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读《这里是中国》有感</h3>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有无与伦比的辉煌,我们也曾面临残破的国土。100多年来,我们建设它,改造它,美化他,让子子孙孙拥有更好的生存空间。</p><p class="ql-block">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p><p class="ql-block">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p><p class="ql-block">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我们,也包括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寒假,我开始阅读《这里是中国》这套被誉为典藏级的国民地理丛书。丛书共有两本,分别从3个时间尺度讲述神往惊叹的中国奇迹:</p><p class="ql-block"> 从6500万年前开始追溯,让我们领略印度洋与欧亚版块碰撞后的华夏山海;</p><p class="ql-block"> 从1万年前开始追溯,让我们领略炎黄先祖开天辟地,改造自然的文明遗迹;</p><p class="ql-block"> 从100多年前开始追溯,让我们领略中国的路桥交通、城市港口,从清末的艰难起步到当今的崛起巨变。</p><p class="ql-block"> 从传说的山海河瀚、不朽的中华文明到伟大的新时代,从自然的雄奇,到建设发展的巨变,我看到蓝色星球有了中国建造、地表塑造有了中国速度。</p><p class="ql-block"> 这一历程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p> <p class="ql-block"> 从连接、重组到发展、建设,我从书中看到中国奇迹是如何一步一步穿越高山峡谷;跨越海峡海湾将庞大的中国结合一体的。</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是蓝色星球最璀璨的文明之一。6500万年来,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中国的三级阶梯,塑造了中华的山水。我们因此拥有全球最多的极高山,拥有全球最大的中低纬冰川活动中心……在这套书中用精美的图片为我们完美呈现祖国的大好河山。</p><p class="ql-block"> 在这套丛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南水北调”工程。书中用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南水北调,为什么要南水北调等问题。在中国,若以人均水资源量计算,最为干渴的并非是沙漠广布的西北地区,而是华北平原, 特别是京津冀地区,这里养育着全国8%的人口,但人均水资源量却远远低于国际的极度缺水红线。中国南北大地本应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但水资源却成了限制华北地区发展的枷锁。干渴的华北大地过去需要新的水源,于是人们把眼睛投向了长江。</p><p class="ql-block">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长江之水是否能北上?人们怀着一线希望。然而,要建设一个跨越1000多千米的调水工程,谈何容易?</p><p class="ql-block"> 在经过重重难关中规划论证,在重重限制中建设运营,曾面对种种争议,却实现了南水北调的奇迹,也是中国人创造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这只是这套丛收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是一套百科全书,他带领我了解中国的地理与历史,这套书是中华儿女谱写在祖国大地美丽画卷的最美呈现,值得认真学习与阅读!</p><p class="ql-block"> 山海浩瀚,谐和万邦。这是这套丛书所要传递给我我们的中国精神,他让我们胸潮澎湃 ,他让我们信心满满,也让我们可以更加自豪的挺直脊梁说:“我是一个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把这套丛书推荐给您,我亲爱的朋友们!</p> <div>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足迹可以印遍祖国的山水;<br>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目光可以览遍尽染的层林;<br>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双耳可以听遍中国的好声音!<br></div>