥有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晶莹的雪山,澄澈的湖水,无边的宁静。我终于走近梦幻中的纳木错,凝视眼前这湖面辽阔,水色由深变浅,浪花阵阵涌来的景象,我狂喜的心瞬间安静下来,变得沉默不语。纳木错湖圣洁之美真的让人无法抗拒,我知道,此时此刻,所有华丽的词藻和赞美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蹲在她的面前,轻轻掬起一捧圣水,洗洗我的手,洗洗我的眼,洗洗我的灵魂,洗去喧嚣的尘世带来的焦渴与浮澡,忧愁与与烦扰……  </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我的故乡贵州也不缺乏江河湖泊,大山里更是布满了小溪流和汩汩泉水,有江界河、赤水河、天河潭、小车河、北盘江、花溪河、翁荫湖、东风湖、阿哈湖、观山湖、红枫湖、杜鹃湖、小西湖、黔灵湖......虽然都清澈美丽,但是无法和青藏高原上的湖相比,不仅面积大小无法比,更重要的精神神采无法相比。贵州的湖泊虽然明澈,但是与青藏高原的湖泊相比,就有点像园林的小桥流水,缺了一种气场和神性。世界上的一切文学艺术,都旨在加强对于“人”的理解。大自然的美是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人类本身也含在大自然之中,我甚至想到一定是西藏高原上的这些圣湖神山,终年熏陶出了高原文化,其中包括藏传佛教。</p><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信众们用成年累月长途跋涉在朝圣的路上,用身体将追梦的路程一步步丈量。他们叩化寒冰叩绿了荒原,他们是拜佛的,也是拜谢高原上的神山圣洁湖的,如此钢铁般铸就的虔诚让人肃然为之感动。</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西藏的无限魅力在哪里?在雪山。</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思绪还在贵州故乡与西藏之间徘徊时,眼前拔地而起的夏日雪峰震撼了我。</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林芝,到纳木措,到日喀则,雄浑美丽的雪峰一路相伴,让我充分领略西藏高燕的神性。  </p><p class="ql-block"> 车子在雨里穿行,隔着车窗看,苍穹下远山静谧矗立的雪峰造型各异,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山峰与白雪、蓝天交相辉映,每一座雪峰都是一道美景。米拉山是从拉萨到林芝必经的山口,海拔5013米,山口处常年积雪,构成了一幅白雪茫茫的北国风光图景。站在雪地里,四周晶莹光亮,虽说被雪包围着,却没有寒气逼人。  </p><p class="ql-block"> 在冰川的脚下,一路上随处可见绚丽的五彩风幡在祈祷石上、寺院顶上、敖包顶上和湖泊雪山旁迎风飘扬,连地接天。一条条承载着藏民信仰的经幡是雪域高原特有的色彩,是辽阔苍茫大地上跳动的生命,它们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至上苍神灵。  </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高原的整个生态保护的如此完好,令我十分钦佩。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这里的环保并不是人为号召,而是高原缺氧、寒冷、荒凉,造成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因为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外面的人很难到达这里,这就使得藏区封闭隔绝,从而使得自然环境到风土人情都最大限度保持了原貌。行走西藏,如同徜徉在高原上一座没有被尘埃侵扰的世外桃园。  </p><p class="ql-block"> 行走西藏的那些日子,每一天都有新鲜的东西感染着、震撼着我。我的灵魂被一次次冲击,这里的风景已经在我的心床定格:纯净的蓝天,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湖水,美丽的格桑花,无垠的草地,成群的牛羊,金壁辉煌的寺庙及古朴浓郁的民风......一切的一切让我流连忘返,我都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都忘记了回故乡的路。</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到西藏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所居住的云贵高原就是天堂,在我真的到了西藏,我才发现云贵高原不过是西藏天堂的一个台阶,一架抵达天堂的梯子,现在我到了西藏,才是真正到了天堂。这不仅因为雪山,河流,深谷,森林,田园,村庄,更是因为它的圣神与洁白。</p><p class="ql-block"> 登上飞机,即将离开西藏。我头靠着舷窗,再次深情地眺望蓝天白云下的一切,努力将目光所及之处一一印在脑海中,珍藏于心底。</p><p class="ql-block"> 别了,天堂般的西藏!我想我一定还会再来,还是在那天蓝蓝,风清凉,青草远山低吟唱的夏天……</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